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章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 ||||||||||||||||||||||||
第一章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第一节 临床检查基本方法 临床检查的方法很多,但从临床诊断的角度,通过问诊的调查了解和应用检查者的眼、鼻、手、耳等感觉器官去对病畜进行直接的检查,还是当前临床检查最基本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实施方便,并且多可直接地、较为准确地判断病理变化,所以一直被兽医临床工作者所应用。 临床检查基本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6种。现分述如下。 一、问诊 在病畜登记之后,着手检查病畜之前及检查过程中向畜主、饲养员、牧场工人等了解家畜饲养管理、护理、使役及病前与病后的各种情况,称为询问病史。问诊有着很大的学问。它是以询问的方法,听取畜主或饲养员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发病经过的介绍。为搜集病史资料,为作出合乎实际的诊断,提供必要的资料。采集病史在临床检查的三个方面中最为重要,因为检查病畜和环境所得到的结果,其意义容易被某些因素所改变。动物无法说出其症状和病征,它们对于触摸和检查的反应差别很大,因而体格检查所用的判断标准应当允许有较大的正常幅度。同时,对动物环境因素的知识或者对于检查者正确评价环境进行合适的检查。 (一)问诊内容 1、既往史 即病畜或畜群过去的病史。调查了解动物以前是否患病及患病经过?附近地区有无类似疾病发生?畜禽引进或变动情况及发病的数量、时间等,借以了解过去患病与现症有无必然联系,可以作为这次疾病诊疗工作的参考。 2、现病史 即本次发病的详细情况和经过。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1)发病时间与地点 如发病在饲喂前或饲喂后,使役中或休息时,放牧中或舍饲时,产前或产后等,借以了解病因,推断病性及病程。 (2)病畜的主要表现 如有关病畜的精神状态、采食和饮水情况,问有无腹泻、出汗、呼困、咳嗽及其他异常行为表现等,借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发病部位,为确定器官系统检查的重点提供依据。 (3)发病经过 问开始发病至检查时,病情减轻或加重,哪些症状消失了,又出现哪些新的症状等,借以推断病势的进展情况。 (4)医治与否 若已经医治疗,要问用过何种药物及用量的,据此可判断有无因治疗用药不当而使病情复杂化的情况。同时对以后的用药也是参考。如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后灌服吐酒石,可因损伤瘤胃上皮而致瘤胃炎等。 3、饲养管理情况 对病畜与有关饲料、饲养、管理、使役及生产性能等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分析上述各项内容与发病关系,为采取合理诊疗手段提供依据。 (1)饲料情况 问饲料的种类、来源、储存方式、给饲量和质量(颜色、光泽、气味)、饲喂制度与方法等。 (2)管理情况 如日粮的配合与组成,放牧或舍饲,是否突然改变饲料的种类,饲料调剂方法以及饮水的清洁程度等,均应仔细调查。如日粮Ca、P比例不当可引起骨软症。 (3)使役情况 如持续性过度使役,可发生过劳性疾病,大汗淋漓时暴饮凉水,易引起胃肠痉挛等。 (4)畜舍卫生与环境条件 如畜舍的光照、通风、保暖与降温、废物排除等设备;畜床与垫草、畜栏设置、牧场运动场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地形、土质特点、供水系统、气候条件等);附近厂矿的三废(水、气、污物)处理情况等,对推断病因有一定意义。 (5)生产性能与管理制度 管理粗放及制度混乱,如种畜的运动不足、盲目引种、不合理的品种组合及繁育方法等,都可能是致病的重要条件。 4、流行病学调查 对卫生防疫制度的贯彻实施情况,如厩舍定期消毒、粪便处理、预防接种、驱虫及病畜禽的处理方法等,都应进行充分了解。特别是在一个大型养禽场或养猪场中,如果没有健全的卫生防疫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认真执行,稍有疏漏就可能为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条件。 (二)问诊歌 一问草料质量好与歹 二问饮饲方法怎安排 三问管理使役合理不 四问防疫是否抓起来 五问病畜来源与疫情 六问既往病史同现在 七问发病经过有多久 八问病前病后何状态 九问是否经医治疗过 十问新病九病熟内外 若是种用公母畜 再问配种与怀胎 生产时间与胎次 细问周全不草率 临床检查需认真 问诊态度要和蔼 (三)问诊注意事项 1、态度和蔼,诚恳热情 2、语言通俗,提问简明 3、要有所侧重和选择,不是条条问到 4、对危重病畜要先抢救脱险后再问诊,或边抢救边问诊。 二、视诊 视诊是用肉眼或借助器械观察病畜的整体和局部异常表现的方法。视诊方法简便可靠,应用范围广。祖国医学在视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将其列为四诊之首(望诊)。有经验的兽医工作者,在接触病畜的短暂时刻,便可从许多表面现象只得到启示而形成概念,形成诊断疾病的重要概念。特别在大型牧场,兽医在巡视时,由短气大群里发现病畜,视诊是唯一的方法(举例)。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方法可以代替它。 (一)视诊内容 1、观察全身状态 包括体格、发育、营养状况,体质强弱,躯体结构,胸腹及肢体的均称性等。以了解病畜的全貌。同时也可注意腹围、胸廓、呼吸状态、排泄物及分泌物等。 2、判断精神、体态、姿势与运动行为等 如精神沉郁的往往头低耳耷,眼神呆滞;破伤风、风湿症时运步强拘,鸡马立克氏病(MD)时,可见到因麻痹而形成的两腿前后劈叉姿势。 3、发现表被组织的病变 如被毛状态、皮肤与粘膜的颜色及特征,看体表有无创伤、溃疡、疱疹、肿块等病变及其位置、大小、形状和特征等。 4、检查与外界直通的体腔 如口、鼻、咽喉、阴道等,注意其粘膜颜色的变化,并确定其分泌物的数量、性质及其混有物等。 5、注意某些生理活动有无异常 注意有无喘息、咳嗽、呕吐、腹泻症状,看采食、咀嚼、吞咽、反刍、排粪、排尿等有无异常等。 (二)视诊方法 包括直接视诊(用肉眼直接观察病变部位的方法)和器械视诊(借助于器械观察病理变化的方法)两种,但以直接视诊的应用最为普通。 在临床实践中,对大中家畜通常按下述方式进行视诊:检者站在距离病畜 对家禽的视诊可放近些,以便观察。在禽舍视诊时,应有饲养员陪同。 (三)注意事项 1、突然接近病畜,以防意外; 2、视诊时应有充足的光线,必要时可用照明器械。 3、视诊役畜应先卸下装具,以便观察; 4、注意力要集中,不能做与视诊无关的事(举例)。 三、触诊 (一)触诊内容 触诊是用手指、手掌和手背对要检查的组织或器官进行触压和感觉,以判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硬度、温度及敏感性等。这种直接触诊可用一手或双手。此外,触诊也用于脉搏检查、直肠检查、发情鉴定及妊娠诊断等。 借助器械进行触诊,称为间接触诊。如用胃管行食管探诊,用导尿管行尿道探诊,用金属探子行海关检查及伤员创道或弹道(片)瘘管的探诊等。 (二)触诊的方法与应用 触诊,按用力大小和使用范围,分为两种方法: 1、浅部触诊法 是将手指伸直平贴于体表,不加按压而轻轻滑动,依次进行感触。常用于检查体表的温度、湿度和敏感性等。检查体表的温度最好用手背,因手背对温度的差异比较敏感。 浅部触诊法也用于检查心搏动、脉搏、肌肉的紧张性、骨骼和关节的肿胀变形等。当肌肉痉挛变紧张时,触诊感硬度增加;当肌肉迟缓时,感觉松弛无力。 2、深部触诊法 主要用于对内脏器官的触诊。它是用不同的力量对患部进行按压,以便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硬度、大小和范围。深触可分为三种: 按压触诊法 ①以手掌平放于被检部位,轻轻地按压,以感知其内容物的性状与敏感性,适用于检查胸、腹壁的敏感性及中小动物的腹腔器官与内容物的性状。 ②以指腹按压被检部位,以感知其内容物的性状、硬度、 可移动性及疼痛反应等。适用于按压肿物。 (2)冲击触诊法 以一手放在动物的背腰部作支点,另一手四指伸直并拢,或弯曲第二指节,或握成拳头,垂直地放在被检部位,手不离开皮肤,用力行短而急的触压。此法可察之瘤胃内容物的性状,或感觉腹水的波动等。 (3)切入触诊法 以一个或几个并拢的手指,沿一定部位进行深入的切入或压入,以感知内部器官的性状,实用于检查肝、脾的边缘等。 (三)触诊注意事项 1、触诊时,应从健康区域或健康的一侧开始,然后移向患病的区域或患病的一侧,并行健、病区对比。 2、触诊时,用力的大小,应根据病变的性质、深浅而定,病变浅在或疼痛重剧的,用力小一些,反之,用力可大一些。 总的原则是:先周围、后中心,先浅后深,先轻后重。 (四)对触诊结果的描述 1、捏粉状:感觉稍柔软,如压生面团样,指压留痕,除去压迫后慢慢平复。见于组织间发生浆液性浸润时,如皮下水肿。也可见于瘤胃积食等。 2、波动性:像捏压热水袋样,柔软有弹性,指压不留痕,行间歇压迫时有波动感,见于组织间有液体潴留且组织周围弹力减退时,如血肿、脓肿及粘液囊肿等时。 3、坚实:感觉致密,硬度如肝。见于组织间发生细胞浸润时或结缔组织增生时。 4、硬固:感觉组织坚硬如骨,见于骨瘤、骨质增生等。 5、气肿:感觉柔软,稍具弹性,且感觉有气体向邻近组织逃窜,同时可听到有如在耳边捻头发的声音(捻发音)。见于皮下气肿、恶性水肿(产气)和气肿疽等。 四、叩诊 (一)叩诊内容 叩诊是根据叩击动物体表所产生的音响的性质,以推断被叩打的组织和器官有无病理改变的一种检查方法。多用于心肺的检查,偶尔用于鼻窦和腹腔脏器的检查。 (二)叩诊的方法与应用 叩诊分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两种方法。 1、直接叩诊法 是直接用手指或叩诊槌进行叩诊。由于动物体表软组织(皮肤、皮下脂肪、肌肉等)振动不良,不能很好地向深部传导,所以直接叩诊法应用不广,只是在检查脊柱、鼻窦、喉囊时偶尔用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经常用到,如在买西瓜、松花蛋时也可用直接叩诊法确定生熟与否。 2、间接叩诊法:有指指叩诊法与槌板叩诊法两种。指指叩诊法,由于振动范围小,适用于检查中、小动物。检查大动物多用槌板叩诊法。 (1)指指叩诊法 检者将一手中指密贴动物体表,代替叩诊板,用弯曲第二指节的另一手中指进行叩击。为了让叩击的力量向深部传导,要垂直地进行叩击,且动作要求短促急速,每次2—3下,灵活自如,以腕关节为轴即可,不必使用臂力。 (2)槌板叩诊法 是利用叩诊板和叩诊槌进行叩诊的方法。进行槌板叩诊时,是一手持叩诊板密贴于动物体表, 另一手持叩诊槌,以腕关节为轴,向叩诊板上进行叩打,动作也要求短促急速,每次2—3下,间歇性叩击。 (三)叩诊注意事项 动物要确实保定,室内要保持安静。 叩诊板(指)应密贴皮肤; 叩诊槌(指)应垂直叩在叩诊板(指)上; 叩时使用腕力,用力均等。病变深在时用强叩,浅在时用弱叩。 当发现异常叩诊音时,应作病健部位和对称部位的比较叩诊,以免误诊。 (四)叩诊音的表述 叩诊正常动物体的不同部位时,可产生三种基本的叩诊音,即清、浊、鼓音。 1、清音 音响强、音调低,持续时间长。见于正常肺组织的叩诊音。因肺脏具有较大的弹性且含气体,叩时振幅大,持续时间长。 2、浊音 音响弱,音调高,持续时间短。见于叩诊厚层肌肉部位与不含气的实质器官(如心、肝等)与体壁直接接触的部位时产生的音响。 3、鼓音 是一种音响强、音调低、持续时间长,但振动比较规律的声音。叩击正常瘤胃和盲肠低壁时可产生这样的声音。将人的口小张,用手指轻轻弹敲颊部,可模拟地发出这种音响见表。 动物体三种基本叩诊音的特性
五、听诊 (一)听诊内容 听诊——是利用人的听觉听取动物体内自然的或病理性的音响,根据音响的性质以推断内部器官病理变化的方法。听诊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听诊心音、喉、气管及肺泡呼吸音,胃肠蠕动音等。 (二)听诊方法 1、直接听诊法 通常在确实保定动物的情况下进行,不用任何器械,先在动物体表垫上一块听诊布,然后把耳直接贴在动物体表的相应部位进行听诊。方法简单,听取的声音真实。听诊肺脏前半部时,面向动物头发方,一手放在稽甲部作支点;听诊肺脏后半部及胃肠时,面向动物尾方,一手放在腰部作支点。听诊过程中,要防止动物骚动不安,注意人畜安全。 2、间接听诊法 是借助听诊器进行听诊,在实践中普遍应用。听诊器由耳件(含耳塞)、弹簧片、胶管、金属三通及听头(包括膜型和钟型两种)所组成。钟型听头宜于听取低音调的声音,膜型听头宜于听取高音调的声音。 (三)听诊注意事项 1、听诊应选择安静的地方进行。 2、直接听诊时,要作适当保定,以防受到伤害。 3、避免被毛摩擦及其他人为因素干扰听诊音。 4、正确使用听诊器。 六、嗅诊 嗅诊是用嗅觉去嗅闻、辨别动物的呼出气、皮肤排泄物及其他排泄物气味的一种检查方法。嗅诊仅在某些疾病时有意义。如牛的呼出气有烂苹果味(氯仿味)时,提示有酮病;动物皮肤汗腺有尿臭时,常有尿毒症的可能;阴道分泌物有化脓腐败臭味时,提示有子宫蓄脓症或胎衣停滞等。 上述六种检查方法,除问诊外,都是利用我们的感官来检查病畜,而感官的灵敏度是可以通过锻炼和训练来提高的。因此,对这些基本检查方法,都应反复实践,熟练掌握,并适当配合应用,互相补充,以获得比较全面系统的资料。至于问诊,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外,还必须像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那样,十分注意询问技巧,以便搜集到应该获得的所有资料。为诊断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节 适合于各个器官的临床检查方法 身体各种器官或各个 部位以及能检查的器官和部位,在临床检查中必须注意到以下要点: 一、呼吸系统:鼻 周围组织(鼻孔、无毛区);鼻孔运动;分泌物;呼出气;狭窄音;鼻粘膜视诊;鼻探诊;有关淋巴结检查(下颌淋巴结);分泌物的显微镜检查等。 窦 视诊、触诊、叩诊均可。邻近结构仔细检查。 喉 从外部通过口腔视诊,有时用喉镜。或者通过口腔由外部进行触诊。听诊会出现狭窄音、咳嗽、喀痰等。 肺和胸膜:胸廓形状。呼吸运动。运动。 二、循环系统 心脏:视诊、听诊。叩诊、触诊。呼吸困难、穿刺术 血管:发绀,呼吸困难。 消化系统:吃食和饮水。食欲、采食、咀嚼、吞咽、反流、嗳气、反刍、呕吐物检查。 口:口周围组织。口粘膜。直接或借手电肉眼视诊。唾液分泌。 咽:吞噬运动观察,从外部和从内部视诊、外部或内部触诊、探子探诊、放射显影术。 食管:吞咽运动观察。干呕、视诊、触诊、探子探诊。放射显影术。 腹:视诊、波动、触诊(腹壁紧张度、疼痛)。叩诊。蠕动、直肠检查。探察穿刺术、放射摄影术。 胃:呕吐、干呕、嗳气、胃的视诊。从外部和从直肠触诊。探子探诊。胃内容物检查。放射显影术。在反刍兽、反刍运动检查。反刍。 肠:从外部或从直肠触诊。尿中胆汁检查。粪便检查(颜色、消化状态)。放射显影术。 肝:肝区视诊、叩诊。从外部或从直肠触诊。尿中胆汁检查、粪便检查、放射显影术。 胰:触诊、尿中糖分检查。粪便检查(脂肪、肉质)。放射显影术。 泌尿系统:肾。肾区视诊。姿势和步态变化。从外部或从直肠触诊。排尿。尿中发现物,放射显影术。 输尿管:触诊、排尿、尿中发现物。放射显影术。 膀胱:从外部视诊、从外部或从直肠触诊。排尿。导尿术。尿中发现物。放射显影术。 尿道:排尿状态。尿道开口视诊。分泌物。从外部和从内部触诊。导尿术。尿中发现物。放射显影术。 生殖系统:雄性,包皮视诊和触诊。尿道分泌物。阴茎。阴囊和睾丸,包括副睾(视诊、触诊、叩诊以及阴囊和睾丸穿刺术)。腹股沟轮。精索、精液囊。前列腺、腹股沟淋巴结。交配能力。放射显影术。 雌性:视诊、直接或用阴道开张器。从阴道和直肠或从外部触诊。阴唇、阴道分泌物。阴户、阴道、子宫口、子宫、卵巢。性机能、放射显影术。 造血系统:淋巴结,触诊、视诊、探察穿刺术或切除术。放射显影术。 骨髓:长骨触诊、放射显影术。 脾:脾区视诊、叩诊、从外部或从直肠触诊。放射显影术。 血液检查:血红蛋白含量。红、白细胞数目等 粘膜:颜色、出血情况。 运动系统:动物过程的状态如跛行、负重运动、协调运动等。关节和肌肉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肌肉视诊和触诊。肌肉紧张性、肌肉萎缩、压痛、运动兴奋的病征、骨骼视诊和触诊、放射显影术。 感觉器官:眼,用视诊,触诊和检眼镜检查。眼眶、眼睑、瞬膜、结合膜、眼球、角膜、巩膜、瞳孔反射、晶体、斜视、眼球震颤、流泪、羞明、视力测试。 耳:用视诊、触诊和检耳镜检查。分泌物检查、平衡障碍、听力试验、外耳道等。 触觉:皮肤视诊、用接触、刺痛等检查。自行损伤、搔痒、感觉倒错。 味觉:舌部视诊。各各强烈味道的物质与食物相混合。食欲异常。 神经系统:精神状态、面部表情、负重运动、一般行为、意识障碍、兴奋病征、智力试验。 头颅:视诊、触诊、放射显影术。各个脑神经机能检查、运动和感觉麻痹、反射、痉挛、感觉错位。 脊柱:视诊、触诊、放射显影术。运动和感觉麻痹、痉挛。反射。呼吸作用、排粪、排尿能力。 皮肤:视诊、触诊、掻痒。分泌物和刮除物检查。 粘膜:天然孔周围组织的检查。肉眼和利用适当器械帮助视诊、触诊和分泌物检查。 第三节、临床检查的程序和方案 在临床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案,有系统有目的地对病畜进行全面检查,即能获得有关全面的症状资料,也是避免遗漏主要症状和产生误诊的唯一手段。因为造成误诊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这样或那样一个项目的漏检所致。所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检查。 一般检查顺序及其内容如下: 一、病畜登记 病畜登记,就是把病畜的各种特征系统完整地登记在病历里。它不但可以帮助识别病畜,不致在给药、隔离及紧急屠宰中发生差错,而且能帮助了解疾病的发生情况和性质,为临床诊断提供一些线索。登记内容有: 1、畜主 即畜禽所属单位或管理人员的姓名、住址及联系电话等。 2、畜种 动物种类不同,不但所发生的疾病不同,而且疾病的经过和预后也不一样。例如,只有猪感染猪瘟,而其他家畜对猪瘟没有易感性;某种动物对某些毒物有特异的敏感性(如牛对汞制剂、猫对石炭酸、雏鸡雏鸭对呋喃西林、猪对四氯化碳等)。 3、品种 畜禽的品种不同,对疾病的感受性和抵抗力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本地畜禽的抗病力比引进的品种强得多,如鸡白喉(即粘膜型禽痘)在外国品种鸡较多见,本地鸡则较少发生;水牛对瘤胃臌气的耐受性比黄牛强;高产奶牛易患代谢障碍性疾病。 4、用途 动物的用途不同,也常有不同的疾病。如种用动物易患生殖器病,奶牛多发乳房炎,赛马易患四指肢疾病等。 5、性别 由于解剖构造及生理机能的特点,家畜性别在疾病的发生上也有一定意义。如公牛公猪多发尿道结石,分娩后的母牛易患产后瘫痪等等。 6、年龄 幼畜用月龄,家禽用周龄或日龄)动物年龄不同,机体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感受性也不同。如幼畜易患呼吸系统病,老年耕畜易患慢性肺气肿等。又如小鹅瘟、雏鸭病毒性肝炎、鸡法氏囊病、雏鸡白痢和仔猪白痢等,均与日龄(年龄)有关。 7、毛色 毛色是个体特征的标志,有时易从毛色中发现有关症状。如白猪皮肤上易发现出血点,黑猪被毛上易发现虱子等。 二、病史调查 现症检查 整体及一般检查 心血管系统检查 呼吸系统检查 消化系统检查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实验室及某些特殊检查 病死畜禽的剖检等 兽医临床工作者一般用上述的顺序进行检查,但临床检查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个人的习惯或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对某些急性病例,在刻不容缓的情况下,可先作重点诊察即行必要的抢救,等情况允许后再行详细检查。 |
||||||||||||||||||||||||
![]() |
||||||||||||||||||||||||
Copyright (C) 2013 A 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2013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