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二篇 兽医蠕虫概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4 22:12:37 文章录入:dwjscx 责任编辑:dwjscx | |
|
|
第二篇 兽医蠕虫学 概 述 蠕虫“Helminth”一词,来自希腊文“Helminthos”,英文又称“Vermes”。虫体为三胚层的一类多细胞动物,呈叶状、带状或线状,两侧对称。缺体腔或有假体腔。多寄生于动物的消化道、肝、肺、肾、肌肉和血管等组织器官内。 兽医蠕虫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寄生于畜禽蠕虫的种类、形态、生活史、生理、生活习性(包括流行情况、地理分布)、免疫以及在动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兽医蠕虫病学是探讨蠕虫引起宿主发病的原因、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和综合性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科学。 依据动物学的分类系统,寄生性蠕虫的种类分属于下列三个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nthes 虫体多呈叶状、带状,两侧对称,缺体腔,消化道退化或缺失,排泄系统具有焰细胞。大多数为雌雄同体。扁形动物门下分三个纲。 涡虫纲Class Turbellaria 与兽医关系不大,本书不赘述。 吸虫纲Class Trematoda 虫体不分节,消化系统简单,无循环系统。除血吸虫外,为雌雄同体,发育复杂,营寄生生活。包括三个亚纲。 单殖亚纲Subclass Monogenea 主要是鱼皮肤和鳃的寄生虫。 盾腹亚纲Subclass Aspidugatrea 多数是鱼类及软体动物寄生虫。 复殖亚纲Subclass Digenea 家畜、家禽和人类的吸虫。 绦虫纲Class Cestoidae 虫体分节,无消化道,雌雄同体,成虫寄生于消化道。分为两个亚纲。 单节亚纲Subclass Cestodaria 虫体不分节,阴茎、阴道和子宫均向外开口,具有吸虫的特征。寄生于鱼类、爬行类等的消化道。 多节亚纲Subclass Cestoda 虫体呈链带状,每节有一组或两组生殖器官。多寄生于人体、家畜和家禽的消化道内。 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 虫体为圆柱状,左右对称,不分节,体壁无浆膜层,体壁与内部器官之间为假体腔。雌雄异体。包括两个亚纲。 尾感器亚纲Subclass Secernentea(=Phasmidia)有尾感器,头端有乳突状结构,头感器呈孔形,多位于唇部,无体乳突。具尾翼膜。 无尾感器亚纲Subclass Adenophorea(=Aphasmidia)无尾感器,头端有毛状或乳突状结构,头感器呈孔形、环形、螺旋形、钩形、或袋形,多位于唇后,一般有体乳突。无尾翼膜。 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 虫体两侧对称,无消化器官,靠体表吸收营养。有吻突,其上有数列小钩,角皮有弹性,有假体腔。雌雄异体。发育过程需要以节肢动物为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 棘头虫纲Class Acanthocephala 虫体为圆柱状,细长,有可伸缩的吻突,其上有小钩,无口、肛门及消化道。有原肾,开口于生殖系统末端。无循环系统。有神经节和神经干。成虫多寄生于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消化道。 环节动物门Phylun Annelida 仅某些种如水蛭(蚂蝗),偶尔寄生于家畜和人体表吸血。不归属于蠕虫学的范围。 家畜蠕虫病往往呈地方流行病,不仅严重危害家畜健康生长和使役,有时也可引起大批死亡。然而,绝大多数蠕虫病呈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散布的面积广,对家畜的影响较大,常导致严重后果。随着寄生虫学的发展及蠕虫病防治工作的逐步深入,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所引起的疾病流行和蔓延往往有一定的地区性,在采取一定措施后较易控制;但那些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所引起的疾病,则易广泛流行而不易控制。因而根据这些差异,将蠕虫按流行病学分为两大类: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所引起的疾病称为生物源性蠕虫病;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土源性蠕虫病。因此,蠕虫病的流行与地理环境、气候、温湿度、土壤、动植物区系以及海拔高度等都有很大关系。虽然蠕虫病一般不如传染病那样发病猛烈,常为慢性发展过程,但是蠕虫病的流行也和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具备三大因素:第一,必须要有感染性病原;第二,必须有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或与感染性病原接触史或摄取的机会;第三,必须有易感动物。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可能造成蠕虫病的流行。 蠕虫病的生前诊断除根据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外,最重要的是查获病原体(成虫、幼虫、虫卵等)。由于蠕虫卵或幼虫多经消化道排出,故粪便检查在蠕虫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死后诊断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即通过尸体剖检以查获病原体。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建立了一些免疫学诊断方法,但是,由于蠕虫结构复杂,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导致了抗原成分的复杂化,其抗原往往因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更由于蠕虫大多具有专性寄生的特点,以致实验动物模型不易制出,试管培养更为困难,因此,影响了免疫诊断的进程,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由于蠕虫的种类繁多,其发育史往往复杂,这就使防治工作涉及到更多方面的问题。大多数蠕虫的虫卵或幼虫是通过粪便散播到自然界的,而粪便的散布及其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又极为复杂,故粪便处理就构成了蠕虫病防治工作的中心问题和十分艰难而复杂的问题。另一些蠕虫病不通过粪便散播,其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总之,蠕虫病的防治绝非某一种单一的措施所能奏效,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