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井冈山5月9日电(记者李兴文)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枚仿墨西哥版制作、正面用手工凿有“工”字的银元,这就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造币厂制造的“工”字银元。“工”字银元的铸造和流通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色政权的强大经济生命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自创建以来,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军民生活处于极度困苦之中。为了活跃根据地的经济,改善根据地内军民基本生存物质条件,1928年5月底,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按照毛泽东、朱德的指示,请来有铸造经验的谢火荣、谢阿秋等人,在上井村的邹甲贵家创办了红军造币厂。 中国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专家、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员余伯流说,说是造币厂,其实一切生产设备极其简陋,全是白手起家,沿用了乡间打铁的风箱、火炉、铁钳等,不同的是办了熔银器、冲压架,在厅堂中间架起了一个约高一丈、宽6尺的硬木架,安放着一对重约500公斤的花岗石,嵌入印模。 印模是墨西哥版的“鹰洋”,分上下两块,下印模石固定在冲压架的下端中央,上印模石一头系上绳索,通过顶架滑轮,生产时一人将上印模石拔起,一人及时放上粗坯和熔好的白银液体;如此一放一拉,冲压成模,每开炉一次,生产银元400多枚。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匡胜说,当时造币的原料主要来自打土豪得来的各种银器,造币厂开始只有几个人,后来增加到10多个人。由于没有经验,造币厂的工人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提炼和压模的技术。 余伯流说,造币厂工人在银元上凿上“工”字,是为了使这种银元与历代官府生产的“鹰洋”有所区别,因此边界军民称作“工”字银元,意为工农兵银元。 银元俗称“花边”。当时根据地内形形色色的杂钞劣币充斥市场,假银元甚多,老百姓非常厌恶。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都非常重视造币厂的工作。毛泽东还指示,花边不要掺假,一定要纯银的,重量也不能少于七钱二分(花边一般是七钱二分)。为了提高“工”字银元的信誉,根据地政府在各地设有兑换处,“工”字银元可以兑换“袁大头”;同时还规定,凡持“工”字银元到自己的公卖处或商店购买东西,价格优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主任、副研究员饶道良说,虽然“工”字银元较为粗糙,但成色足,信誉较高,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这种最早由工农兵政府自己铸造和发行的“工”字银元,逐渐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货币流通的主币。 据时任红四军军需处处长的范树德事后回忆说:“我们曾经制造过银元,它不是平的,是一个凹形的,用钢印打上‘工’等字样。后来当地人民对这种凹形银元很信得过。” 饶道良说,“工”字银元的制造和发行,对于发展根据地的商品经济、促进根据地的商品交换、搞活根据地的经济、改善军民生活、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帮助红军度过了艰难困苦的井冈山斗争岁月。 1929年初,红四军向赣南出击以后,红五军突围撤出了井冈山,上井红军造币厂被国民党军烧毁,自创办之日算起,红军造币厂只存在半年多时间,但它为以后的中央苏区乃至后来的新中国货币制造提供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