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主讲教师—李升和 | ||||||||||||||||||||||||||||||||||||||||||||||||||||||||||||||||||||||||||||||||||||
作者:dwjscx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4 | ||||||||||||||||||||||||||||||||||||||||||||||||||||||||||||||||||||||||||||||||||||
| ||||||||||||||||||||||||||||||||||||||||||||||||||||||||||||||||||||||||||||||||||||
一、基本信息
二、讲授的主要课程: 动物解剖学(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6学时/周 5届 200人/届 共1000人 动物组织胚胎学(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4学时/周 4届 200人/届 共800人 动物组织学(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2学时/周 2届 100人/届 共200人 三、承担的实践教学: 动物解剖学实验 12学时/周5届 200人/届 共1000人 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 8学时/周 2届 200人/届 共400人 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实验 2学时/周 2届 60人/届 共120人 指导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本科论文 30人 四、承担的指导毕业生论文设计 (1)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007届-2009届):15人 (2)食品卫生检验专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2007届-2009届):13人 五、研究课题 (一)主持科研项目 1)环境雌激素硼对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HPTA)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安徽省自然科 学基金;2009.1~2011.12) 2)高硼对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毒性作用及机理研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2009.3~2012.2) 3)硼对大鼠营养和毒性作用的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2006.1~2008.12) 4)硼对大鼠生殖性能的影响(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7.6~2009.5) 5)硼对大鼠生殖性能影响的研究(安徽科技学院稳定人才专项基金;2006.9~2008.8) (二)参加科研、教研项目 1)IL-21在乌鸡免疫系统发生、发育中的作用机理研究(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第2) 2)朱鹮形态、生殖内分泌及种内亲缘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承担部分科研工作) 3)鸵鸟脑干神经核团的分布和细胞构筑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承担部分科研工作) 4)鸡球虫病疫苗的免疫机制及田间实验研究(安徽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5)猪附红细胞体病ELISA诊断方法的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 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粘膜免疫最佳途径的研究(安徽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7)果寡糖在水产上的应用(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8)蜂花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器官发育的影响(安徽科技学院学科重点项目) 9)大鼠隐孢子虫病病理生理学研究(安徽科技学院学科重点项目) 10)NDV对鸭致病性演化机理的研究(安徽科技学院学科重点项目) 11)海生素复合添加剂对肉鸡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安徽科技学院自然科学基金) 12)乌鸡就巢机理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自然科学基金) 13)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 14)动物医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的研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第2) 15)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第2) 16)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 17)提高理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安徽科技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 18)创建第二课堂,强化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培养的研究(安徽科技学院教研项目) 六、学术论文 1) 李升和,彭克美,李想,等.饮水添加不同水平硼对大鼠血细胞的影响. 营养学报,2009,31(1):6-10. 2) 李升和,彭克美,马云初,等.饮水添加不同水平硼对大鼠舌和胃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中国兽医学报,2008,28(11):1329-1334. 3) 李升和,李月园,顾有方,等.饮水硼暴露对固始鸡血细胞的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11):955-959;封底. 4) 李升和,彭克美,宋卉,等.非洲雏鸵鸟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8,39(1):91-96. 5) 李升和,王珏,范光丽,等.谷氨酰胺对肉鸡免疫器官胚后发育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6,25(1):74-78. 6) 李升和,顾有方,范光丽,等.饮水添加不同水平硼对固始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4(1):47-48. 7) 李升和,王珏,郑艺梅,等.铬对热应激下蛋鸡脾组织结构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4,24(1):71-74. 8) 李升和,顾有方,王珏,等.硼中毒对固始鸡生长性能及胸腺发育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135-138. 9) 李升和,范光丽,顾有方,等.饮水硼对固始鸡中枢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大学报,2009,37(2).52-58. 10) 李升和,范光丽,彭克美,等.不同硼水平对固始鸡脾发育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学,2008,38(1):63-67 11) 李升和,范光丽,王珏,等.硼对固始鸡胸腺胚后发育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1):38-39 12) 李升和,范光丽,王珏,等.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肉鸡法氏囊发育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11):14-15. 13) 李升和,范光丽,王珏,等.饮水硼对固始鸡胸腺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51-2052. 14) 李升和,张承飞,吴亮,等. 谷氨酰胺对肉仔鸡脾组织结构发育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4,36(10) :5-8 15) 李升和,吴亮,张承飞,等. 谷氨酰胺对肉仔鸡中枢免疫器官胚后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12-16. 16) 李升和,高远,商常发,等.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中国畜牧兽医,2003.(3):18-19. 17) 李升和,郑艺梅,王珏,等.铬对热应激下蛋鸡血细胞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3,(4):35-37. 18) 李升和,马云初,顾有方,等.高硼饮水对大鼠舌黏膜显微结构的影响.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3):5-8. 19) 李升和,顾有方,王珏,等.硼及其化合物在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5):19-23. 20) 李升和,王珏,王永荣,等.皖西白鹅呼吸器官的解剖观察,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3):7-10. 21) You-fang Gu, Sheng-he Li, Jue Wang, et al. Effects of Boron Poisoning on Thymus Development in Gushi Chickens[J]. Indian Vet J, 2007, 84: 584-586(SCI收录) 22) Jue Wang, Shenghe Li, Qifa Wang, et al. Trophic Effect of Bee Pollen on Small Intestine in Broiler Chickens [J].J Med Food, 2007,10,(2):276-280(SCI收录) 六、参编教材 1) 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规划教材)(编写2章,约5万字) 2) 动物组织胚胎学(彩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1章,约1.6万字) 3) 动物解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1章,约1.8万字) 七、获奖情况 1) 安徽省教坛新秀奖(2008年) 2) 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完成人,2005年) 3) 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4完成人,2005年) 4)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第1,2008年) 5) 安徽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3完成人,2007年) 6) 安徽科技学院优秀教师(2008年) 7) 安徽科技学院教坛新秀(2008年) 8) 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第2完成人,2008年) 9) 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第2完成人,2004年) 10) 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第4完成人,2004年) 11) 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第3完成人,2004年) 12) 安徽科技学院教学优秀奖(2006~2007学年) 13) 安徽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第二名(等同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 14) 安徽科技学院教学优秀奖(2001~2002学年) 15)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自制多媒体课件三等奖(2002年); 16)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2000年) |
||||||||||||||||||||||||||||||||||||||||||||||||||||||||||||||||||||||||||||||||||||
文章录入:dwjscx 责任编辑:dwjscx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Copyright © 2010 安徽科技学院精品课程组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学院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精品课程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