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精品课程 >> 文章正文
实验四 畜禽吸虫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4

实验四    畜禽吸虫病(二)

    一.内容:

    1.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和枝睾阔盘吸虫的成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

    2.前殖吸虫及其虫卵形态观察。

    3.棘口吸虫成虫及其虫卵的形态观察。

    4.后睾吸虫成虫及其虫卵的形态观察。

    5.日本分体吸虫成虫、幼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形态观察。

    二、目的:认识上述各种吸虫的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点。

    三、参考资料:

    1.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属于双腔科Dicroceliidae阔盘属Eurytrema

    宿主及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牛、羊、猪、骆驼和人的胰管内,有时也见于这些动物的胆管和十二指肠。

    形态特征:虫体扁平,长卵圆形,新鲜时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大小为8~16×5~5.8毫米。吸盘发达,口吸盘较腹吸盘大。咽小,食道短。睾丸二个,圆形或分叶,左右排列在腹吸盘水平线的稍后方,雄茎囊呈长管状,位于腹吸盘前方与肠管分枝之间,生殖孔开口于肠管分叉处的后方。卵巢分叶3~6瓣,位于睾丸之后,虫体中线附近,受精囊呈圆形,在卵巢附近。子宫弯曲,在虫体后半部,内充满棕色的虫卵。卵黄腺呈颗粒状,位于虫体中部两侧。

    虫卵:大小为42~50×26~32微米。呈棕黄色或深褐色,椭圆形,两侧稍不对称,一端有卵盖,内含一个椭圆形的毛蚴。毛蚴体前端有一锥刺,后方有两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排泄囊,内含许多颗粒。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旱螺蛳Eulota lantzi,第二中间宿主为中华草螽Conocephalus chinensis

    腔阔盘吸虫 E.coelomaticum。分类地位同胰阔盘吸虫,宿主及寄生部位亦同。

    形态特征:呈短椭圆形,体后端具一明显的尾突。大小为7.48~8.05×2.73~4.76毫米,卵巢大多数是边缘完整的,圆形,少数有缺或分叶。睾丸呈圆形或边缘有缺刻。卵大小为34~47×26~36微米。

    枝睾阔盘吸虫 E.cladorchis,分类地位及宿主和寄生部位同胰阔盘吸虫。

    形态特征:虫体呈前端尖,后端钝的瓜子形。大小为4.49~7.90×2.17~3.07毫米,口吸盘小于腹吸盘。卵巢分叶3~6瓣。睾丸大而分枝。卵大小为45~52×30~34微米。

三种阔盘吸虫主要区别见下表:

 

2.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 spp

前殖吸虫种类很多,分类上属于前殖科Proshogonimidae的前殖属Prosthogonimus。寄生在家鸡、鸭、鹅、野鸭及其它鸟类的直肠、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偶见于蛋内。较常见的有下列五种:卵圆前殖吸虫P.evatus,透明前殖吸虫P.pellucidus,楔形前殖吸虫P.cuneatus,鲁氏前殖吸虫P.rudolphi,家鸭前殖吸虫P.anatinus

    形态特征:以卵圆前殖吸虫为例。虫体扁平,梨形,体表有小刺。大小为3~6×1~2毫米,前端较狭小,后端较钝圆。新鲜虫体呈鲜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口吸盘呈椭圆形,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约一倍,位于虫体腹面前三分之一处。盲肠两枝,其分叉处位于口、腹吸盘之间的中央处附近。睾丸两个,呈长椭圆形,不分叶,位于虫体后半部。卵巢位于腹吸盘的背侧,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子宫蟠曲于睾丸和腹吸盘的前后。生殖孔开口于口吸盘的左侧。虫卵小,椭圆形,棕褐色,壳薄,一端有卵盖,另一端有小刺,大小为22~24×13微米。

    五种前殖吸虫的检索表

    ①子宫蟠曲在腹吸盘前后均有…………………………………………卵圆前殖吸虫

      仅仅在腹吸盘后有子宫蟠曲………………………………………………………2

    ②子宫蟠曲少………………………………………………………………鸭前殖吸虫

      子宫蟠曲较多………………………………………………………………………3

    ③腹吸盘与口吸盘的大小相等…………………………………………透明前殖吸虫

      腹吸盘比口吸盘大得多……………………………………………………………4

    ④子宫蟠曲越出两盲管的外侧…………………………………………楔形前殖吸虫

    ⑤子宫蟠曲局限于两育管之间…………………………………………罗氏前殖吸虫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各种蜻蜒的成虫及其稚虫。

    3.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属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棘口属Echinostoma

    宿主及寄生部位:虫体寄生在禽类的直肠和盲肠内。

    形态特征:体长叶状,大小为7.6~12.5×1.26~1.60毫米。活体呈淡红色,固定后变为灰白色。头襟发达,具有头襟棘37个,其中各有五个排列在两侧,称为角刺。口吸盘小于腹吸盘。睾丸两个,长椭圆形,前后排列,位于卵巢后方,贮精囊位于腹吸盘前,肠管分叉之间。卵巢一个,圆形或扁圆形,位于睾丸之前,子宫弯曲在卵巢的前方,在腹吸盘下方向前通至生殖腔,卵黄腺发达,分布于腹吸盘至虫体后端的两侧,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之前方。

    虫卵:椭圆形,金黄色,大小为114~126×64~72微米,前端有卵盖,内含卵细胞。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有两种椎实螺,即折叠萝卜螺Radix plicatula和小土蜗Galba pervia,第二中间宿主除以上螺外,还有两种扁卷螺,即半球两脉扁螺和尖口圆扁螺。

    4.后睾吸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 anatis ,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his,台湾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鸭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anatis 。均属于后睾科opisthorchiidae的对体属Amphimerus ,次睾属Metorchis 和后睾属Opisthorchis

    宿主及寄生部位:寄生于鸭、鸡、鹅等禽类的胆囊和胆管内。

    形态特征:以东方次睾吸虫为例,虫体呈叶状,大小为2.4~4.7×0.5~1.2毫米。体表有小刺。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直径0.18~0.29毫米,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4的中央。睾丸分叶,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端。生殖孔位于腹吸盘的直前方。卵巢椭圆形,位于睾丸的前方,受精囊位于前睾丸的前方,卵巢的右侧,卵黄腺开始于肠管分叉的稍后方,终止于前睾丸的前缘。子宫弯曲,在卵巢前方,伸达腹吸盘上方,后端止于前睾丸的前缘,内充满虫卵。

    中间宿主:第一间宿主为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第二中间宿主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及爬虎鱼Pseudogobis rivularis

    5.日本分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属裂体科Schistcsomatidae分体属Schistosoma

    宿主及寄生部位:寄生于人和牛、羊、猪、犬等以及啮齿类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

    形态特征:雌雄异体,长线状。雄虫,外形粗短,乳白色,大小的10~20×0.5~0.55毫米,有口、腹吸盘各一个,口吸盘在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具粗而短的柄,靠近口吸盘。体壁自腹吸盘后方至尾部,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雌虫常居于雄虫的抱雌沟内,呈合抱状态。睾丸有6~8枚,通常为7枚,呈椭圆形,位于腹吸盘背后方,单行排列,每个睾丸有一输出管,共同汇合为输精管,向前略膨大成贮精囊。雄性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后方的抱雌沟内。消化系统由口吸盘内的口孔开始,下接食道,食道在腹吸盘前分叉为两条肠管,至虫体后部又合并为单一盲管。

    雌虫,外形细长,体色较深,呈暗褐色,大小为15~26×0.3毫米。口、腹吸盘均不发达,卵巢椭圆形,位于虫体中央稍后方,肠管联合处的前方。卵黄腺位于虫体后四分之一体两侧。卵巢后端发出一输卵管,并折向前方,在卵巢前方与卵黄管合并,形成卵模,其周围是梅氏腺。卵模前为子宫,其中含有50~300个虫卵。雌性生孔开口于腹吸盘的后方。消化系统同雄虫,所不同的是肠管在卵巢后则合并成一支盲管。

    虫卵:椭圆形或接近圆形,大小为70~100×50~65微米。淡黄色,卵壳较薄,无盖,在卵壳的侧上方有一个小刺。卵内含一个活的毛蚴。

    毛蚴呈梨形或梭形,灰白色,前端较宽,有个突起。后端较窄。在前端两侧有一对头腺,中为原肠。在毛蚴的前后两侧各有一对焰细胞,周身被有纤毛,在水中能作迅速的运动,肉眼可见。其大小为35~90微米。

    尾蚴:分体和尾部两部,体部长圆形,尾部末端分叉。尾蚴已具有口、腹吸盘,有五对穿刺腺占据体内大部分。尾蚴体部平均大小为125×49微米,尾干平均大小为148×27微米,尾叉平均长60微米。

    中间宿主:在我国是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钉螺是一种很小型的螺蛳,其平均长度不到1厘米,平均宽度0.25~0.35厘米。螺壳褐色或淡黄色,有厣,螺壳有6~8个螺旋,一般以7个螺旋的最多,螺旋上有直纹的叫有肋钉螺,无直纹的叫光壳钉螺。

四.作业:

    1、绘出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和枝睾阔盘吸虫虫体及其虫卵形态图。

    2、绘出卵圆前殖吸虫及楔形前殖吸虫虫体形态图。

    3、绘出卷棘口吸虫及虫卵形态图。

 

文章录入:dwjscx    责任编辑:dwjs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0 安徽科技学院精品课程组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学院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精品课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