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三次教代会、八届三次工代会《校长工作报告》
校长 刘宁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我校全面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任务的关键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校七届三次教代会、八届三次工代会,意义深远而重大。下面,我代表校行政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的主题是“科学谋划、奋力拼搏,全面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请代表们给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是我校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师生员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教学评建、硕士点创建、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契机,紧密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抢抓机遇、拼搏进取、狠抓落实,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学校事业长足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由9620人发展到14820人,高等函授教育学生由2745人发展到8452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荣获“优秀”等次,以优异成绩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新生录取分数线与报到率持续攀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大学生创业成效显著,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和社会广泛好评。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17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形成了8大学科相互支撑、52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符合度进一步提高。
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引进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17人,其中博士15人。培养硕士、博士57人。引进和培养高级职称人员93人,入选省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教学名师2人、全省优秀教师3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荣获“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办学质量稳步提高。2008年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已获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70项,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等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质量的重大突破,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科研学术成果丰硕。实现了课题立项层次、科研经费来源和重大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历史性突破。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48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项。制定省级地方标准3项,通过审定农作物品种10个。在国家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55篇,被四大检索收录近50篇。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获批省级重点学科3个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并成功获批为省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已与5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出一批标志性应用科技成果。广泛开展校企、校地合作,22人获批为省级科技特派员,与隆平高科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办12个特色冠名班。与凤阳县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建立小岗村科研、实习、创业综合基地。与滁州市联合举办“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投入教学仪器设备3800多万元、购置纸质图书34万册。新建35个多媒体教室、9个专业实验室,通过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食品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获批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机电工程开放实训中心获批为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加强以西校区为重点的校园基本建设,新建教学生活用房12万多平方米。全面整治校园环境,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不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整合组建10个二级学院,促进了学科专业发展。不断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多次上调校内津贴和住房公积金标准,教职工待遇显著改善。大力推进学费收缴、招生就业、单位综合考核等管理制度改革,多渠道争取银行信贷,适时进行土地置换。积极推进预算改革,强化约束机制,广泛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加强审计监督,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获评为“安徽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
德育工作显著加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荣获“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获评“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6年受到国家级表彰。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包保责任制”,深入开展“平安·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注重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校园秩序和谐稳定。
2010年,学校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特色,精心筹备各项庆典活动,60华诞庆典取得圆满成功,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年来,办学规模继续扩大,新增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4820人;全年引进硕士16名,博士8名、博士后2名,3人晋升教授、12人晋升副教授。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了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工作。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动物医学专业新增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获批9类39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超出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研究制定了《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开展了2010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加强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和项目建设,科研立项数量与层次取得较大进展,全年立项各类科研项目10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2项、省级项目8项,省教育厅项目58项,首次实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自然和社科省级二等奖以及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学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新增甜叶菊育种和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正式启动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组班招生工作。组织参加各类产学研对接会以及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42个项目成功签约,并获批为安徽省农业(蚌埠)生产力促进中心。开设“60华诞学术讲坛”,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近300场。
积极策划并成功承办了“安徽省首届大学生创业论坛”,获批“安徽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已连续3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合作渠道,先后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伍德伯瑞大学美中商学院等7所高校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并成功获批60名中外联合培养招生计划。多渠道争取办学资金,获批中央财政专项和省财政厅、教育厅专项资助,先后投入1400万元用于基础教学实验平台和科研平台建设。建成西校区风雨操场和塑胶田径运动场,加大环境整治和美化力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开展沈浩精神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移动课堂”建设和思政理论课教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提升效能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在深化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方面,在“小金库”治理、基建维修、物资采购等领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展了格调高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艺活动。多渠道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管理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坚持校行政向教代会执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加强校园治安和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安全稳定工作预警机制,有效预防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过去的五年,我校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凝聚了全体师生员工包括离退休同志的汗水和辛劳、智慧和力量、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向与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和显著进步,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有待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认真研究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适应新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办学60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为我校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支持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了有利于我校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与此同时,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国家综合教育改革试点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等国家战略,都为我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但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考生源人数的逐年减少等,也将使我校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
未来五年,将是我校抢抓机遇,上水平、上层次,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和特色兴校战略,不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以“构建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为主线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教学投入和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积极构建以农、工为主,重点带动、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坚持以提升水平为目标。完成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任务,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努力提升科研水平;积极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努力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坚持以强化特色为重点。以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为切入点,凝练、强化已有的办学特色,在改革创新中培育新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坚持以服务贡献促发展。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以服务和贡献赢得社会支持,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全面完成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任务,力争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努力在特色学科建设与专业结构优化上取得突破;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取得突破;在高层次人才队伍与创新团队建设上取得突破;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成果转化应用上取得突破;在开放办学和国际合作交流上取得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支撑产业升级、引领地方文化,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较高水平的应用型院校。
到2020年,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研究生教育达到一定规模,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具体目标
——在办学规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到“十二五”末,全日制本科生16000人左右,研究生教育200人左右,国(境)外合作办学500人左右,成人学历教育在册生保持在8000人左右。
——在学科专业上,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新建10-12个校级重点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本科专业招生数55-60个,新建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7个省级特色专业,推进10个中外合作专业建设,形成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
——在人才培养上,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展校企、校地、校际、国际合作办学,彰显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在师资队伍上,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比例超过40%,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100%(其中博士超过20%),应用型专业“双能型”教师比例超过60%。培育3-5个省级教学团队,培养10-15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在科技创新上,新建3-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3-5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50项,通过省级鉴定的成果8-1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5项、获批专利10-15项。
——在基本建设上,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改善新设专业实验实训条件,新建3-5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健全充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校园面积,新建学生公寓、科教楼、实训楼和大学生活动中心,改造东区学生公寓。完成燃气工程、水电扩容、节能改造和道路整修,建设省级花园式单位。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
——在办学效益上,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努力盘活校内外资源,积极拓展增收渠道。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学校持续和谐发展。
——在改善民生上,把改善民生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协调增长,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全体师生员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围绕上述目标,全校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拼搏、务实进取,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奋斗,确保“十二五”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2011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围绕学校首次党代会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十一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精心谋划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1、认真学习宣传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刻领会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牢牢把握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深刻领会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努力促进科学发展;深刻领会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我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深入谋划思考学校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加强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等顶层设计方面的研究,科学编制《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建设等专项规划。积极落实年度工作任务,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3、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增加专业数量、扩大招生规模,继续加强应用型专业的申报与建设,力争申报并获批应用型本科专业2-3个,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全面推进示范应用型高校建设
4、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意见》,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年度计划,全面开展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认真抓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课程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工作。启动专业质量标准和课程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开展二级学院教学评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试点工作。
5、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加大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农艺、动物医学等7个校级重点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力度。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启动核心课程建设和配套教材建设,加强教师“双能”培养和“双师”教师引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发挥重点专业在全校乃至全省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6、加强应用性课程体系建设。要以能力为主线、以工作需求为要素构建课程结构体系,优化整合课程内容。要以核心课程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课程资源和条件建设,发挥核心课程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设立教材出版基金,支持教师编写特色教材、校本教材。
7、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把建设“双能”素质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作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任务抓紧抓好。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科技攻关,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选派教师参加“三支一扶”和科技特派员。加大从企业行业引进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力度,逐年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
8、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利用中央财政专项、奥地利贷款项目,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强化二级学院实验管理职能,积极推进实验资源的统配和共享,做到人员、设备、课程、经费“四统一”。开 展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管理的专项检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改善实验教师待遇。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科技园,通过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
(三)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9、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以改革提升质量,以改革提高效益,以改革增强活力,并从理念、模式、评价制度等方面全面推进。启动以“构建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为主题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对接国家和省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政府教育统筹改革等项目,力争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大学制度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
10、加强对新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宣传和组织实施,全面启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做实做强专业方向模块,制定创新创业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学分认定和互换办法,加强创新课程、创业课程、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促使新方案落实到每位教师、每门课程。
11、继续推进大类招生、订单培养、特色冠名班、多证书教育、“3+1”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专业覆盖面和学生受益面。积极推进主辅修制、试行双学位制,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服务。积极开展理实合一、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2、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开展对学籍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师教学评价等管理制度的改革修订工作。要根据专业特色,将规范管理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小学期制、到企业半工半读制,逐步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衔接。
13、认真研究国家二期质量工程项目的重点和特点,围绕特色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能力提高,遴选和培育一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实现数量、类别、级别的更大突破。加强对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按期完成建设目标。
(四)切实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4、进一步强化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协调机构,召开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研讨会,着力加强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5、加强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引进、培养、稳定力度,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引进待遇,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力争全年引进博士12-15名。加强对教师职称晋升的指导与服务,力争全年晋升教授3-5名、副教授15-20名。
16、加强教师“双能”素质培养和“双师”教师引进,继续实施新进教师“三员锻炼”制度和专业教师“两进、一培、一参与”制度,并切实增强文件的执行力,将规定落在实处。加强从企业、行业引进“双师”教师的力度,根据专业性质确定外聘教师比例,并用制度予以落实。
17、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科学编排计划,克服临时困难,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45岁以下教师全部实现硕士化,博士总数超过100人。建立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校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遴选制度,选拔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
18、提高对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它作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方面,并从强化意识、优化氛围、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政策导向等方面重点推进。探索二级学院科研项目、到账经费目标管理制度,建立二级学院科技创新工作考核制度,努力为提高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19、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建设力度,使6个省级创新平台形成研发优势、特色和亮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校级创新平台。遴选和培育2-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设立2-3个专职研究机构,注册2-3个科技研发型企业,建设3-5个科技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强对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的申报指导,整合科研方向,确保立项的数量、经费和层次有较大增长。
20、大力推进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面向生产一线大力推进应用性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巩固与蚌埠、滁州等地的产学研合作成果,筹备建立蚌埠农业科技创新园。遴选并培育15个左右产学研合作项目团队,组建2-3个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力争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科技成果。
21、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开展重点学科建设的检查评估,召开学科建设工作现场会。启动二级学院重点学科和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力争做到讲师以上教师人人进学科、个个进团队。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力争在相关学科领域产生较大影响。探索开展以一级学科为基点的学科群建设试点,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学科合力。
22、加强省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开展年度检查,按照《任务书》要求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继续推进专业硕士教育,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工作,重点做好2011年组织开班和招生宣传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
23、注重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继续推进“移动课堂”建设。完善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体系,探索实施大学四年分段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和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
24、修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学生教育与管理网络平台体系,积极构建创新型学生管理模式。探索学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学风建设考核量化评估标准。坚持以严格管理推进学风建设,努力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学风建设新格局。
25、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考核评估,优化资助结构,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不断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创新教育形式,选派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及统一考试。
26、改善大学生文体设施条件,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努力打造校本特色品牌。加强与兄弟高校和文艺团体的联系,多层次、多角度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全面深化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广泛开展群体性体育运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
(七)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招生就业工作
27、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会商协调机制,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并通过规范教育辅导、建立校内外基地、组建团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支持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等措施,进一步彰显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
28、科学编制年度招生计划,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宣传效果。严明招生录取工作纪律,实施“阳光工程”,确保招生数量、生源质量和新生报到率稳步提高。
29、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业工作思路,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切实做好 “双困生”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健全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做好就业统计和分析工作。力争获批“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和“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八)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30、加快西区学生公寓楼建设步伐,确保2011级新生按期入住。积极推进教职工集资房建设,力争年底前交付使用。实施校园周边建设与开发工程,启动实训楼建设调研。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推进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周边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
31、改善校内公共服务设施条件,重点实施“煤改气”工程,力争年内天燃气进入食堂和职工住户。完成东区车棚的选址和建设工作。启动用电节能改造工程,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32、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改进教务管理和服务系统,建立灵活开放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课程录播系统,自主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加快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和普通话测试站建设。全面推行电子政务,构建数字化校园。
(九)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33、强力推进与国(境)外高校的教育合作,力争中韩、中美国际预科班列入年度招生计划,加快推进与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台湾地区高校的教育合作。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分批组织教师、管理干部以及学科带头人出国(境)培训进修工作,加大外国文教专家和高层次海外归国人员引人引智工作力度。
34、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行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和校际联合培养人才工作,进一步拓展合作办学的途径、方式与规模。主动寻求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共建关系,重点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办学层次。
35、加强继续教育市场调研,申报增设函授站和3-5个新专业,力争在册生规模稳定在8000人。充分发挥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功能,认真办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积极申报安徽省干部培训高校基地,做好滁州“一村一名大学生”及蚌埠、宿州等地区农业技术人员、新型农民的培训任务。
(十)深入推进目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36、认真执行学校《2011年预算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财务预算执行力度,强化细化刚性预算。优化财务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会议、差旅、水电、公务招待、编外用工等开支。积极对接国家、省教育财政政策的调整,制定化债计划,做好相关工作。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助、加强学费收缴、探索合作办学新途径,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保证学校事业发展需要。
37、深入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严格制度、强化监督,组织开展对物资采购、基建维修招标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发挥监察审计功能,强化在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出台《科研经费审计制度》,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和审批,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38、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考核评价体系,适时完成我校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聘用合同签订、聘期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工作。积极推进教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进东区物业、全校环卫托管试点工作。加强对全校公共用房的统筹与管理,规范物资采购项目的申报、论证及验收工作。健全校园视频监控系统,重点加强饮食、消防、交通及公共卫生安全管理,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39、深入推进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重点工作“党政联动、相互融入、责任共担”机制。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完善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和效能建设,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离退休工作机制,切实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生活,保障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活动的载体和内容,全面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十一)逐步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40、大学制度建设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要根据有关制度规范和学校实际,健全制度、完善机构、理顺关系,在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逐步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4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继续推进教学工作例会、学生工作例会和后勤保障座谈会、学生信息员座谈会制度,建立完善教授委员会(教育咨询委员会)制度、重大事项听证会制度、重大工作督办制度等,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42、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步伐,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校行政向教代会执委会报告工作制度,逐步扩大听取人员范围。开展对主要职能部门的专题督查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校务公开和网络问政,不断拓宽民主办学渠道,努力提升广大师生的参政议政水平。
43、以建设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为重点,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廉政型组织创建活动。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勤政为民,克服官僚化、行政化倾向,增强为师生员工服务意识,及时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师生满意度测评活动,并将其作为衡量单位、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一定要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奋发图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全面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