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逐步积淀、整合、提炼,并为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是大学的灵魂、核心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自文艺复兴运动即现代真正意义的大学诞生之日起大学精神就深深植根于以传播知识、探究学问、传扬文化为使命的大学核心价值之中。它融会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于一身,所形成的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和平等、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在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中激励、凝聚和影响了一代代大学知识分子不断完成着文化传承、探索和创新的使命,不但成为一所大学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更以其闪耀的理性光芒和探索真理的呼唤不断引领社会走向进步,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在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学更应主动、高效地履行文化引领的职能,通过涵养和凝练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教化、示范和辐射作用,彰显大学精神的诸种价值内涵,努力为先进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提供价值规范、推进动力和宽松环境,不断引领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
一、彰显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先进文化发展提供价值规范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最基本内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并严格遵循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自主思考、大胆质疑的独立意识,信仰真理、探索未知的理性精神,以及对实证性、客观性、公有性等原则的严格遵守。所谓人文精神则指大学所强调和倡导的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关系时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主要包括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重视终极关怀,执著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追求个性解放,建立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倡导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大学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积淀、凝练、发展而成的核心理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根本理想信念、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所强调的真理追求和道德理想具有明确的凝聚、激励、判断、导向作用,不仅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指明必须恪守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辐射到社会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影响,为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主要的理想追求、制度体系和组织结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坚守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导向。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先进文化发展的规范导向作用主要通过大学的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是大学最主要的功能。大学以各种形式的教化、熏陶和感染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化为一代代学子终身的精神气质、价值理想和行为规范,并通过坚定科学信念和道德良知的大学毕业生在社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文化开拓和创新行为产生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深远影响。因而,大学应当注重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对一代代学生“润物细无声”式的濡染和教化,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学生启蒙,使其内化为学生的坚定操守和理想信念。具体而言,就是要激励学生产生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欲望,迎难而上、捍卫真理的勇气,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态度,投身学术、坚持真理的追求;同时,培养学生拥有倡导公平、坚守道义的社会良知,大爱无疆、止于至善的人生境界和高扬人性、敬畏生命的道德关怀。这就要求以教师为主体的大学所有育人工作者既要通过真理的传授,丰富学生思想知识,发扬人性之善,塑造真善美的精神世界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要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担当楷模,尊崇学术、追求科学,严格学术规范、学术责任和科学道德,倡导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社会之责任三者的统一,对学生成人成才产生终身影响,对先进文化发展作出价值规范。
二、突出大学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为先进文化发展提供推进动力
创新与批判是大学的核心特征,是大学最可贵的内在超越性品质,更为大学实现文化引领、推动先进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创新精神主要指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不断对以往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完善和超越,从而形成创新理念,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批判精神则指大学以真理为唯一标准的价值体系,并以此对各种文化形态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理性反思和价值重构的态度。大学作为传承、探索和发展高深学问的场所,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被动、消极、盲目地传递文化、认同社会、顺应时代,而是秉承公正、自由、人文等人类核心价值观以批判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剖析社会、批判错误、追求真理。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建构和引领,凭借的就是创新与批判这两件利器。因此,当代大学只有继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并以其为最基本的驱动力才能实现对文化发展的引领。
大学创新和批判的精神并非体现为不断地标新和否定,而是要通过永不停息地会通和超越,在大学这块多种文化的融会之地提炼出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主流文化,提炼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具意义的创新文化,来增强自身的内聚力和归属感,增强社会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推进社会文化的理想价值系统的现实化。这就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育的主人,将传授知识与激发思维统一起来,把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批判意识的人才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在科学研究中不畏惧权威理论,勇于排除清规戒律、条条框框的束缚,依据科学方法,大胆批判,勇于创新,开拓新思路,提出新见解,使大学呈现勇于实现科研重大突破的精神气质;在文化建构中具有理智和清醒的选择机制,对各种文化秉持理性怀疑和冷静批判的态度,通过审视、比较、研究、甄别,作出客观公正的价值评判,进而培养和提炼具有鲜明特色的主流文化,从而使大学站立于时代之潮头,在一代代大学人无所畏惧和永不懈怠的创新和批判之中,引导社会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三、强化大学精神中的自由精神和宽容精神,为先进文化发展提供宽松环境
自由精神与宽容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为学术研究、先进文化以及大学自身发展提供必需的环境、土壤和氛围。自由精神主要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与学术自由,即允许学者拥有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敢于言说的表达权利和不同学术见解、不同研究方法,从而给予学者探索真理的勇气,激发学者追求真理的灵感,使大学成为各种学术观念自由发展的场所,赋予大学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宽容精神是大学的一种理性选择和文化品格,是发展大学的价值观和繁荣大学的方法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是宽容精神的集中彰显,其主旨包括给予师生所有趋向真善美的思想行为以充分的信任和宽厚的容纳;对师生探求真善美过程的复杂和漫长抱以成熟的理解和持续的支持;重视民主、允许争鸣,宽容各种学术思想、学术流派及组织“和而不同”地生存和发展。自由精神和宽容精神是大学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维护学术自由和研究开放的态度,符合学术知识的本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使大学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胆魄、尊严与自由,使人性的弘扬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与丰富性,使人们能把握更多的人类文化成果和创造更大的文化价值。
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对先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但为学术思想的自由驰骋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利于知识分子充分发挥潜能,不受影响地探究学术,形成新思想和新理论,更有利于不同的理论流派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相互竞争、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而带来学术的昌盛与繁荣,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如著名思想家殷海光先生所言:“任何艺术的能力,任何科学的创造性活力,任何事业中的能动性,人类活动任何分支的进步,都植根于自由之中,因为自由惟是思想中自发的创造性,也是控制其发展的法则。”因而,大学要大力弘扬自由精神和宽容精神,为不同学科专业的并存、不同生活背景学生的共处、不同学术追求学者的汇聚,提供宽松大度的文化环境和自由、良性、宽容的学术环境,使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使研究从定式走向超越,创造出更加丰硕的理论成果,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以博大的胸襟促进大学学术研究的发展,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利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使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特别是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我们更应坚持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宽广胸怀,更有必要高扬大学精神中的自由精神和宽容精神,发挥大学作为文化集聚地的功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使大学真正成为优秀文化的聚集中心和先进文化的创生基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