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是包含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的综合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以动物学、动物生理学、解剖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学科为基础,是预防兽医学-控制动物群发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兽医学-个体疾病诊断的重要内容。本课程为满足培养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的要求,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教学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内容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两部分。 
1、理论教学 
按照“必需、够用”原则,突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以模块导向和任务驱动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模块和任务,在内容结构上,将理论教学划分为七大模块(见表1),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模块和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掌握,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所学基本知识来进行初步诊断、治疗和预防常见的动物寄生虫病。在内容安排上,重点讲授对畜牧业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以及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临床部分如致病、诊断、防治措施等,而将寄生虫的生物学知识等不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对我省畜牧业危害不大的寄生虫病做简要介绍或学生自学,同时介绍学科新进展和发展动态,使调整后的课程内容更系统、科学、立体、信息量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符合安徽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 
表1 本课程理论教学模块、内容及学时分配 
| 
 教学单元名称(模块)  | 
 章节课时安排  | 
 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 
 动物寄生虫病学基础(一)  | 
 第一章  绪论  | 
 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的内容和范围、动物寄生虫病与畜牧业经济及公共卫生的关系  | 
 1  |  
|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寄生虫的类型、宿主的类型、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以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 
 4  |  
| 
 动物寄生虫病学基础(二)  | 
 第三章  寄生虫的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  | 
 动物寄生虫病学流行病学的概念、内容以及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 
 1  |  
| 
 第四章  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寄生虫病的诊断与综合性防治措施  | 
 2  |  
| 
 第五章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规则  | 
 动物寄生虫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 
 1  |  
| 
 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免疫  | 
 自学寄生虫病免疫特点、家畜对寄生虫感染免疫的表现形式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类型  | 
 0  |  
| 
 常见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 
 第七章  吸虫病  | 
 授各种吸虫病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7  |  
| 
 常见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 
 第八章  绦虫病  | 
 各种绦虫病和绦虫蚴病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7  |  
| 
 常见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 
 第九章  线虫病  | 
 各种线虫病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6  |  
| 
 第十章  棘头虫病  | 
 棘头虫病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2  |  
| 
 常见蜘蛛昆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 
 第十一章  蜱螨  | 
 各种蜱螨病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3  |  
| 
 第十二章  昆虫  | 
 自学各种昆虫病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0  |  
| 
 常见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 
 第十三章  概论  | 
 原虫的形态、发育及分类情况  | 
 1  |  
| 
 第十四章  鞭毛虫病  | 
 病原的生活史、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3  |  
| 
 第十五章  梨形虫病  | 
 各种梨形虫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3  |  
| 
 第十六章  孢子虫病  | 
 各种球虫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3  |  
| 
 第十七章  猪小袋纤毛虫病  | 
 猪小袋纤毛虫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 
 1  |    
  
2、实践教学 
《动物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单独开设实践课程,建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互独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重操作技能水平、重综合设计能力、重创新发展能力,以畜牧业生产相关实践内容为依托,合理设立实验项目。本课程安排了20学时的实验教学(见表2),在原有大纲的基础上,增加2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减少了形态观察等验证性实验项目数。实验技术部分主要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来掌握技术的操作要领,理解其原理。形态学观察等验证性实验项目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真观察和总结,认识和掌握一些在畜牧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寄生虫病病原生活史各阶段虫体的形态学特点和其中间宿主以及所致病理变化的特征。实践环节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兽医院发现病例后,由教师指导,进行实验室诊断,鉴定虫种等。另外,我们利用本课程组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条件,结合教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列出一些小课题或研究性实验项目,让学生自选或学生自立课题,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撰写论文,教师进行全程指导。通过实验实践教学,使学生基本具备的寄生虫病诊断技能,能基本正确诊断生产中遇到的寄生虫疾病。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所在单位的各种动物疾病诊断、防治工作和肉品卫生检验工作。 
表2 实践(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 
 实验项目  | 
 实验内容  | 
 实验类型  | 
 学时分配  |  
| 
 实验一 蠕虫学粪便 
检查法  | 
 1.直接涂片法;2.饱和盐水漂浮法;3. 沉淀法;4.尼龙筛兜淘洗法;5.粪便培养法;6.幼虫检查法;7.蠕虫虫卵的一般构造;8. 虫卵与非虫卵的区别;9.虫卵计数法 10.测微法。  | 
 综合性  | 
 2  |  
| 
 实验二 家畜吸虫病(一)  | 
 1.肝片吸虫成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2.姜片吸虫成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3.华枝睾吸虫成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形态的观察;4.前后盘科吸虫各属 
虫及其虫卵形态的观察。  | 
 验证性  | 
 2  |  
| 
 实验三 家畜吸虫病(二)  | 
 1.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和枝睾阔盘吸虫的成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2.前殖吸虫、棘口吸虫成虫及其虫卵形态观察;3.后睾吸虫成虫及其虫卵形态观察;4.日本分体吸虫成虫、幼虫及其中间宿主形态的观察。  | 
 验证性  | 
 2  |  
| 
 实验四 家畜绦虫病(一)  | 
 1.猪囊尾蚴及其成虫形态和病理标本的观察;2.牛囊尾蚴及其成虫形态的观察;3.细颈囊尾蚴及其成虫形态的观察;4.脑多头蚴及其成虫形态和病理标本的观察;5.棘球蚴及其成虫形态和病理标本的观察。  | 
 验证性  | 
 2   |  
| 
 实验五 家畜绦虫病(二)  | 
 1.扩展莫尼茨绦虫及贝氏莫尼茨绦虫头节、成节、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2.曲子宫绦虫及无卵黄腺绦虫的形态观察;3.鸡的赖利绦虫形态的观察。  | 
 验证性  | 
 2  |  
| 
 实验六 家畜线虫病  | 
 1.猪蛔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观察;2.鸡蛔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观察3.鸡 异刺线虫和虫卵的形态观察;4.旋毛虫幼虫形态观察;5.猪蛭形巨吻棘头虫成虫及其虫卵形态的观察;6.猪后圆线虫形态观察;7.猪蛔虫阻塞胆道、肠管的病理标本观察。  | 
 验证性  | 
 2  |  
| 
 实验七 家畜昆虫病  | 
 1.硬蜱科虫体形态的观察;2.疥螨科虫体形态的观察;3.螨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 
 验证性  | 
 2  |  
| 
 实验八家畜原虫病  | 
 1.伊氏锥虫形态观察及实验室诊断;2.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形态观察;3.弓形体形态观察;4.鸡、兔球虫形态观察;5.住肉孢子虫形态观察。  | 
 验证性  | 
 2  |  
| 
 实验九 蠕虫学完全剖检  | 
 1.哺乳动物全身性蠕虫学剖检法;2.禽类全身性蠕虫学剖检法。  | 
 综合性  | 
 2  |  
| 
 实验十 临床寄生虫病例检验(选做)  | 
 根据临床病例随机安排  | 
 验证性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