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多样性遭遇内忧外患

    植物种类濒临灭绝和外来物种入侵同时威胁我国生态安全。 云南作为中国和全世界的“基因宝库”,拥有占全国60%以上的生物物种,但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以非正常的速度遭到损失,25%的物种可能在本世纪灭绝,云南有17000种植物,其中5%~10%的植物已经找不到下落。近日,在云南省召开的“十五”国土绿化情况通报会和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举办的东亚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上,中外专家就生物生态问题发出警告:虽然云南省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01%,大部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发现多种物种缺失、外来物种入侵等严峻问题。专家建议采取及时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据介绍,中国丰富的生物资源中,大约有八成尚未记录,其中一半的资源在本世纪就可能灭绝。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中科院外籍院士彼·得瑞温博士以维管束植物(即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为例指出,全世界1/10的资源分布在中国,大约3.1万种,但是有3000多种尚未发现。人口剧增是导致生物灭绝的重要原因,他建议,中国应尽快完善生物资源档案,尤其是濒危物种群应建立资源信息库和国家级别的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来协调各方面行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认为,一旦某种物种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等信息就都消失了,这对连呼吸都要靠植物的人类来说是极大的威胁,要对其进行保护重要的是生态补偿。云南是长江、珠江等大江的源头,云南及其他西部省份为保护源头生物多样性付出很多代价,因此从中获利的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给予补偿,同时西部地区的政府也应指定具体的补偿措施。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全社会动员起来,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认知和积极参与。在一些物种濒危的情况下,另一些外来物种却在悄悄侵入,严重危害人类的环境和生活。据昆明市环保局对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的最新情况表明,目前,全市范围内共计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7科63种,新发现外来入侵物种有15种。已有31种外来入侵物种在昆明成为广布种,它们是土荆芥、空心莲子草、紫茉莉等;新发现的有15种,它们是蓟罂栗、臭荠、西亚大蒜荠菜、刺花莲子草、赛葵等。紫茎泽兰和俗称水葫芦的凤眼莲是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外来物种,目前紫茎泽兰掠地面积达到了昆明市土地总面积的12.9%,水葫芦污染滇池面积达6平方公里。新入侵的外来物种侵占了许多禾科植物和灌木的生长地,对当地的经济造成很大破坏。据估计,我国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农林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574亿元。专家指出,随着这些物种的繁殖面积的加速和生长特性,对水源地、旅游景区等“敏感地带”的危害将有所加剧,云南的情况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生物生态保护具有典型意义,中外专家们建议:被入侵城市应通过市场流通等渠道设置防线,同时建立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