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中心教学管理制度 |
工程训练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工程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训练效果、保证训练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授课、指导和评分要求 1)编写工种教学大纲:由工种指导教师根据工程训练基本要求起草,经分管副主任审核,报中心经集体讨论制定工种教学大纲。 一般应向学生介绍: (1)工种用途,加工范围,与相关工种的关系; (2)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规范和安全知识; (3)常用附件、刀具、量具和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4)本工种常见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2)编写教案:指导教师应根据工种教学大纲,结合实习专业特点,编写实习教案。教案应有工种实习进程安排,实习内容(讲课、演示、提问、练习等)、实习方式、重点、难点等。 3)讲课:以现场讲课为主,黑板讲课为辅。尽量利用实物、通过实践分段传授难理解、抽象的内容。方法根据内容而定,鼓励使用启发式。 要求每位指导教师应能独立授课和指导。 4)操作指导:教师演示应正确规范;学生操作期间,指导教师应对所带学生进行巡回指导,不得远离学生串岗或闲谈,有事离开请人代看或让学生休息,否则,学生发生事故责任由指导教师负全责;对不听劝阻者,中心有权向学院建议停止其指导实习的上岗资格,被停止者学习反思,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看录像:时间、内容由指导教师提出,分管副主任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学生看录像期间,应有一名指导教师在现场组织、指导和讲解,其他指导教师在车间待岗或做实习准备工作。如发现不管学生离岗者,按旷工记。 6)评分:按“工种评分标准”执行。原则上学生分数应符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 2.教学研究 中心鼓励各功能区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的研究。由指导教师提出计划、中心审批。对按时完成、有效果者按实际发生工作量经中心审核,上报学院计入一定的工作量。 3.实习纪律和交接班制度 1)开车间门:分管副主任应合理安排,保证提前5分钟开车间门。 2)实习时间及考勤:带学生实习的时间,以铃声为准,统一上、下班,统一休息。各功能区指导教师作好学生考勤计录。记录须注明时段(上班后 ,下班前,实习中,休息前、后)、类型(迟到、早退、擅离、事假、病假、旷工)、时间长短(实习中以时间段记录)。迟到、早退每学期警告3次,3次以上按学校规定执行。 3)巡回检查指导:学生操作期间,每位指导教师应对自己所带学生进行巡回检查指导,不得闲谈串岗,以确保实习安全和效果。 4)实习期间,一般不批学生事假。选修课考试、集体实验课和英语课可请假,无课工种应正常上班。 5)设备常规保养:指导教师应按设备保养的要求和规范,指导学生做好设备的常规保养工作。对设备保养情况,各分管副主任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工作。 6)指导师傅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讲究文明用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辅导。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10 15:29:19 作者:gcxl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