理念与特色:大学的精神要素和核心能力

    纵观世界大学发展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理念是大学办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特色是大学办学的基础和源泉, 是大学竞争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理念是特色的精髓, 特色是理念的展现。只有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并全方位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一根神经, 大学才能形成特色。理念和特色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精神要素和核心能力。

    一、理念是大学办学的核心和灵魂

    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证明, 一所大学是否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往往直接决定了大学发展的成败。而大学要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 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领导人对大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历史领会, 对世界大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的深刻把握。

    大学的地位和功能在近千年的历史中被多次讨论和重新解释。耶鲁大学门口两侧的浮雕所描绘的情景就是大学最初的“ 以人为本”理念的真实写照: 一组浮雕描绘的是老师在台上侃侃而谈, 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 另一组正好相反, 老师酣然大睡, 而学生却在台下辩得不可开交。当时的大学的内纵式发展决定了大学的社会边缘性地位。1 9 世纪的德国洪堡大学基于“ 育人”与“ 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 最早提出了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由于当时科学研究仅仅是“ 贵族阶级”的一种精神活动, 因而大学仍然游离于社会系统之外。直到20 世纪30 年代, 随着大学开放理念的形成, 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提出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他们强调大学的目标应该反映在对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服务方面。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心。20世纪70 年代以后, 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 大学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结晶, 理应为人类所共享, 因此大学应该是全方位开放的, 大学的国际交流便成为大学的新的功能。在今天, 大学的功能实际上是四位一体的。也就是说, 现代大学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四大功能。不同发展定位的大学可以各有侧重,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21 世纪大学的共同的根本任务。

    大学是社会进步的推助器, 又是时代发展的缩影。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 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综合性趋势, 即大学的学科配置趋于综合化和多样化

    这一趋势首先是由经济全球化、科技进展和学科本身的综合化的时代特征所决定的。综合性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学科单一在大学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非常明显和难以弥补的缺陷; 而大学内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要客观看待国内一些大学近年来表现出来的综合化意识和热情, 不能一概地排斥和简单地否定大学根据自己的建设目标和现实条件确定的综合化发展道路。当然, 在什么意义上进行综合、综合到什么程度、有自己的什么特点等, 则需要各个大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目标作出战略性决策。这也是对大学领导人能力的重大考验。

    2、开放性趋势, 即大学与社会的融合程度日趋提高

    这一趋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在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的今天, 由大学管理体系社会化和跨学科交流成为趋势等因素所决定的。全球化时代要求每一所大学必须把自己置于全球大学体系、全国大学体系中去认识和发展。大学的社会责任要求大学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服务社会的机构, 而要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大学就必须要有一个对社会开放的心态, 而不能被大学的高度专业化发展所淹没。只有具有开放的心态,大学才会更积极地去接触社会当中的一些未知领域,才会将自己专而精的思想和理论转化成对社会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大学的这种开放性不仅适应了目前跨学科、跨学校、跨社会的交流趋势, 而且更有利于一些新型的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当然, 开放性的办学理念与当今世界所经历的诸多变化相比, 大部分中外大学的变化速度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开放步伐。但可以预见, 随着社会对大学开放压力和大学自身开放愿望的不断累积, 开放性定将成为大学未来变革的灵魂。

    3、多样性趋势, 即指高等教育应该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一样拥有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大学

    这样的趋势是由高等教育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元化和多样化及大学之间的差异化所决定的。大学的多样性趋势表明, 应该用教育生态系统平衡性的观念来指导和建设国家教育系统。国家生态教育系统需要多种多样的大学, 每所大学如果都有特长, 就能够形成优势互补, 从而构成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分工体系。在高等教育分工体系和发展体系中, 每一所大学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高等教育链的定位和科学的教育价值链的定位, 游离于高等教育链和教育价值链之外, 这所大学就不能获得教育的“ 外部经济”效应; 而不合理、不科学的高等教育链和教育价值链的定位将会使大学丧失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内生性的发展机会。

    历史地把握大学的地位、功能及世界大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客观地认识大学自身, 有利于构建科学先进的大学办学理念。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来看,我国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建设与学科建设

    目前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是强调大学的教学功能, 淡化大学的学科建设; 二是强调大学的学科建设, 淡化大学的教学功能。近年来,随着大学教学质量被提高到大学生命线的高度, 在一些大学里出现了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究竟谁为中心的疑问。事实上, 从大学建设和发展来看, 学科建设是核心; 从大学目标与任务来看, 教书育人是根本。任何大学的最基本的任务都应该是教书育人, 而学科建设是每一所大学履行教书育人的基本使命的根本保证。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共同构成大学的核心框架, 区别只是不同定位的大学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对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因子及资源配置有所不同而已。

    2、专门化与综合化

    有关大学学科过于专门化在人才培养上的缺陷和大学学科趋于综合化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在国际上是有共识的。我们不能因为国内大学出现了盲目追求综合化的现象而无视或否认国际大学的综合化趋势。一些大学根据自身条件、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 有选择地走学科适度综合化的道路, 不仅有利于大学本身的发展, 而且也有利于大学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但并不是每所大学都要走综合化道路。而且, 即使要走综合化道路, 也应该以原有学科和专业为基础, 按照学科群和学科链的建设理念, 在继承、改造和创新传统学科的过程中, 有序地和有限地实现学科综合化, 切忌盲目攀比、无序扩张。这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也会丢掉大学原有的本色, 破坏大学教育的生态平衡。

    3、办学层次与办学特色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教育水平和层次必将随之提高。一些符合条件的专科学校升格为大学, 一些没有硕士点或博士点的大学增设相应的学位点, 是无可非议的。不能因为出现了有些学校盲目升格, 而以偏盖全、全盘否定。但是, 为维护大学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 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大学的存在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更为重要的是, 升格的大学如何保持和发扬原有的风格和特点。如果学校升格了, 办学水平下来了, 办学特色丢掉了, 那么这样的大学终将被社会所淘汰。大学要努力使升格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的比较优势, 而且更能创造大学的新的竞争优势。高教发展研究

    4、大学规律和跨越式发展

    针对我国大学与世界大学的差距, 许多大学都提出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口号, 这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有的大学领导提出经营大学的理念, 以在短期内缩短与其他大学的差距的观点笔者不赞成。办大学不是办企业,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就跨越式发展而言, 一所普通的大学要办出高水平, 特别是一所刚从专科院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 要办出水平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是由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和企业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不同, 大学的发展是一个累积型、梯度式成长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的发展必须经历几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决不是指要跨越某个发展阶段, 而是指运用超常规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或发展手段, 取得通常条件下难以取得的进展和突破, 特别是缩短某一阶段的发展周期, 大幅度降低大学发展的时间成本, 显著扩大大学发展的空间维度。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也不是简单地指大学外延的拓展, 更主要的是指大学内涵的建设。在大学发展过程中, 注重特色的形成, 发挥特色的竞争优势, 往往是实现跨越式发展, 办成高水平大学的重要路径。

    二、特色是大学竞争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在大学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或个性风貌。大学的办学特色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质: 一是办学具有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特点和风格, 而这种办学特点和风格又是其他大学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二是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既具有相对稳定性, 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的办学特征。办学特色是大学构成的要件, 不是自贴的标签, 也不是大学形象包装的工具, 更不是面临生存危机时可以呼之即来的救命稻草。三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 在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又能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办学特性, 表现为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的与众不同的校风、教风、学风、制度规范、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和校园环境等, 而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则是大学的灵魂, 也是大学特色的根本。

    大学没有特色就难讲水平, 没有特色也难讲优势, 没有特色则难以维持。但是, 对大学特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生存战略层面上。事实上, 目前我国关注有办学特色的大学, 不少把办学特色作为竞争中求生存空间的手段和工具。不仅如此, 外国大学和学者也有类似说法。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一书中指出:当普遍不景气发生时, 没有特色的院校作为具有更高可替代型的院校, 肯定能被负责削减预算的官员选作多余的单位而被优先裁减。当局更可能试图褒奖那些像办出特色的而不是安于故常的院校。这使得院校力图回避在象征方面平淡无奇, 而力争表明自己在特定的品质和服务方面的独特性。韩国近年来关于办学特色的关注也主要集中在二三流大学。

    笔者认为, 大学有特色就有竞争优势, 有特色就有发展源泉。因此, 追求办学特色既是规避生存危机的手段, 更是大学发展观至高的价值理性的体现。事实上, 大学的发展往往产生于大学各种特色所形成的合力: 办学思想特色产生凝聚力; 办学目标特色产生导向力; 学校管理特色产生感召力; 学科专业特色产生推动力; 培养模式特色产生吸引力; 教师队伍特色产生感染力; 学生团队特色产生竞争力; 文化环境特色产生向心力。特色是动力之源、竞争之本、发展之魂。

    大学特色来源于大学的本色。本色者, 大学本质与规律也。只有遵循大学的本质与大学的发展规律,大学才能办出特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大学特色是不会自然形成的, 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要形成特色就必须在正确办学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 经历一个从朦胧到清晰、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完善的过程。同时, 特色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的过程。纵观国内外大学的成功经验, 我国大学办出特色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特色必须要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凝炼而成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 是大学精神的结晶, 是大学特色形成的基石。目前, 我国很多大学对办学特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还没有抓住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具体表现在对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大多集中在具体的操作性的层面上, 很少在教育理念的特色上下功夫。事实上, 很多大学的成功都与它的办学理念息息相关。因为办学理念是大学里相对最稳定的要素之一, 正是它支配了大学的长期发展的方向。例如, 斯坦福大学的“ 使用教育”理念与斯坦福研究园区( 硅谷)的成功; 耶鲁大学的“ 教育不是为了求职业, 而是为了生活”理念与教育目的多重性和人文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的“ 理工与人文相通, 博学与专精兼取, 教学与实践并重”理念与经济学的发展; 加州理工大学的“ 小而优”的理念与办学规模的稳定性等。

    2、办学特色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社会性

    没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不能贯彻服务社会的宗旨, 就不可能产生社会公认的办学特色。哈佛大学的独立、自由、合作; 牛津大学的求实、辩证、以人为本;北京大学的民主、自由、兼容等办学特色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社会性。它不仅支持着大学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更为大学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3.办学特色必须依靠大学对社会的实际贡献来证明和支撑大学办学特色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中体现在办学特色的优势学科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二是大学教师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社会的贡献;三是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成就。《英国名人录》中有1 /4 的人( 约5,000 人) 和4 位首相是牛津大学毕业的; 6 位英国首相、60 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毕业于剑桥大学; 6 位美国总统、35 位诺贝尔奖得主毕业于哈佛大学。正是这些大学对社会的实际贡献证明和支撑着这些大学的公认的办学特色。

    3、办学特色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种实践;既需要理论家的思想水平和认识高度, 又需要大学全体师生的努力

    因此, 办学特色是理念和实践的一体化过程。办学特色是大学人长期探索、不断凝炼的智慧结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6 10:31:27 作者:唐海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