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简介 |
一、 创新实验室概况 2008年3月,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秉承学校“敬业、垂范、实践、创新”教学理念,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加强交流”为宗旨,在笃行楼五楼创建了创新实验室。 2010年为了更好的发展工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契机,院领导决定筹建工学院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面向全校展开工作,在这一大环境下,工学院创新实验室再次搬迁,迁往工程训练中心3楼6房间( 创新实验室的宗旨是创立一个开放、流动、联合的创新和研究环境,选拔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以各种方式来实验室学习,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意识,并且具有一定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力的全面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在2008-2010年期间,创新试验室组办了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多项赛事。 获安徽省教育厅主办赛事 省一等奖五项 获教育部主办全国赛事 国家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 创新实验室自建立起至今,培养多名优秀学生,其中一人获全国优秀毕业生称号,多人获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二、实验室建设目标 安全 是指人员和设备安全,建立人与设备的安全保障制度和安全教育程序;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创造安全舒适的实践环境。 开放 是指实验室运行模式是开放的。这包括资源是开放的,培养目标是开放的,实践教学更多地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科技探索方面自由飞翔。 和谐 是指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做到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做到让我们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有成就感;要让我们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能够受到规范和谐的环境的熏陶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 共享 是指资源共享。 高效 是指管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高效。 规范 是指物、人、事管理要规范。要完善规章制度,科学管理。 三、创新实验室实践模型 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为深入贯彻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宗旨及适应省级示范中心建设需要,秉承学校“敬业、垂范、实践、创新”教学理念,实践我校教学模型,实验室采用“3+ “三”个层次教学:基础能力训练;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创新实践能力训练。 “二”类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的活动:模型成果展示和科技创新竞赛或实践活动。 一个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进入实验中心 第一步,进入模型成果展示平台,通过观看教学模型、参观学生科技成果、观摩学生科技活动多媒体资料、参与教学互动,体验科技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 第二步,训练学生基础实践能力。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基础教学平台进行基础实践能力训练;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平台训练学生电类实践基本技能。 第三步,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第四步,创新实践训练,针对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工学院教务处指定的时段和机位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一时的灵感能够得到验证和实现。当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创新思路时,可以申请进入创新专题研究平台进行专题研究;如果需要资金支持,可以向实验中心、工学院、学校、申请研究基金。 第五步,竞赛是检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潜能措施。举办校内“安科智能车循迹大赛”、“校内电子设计创新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选拔突出学生。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国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利用实验报告,实验论文,作品制作,成果显示来评估实验教学质量,调整教学和训练内容。 第六步,走出校园,参与竞赛。体现我校风采,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扩大我校影响力,为实现创建省内一流强校的目标而努力。 四、 实践是第一理念 引导学生掌握实践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创造条件。大力支持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对学生科协科技活动的,在场地和设备上对学生实践探索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3 9:16:58 作者: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