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月6日,教育部官网公布《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需要考虑的6个依据、6个标准,符合这6个标准的学生,可以享受相应精准资助。
(一)家庭经济因素
哪一些家庭经济因素,可以用来作为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一般情况下,主要考虑三个因素:其一是家庭收入,其二是家庭财产,其三是家庭债务。这三个因素,往往都是息息相关的。家庭收入少,家庭财产往往也不多,甚至很容易产生负债。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困难学生,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家庭财产收入和负债情况。
(二)特殊群体因素
特殊群体因素,举例来说明就非常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学生的家庭本身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户。又如,一个学生来自于残疾人家庭,很多时候,家庭收入就显得捉襟见肘。又比如,学生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足以说明家庭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再比如,学生本身是孤儿,或患有残疾。
(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些学生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些学生来自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前者的家庭经济条件往往超过后者。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还要衡量生源地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四)突发状况因素
一部分学生本来家庭经济不困难,也不属于贫困生,但有些时候发生了重大突发状况,比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就有可能一下子成为家庭困难户。再比如,发生重大意外事件,比如出车祸,也有可能导致一个本来平平安安的小康之家,因为劳动力的缺失,陷入贫困的境地。
(五)学生消费因素
对于学生个人家庭情况,学校很难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学生填写的相应调查表册和数据来评价。但是,一个学生是不是贫困生,从他的日常学习生活消费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因此,也需要把学生的消费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六)其它因素
一个家庭的劳动力多少,以及从事的职业含金量的高低,也有可能影响家庭富裕和贫困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