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章 X线诊断概述 |
第十一章 X线诊断概述 X线是 X线诊断是用X线检查患畜,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在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它同超声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同位素诊断一样,都属于特殊的临床检查方法。目前国内有些院校已将此单列一门课程。 兽医X线诊断,是借助于X线的特殊性能,使人们能在荧光屏上或X线胶片上,观察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 近30年来,随着医用X线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自X线透视、照相发展到X线电视、X线电影和X线录象等。尤其是1972年以来,已发展到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应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1975年以后,CT扫描机又进入第四代、第五代发展水平,称为高速CT,从仅能作头颅扫描发展到全身扫描。高速CT机能将横断面影像迅速重叠起来,获得活动器官的主体像。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检查方法,为X线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前我国兽医临床常用的X线机有携带式(管电流10~15mA,管电压60~75kv),移动式(管电流20~50mA,管电压70~85kv)和固定式(管电流50~1000mA,管电压125~50kv)三种。 第一节 X线的产生、特性和X线机的基本结构 一、X线的产生 X线是由x线管产生的,X线管的阴极电子受阳极高压的吸引高速向阳极运动,撞击到阳极靶面而受阻时,其能量的99.8%转变成热,余下的小部分(0.2%)转变为电磁波辐射,即x线。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紫外线和Y线之间,一般诊断用波长为0.08-0.31埃。 二、X线的特性 由于X线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并以光速传播。X线除具有可见光的基本性质外,主要还有以下特性: 1、穿透作用 其穿透力的大小,一是决定于X线的质量(即波长的长短),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大,反之则小。因X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故穿透力愈强(反之则反)。能透过可见光不能透过的物质。二是决定于被穿透物的质量,被穿透物密度越高,X线对其穿透力越小,反之越大。三是决定于被穿透物的量,越厚的物体越难穿透。反之则反。临床上就是应用这种穿透力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2、荧光作用 虽然X线波长短,肉眼不易看见,但某些荧光物质,如铂氰化钡、硫化锌镉和钨酸钙等,受到X线照射时,能发出一种波长较长(在光谱中介于紫外线与可见光之间)的荧光,可为肉眼所看见。此即为X线应用于临床透视检查的基础。 3、电离作用 物质受X线照射时,都会产生电离作用,分解为正、负离子,可用正、负电极吸引,形成电离电流,通过测量电离电流的量,就可计算出X线的量,这是X线测量的基础(如对建筑、设备的测量)。 4、摄影作用 X线具有光化学反应,能使溴化银胶片感光,经化学显、定影后,形成一幅反映组织密度不同X线影象。这是X线摄影检查的基础。 5、生物学作用 X线对组织有破坏作用,医学上应用X线对肿瘤细胞的分化作用(以电离作用为基础),以破坏肿瘤细胞,此为X线治疗的基础。 三、X线机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略 四、X线的危害及防护 X线对人体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其中一部分是积累性的,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X线后,损害的反应就会出现。对X线较敏感的器官是造血系统、生殖器官和眼球等。而皮肤、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等较迟钝。造血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减少,凝血酶降低,贫血,甚至发生出血性征候群。其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放射窗口直射。 2、要佩戴防护设备。 3、提高熟练程度,减少照射时间。 4、坚持日常防护,如定期体检。 第二节 X线检查技术和方法 一、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一) X线影像形成的原理 x线能使动物体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形成影像。首先是由于它具有穿透能力、荧光作用和摄影作用等待性。其次是由于动物组织本身存在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穿透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达到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的X线量也有差异,因此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就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x线穿透密度不问而厚度相等的组织时,密度高的组织比密度低的组织吸收x线多;穿透厚度不向而密度相等的组织或器官时,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 (二) X 线影像的密度、对比度与清晰度 —张质量佳良的x线照片,其影像应有适当的密度、良好的对比度和较高的清晰度。 1、密度 即照片黑色的深浅度,也是光线能透过X线照片的程度,这由被检部物质的密度决定。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构成该物质的程度,这由被检部物质的密度决定。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构成该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目,此二者又构成物质的比重,所以物质的密度与比重是一致的。如在动物体中骨骼的密度大于肌肉。此外,照片的密度又与曝光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2、对比度 即不同密度的组织,在其所形成的照片影像中显现出的密度差异,如骨骼和肌肉在照片上就要表现出应有的密度差异。良好的对比度应是黑白分明,境界清楚。 3 清晰度 即被检部组织在照片上微细结构与外形轮廓的清晰程度。清晰度良好的照片,应能显现精细的骨小梁和锐利的边缘轮廓。 4 天然对比与人工对比 天然对比:动物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彼此的密度与比重不同,吸收X线的程度有差异,所透过的X线在荧光屏上形成的影像,有明暗之分,在照片上有黑白之别,形成不同的对比。这种差异是动物体本身天然具有的,故称为天然对比。动物体中按其组织结构的比重不同,可以大致分为骨骼,软组织(包括体液)和气体。骨骼密度越高,比重越大,吸收X线越多,故在X线照片上感光最少,显示为白色阴影,而在荧光屏上则产生荧光最弱,显示为黑色。软组织及体液彼此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对比。但与脂肪组织有一定的对比,对骨骼与气体则呈明显对比。在X线照片上呈灰白色,在荧光屏上呈暗灰色。气体密度最低,吸收X线最少,与其他组织对比明显,故其阴影恰与骨骼相反,在照片上阴影最黑,在荧光屏上最为明亮。 人工对比:动物体组织器官虽然具有一定的天然对比,如胸部的胸廓、心、肺之间或四肢的骨骼与肌肉之间最为明显,但其他部位的软组织 和器官之间则缺乏天然对比,若要使这些组织结构与器官显现出来,就必须用人工方法。在管腔内或器官的周围注入对比剂(造影剂)造成人为的对比差异,故称人工对比。如在消化道内投入比重大的硫酸钡,则可使消化器官的内腔显影,在腹腔内注入密度低的气体,同样可使肝、胃、肾、膀胱等器官外形显现。由于人工对比的成功与广泛应用,已大拓宽了X线诊断的应用范围。 二、X线透视检查 (一) 透视与摄影的比较 透视与摄影属于普通检查,是两种基本的常规检查法。利用x线的穿透能力和荧光作用,在x线透过动物体后再照射到荧光屏上,则显现荧光影像,通过观察荧光影像而进行诊断的方法就是x线透视法。透视检查具有很多优点,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器材,成本费用很低,而且能迅速得出检查结果;透视又能从不同方位和角度观察病变,获得更全面和完整的印象,不仅观察到组织器官形态上的改变,还可看到器官的运动情况;在胸部和消化道检查,透视最为常用。但透视也有一定的缺点,如不能保留永久性记录,而且荧光影像不甚清晰,病变性质不易准确判断,像细的变化容易忽略,对组织厚度大的部位,对比度低而不能清楚观察。与摄影检查比较,两者的优缺点则相反。摄影检查需要特殊设备器材,手续比较麻烦,费用较高,不能立即得出结果,只能拍摄固定位置的照片和只能显现器官的静止影像。但摄影的优点是可以保留永久性记录,便于复查比较,对微细病变能清楚显现,判断病变性质的准确率高。厚度较大的组织器官也能显现清楚。故透视与摄影需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现在由于发展了影像增强器,有了x线电视、电影和录像装置,上述的常规概念已发生了变化。 (二) 透视检查的器材设备 1、荧光屏 荧光屏由荧光纸与铅玻璃组成,是透视检查的主要器材。 2、活动光门 活动光门也称光栏或光栅,装在机头或管头的放射窗上,能随意调节照射野的大小。 3、暗室 一般透视用的荧光屏产生的荧光不强,需在黑暗的环境才能观察清楚,故透视检查需具备暗室条件。在野外和畜舍进行透视时,亦可使用有暗箱式手提荧光屏代替暗室。用x线电视装置透视,无须暗室,可在明室进行。 4、暗适应眼镜 暗适应眼镜通常使用深红色眼镜,因为人的眼睛要在黑暗中看清楚东西,先要在黑暗环境中适应一定时间,戴上红色眼镜一定时间后,可以起到这种适应作用。 (三)透视前准备 1、应有充分的暗适应 透视前需要在暗室中适应10至15min,暗适应越充分,观察影像越清晰。 2、做好被检动物的保定工作 除去体表的污物,皮毛尽量刷净擦干。同时应注意避免引起动物惊扰。 3、做好人畜和设备的安全工作 调节好透视照射野,使其小于荧光屏的范围。检查者穿戴好防护的铅橡皮围裙与手套。并要考虑人畜和设备的安全措施。 (四) 透视方法与注意事项 1、透视检查的条件 管电流通常使用2~ 2、 透视检查的程序 透视前先了解透视目的及临床初步意见,在被检查动物已切实保定后,把荧光屏贴近动物体,对准被检部位,并与x线中心垂直,然后开始透视检查。先适当开大光门,对被检部作一全面观察,同时留意器官的形态和运动功能情况。注意有无异常发现,再缩小光门,分区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可疑病变时,则缩小光门做重点深入观察。最后把光门开大复核一次,并与对称部位比较,记录检查结果,如认为需要配合摄影检查,则根据透视结果,确定摄影的部位和投照方法。 3、透视注意事项 ①透视检查前必须经过眼睛的暗适应,透视者在眼睛未充分适应前,不应开始透视;②透视者必须穿戴铅橡皮围裙及手套;②透视者必须养成全面系统检查的习惯,以免遗漏;④光门不要开得太大,照射野应小于荧光屏,切勿超过荧光屏范围;⑤在达到准确诊断的基础上,透视时间愈短愈好,不做无谓的不必要的曝光观察;⑥如系做大批透视普查或透视时间过长,要注意检查机头或管头温度,避免过热; ⑦透视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确保人员、设备及动物的安全。 三、X线摄影检查 x线透过动物体后照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成像,经过暗室冲洗获得照片,通过观察照片影像进行诊断的方法就是x线摄影检查法。 (一) x线摄影检查的器材设备 1、x线胶片 x线胶片与一般照相胶片性质相似,不同之处是x线胶片的片签较厚,而且两面都涂有溴化银的感光药膜。x线胶片规格应与暗盒规格一致,避光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并立放以免受压。 2、增感屏 增感屏是两块面上涂有荧光物质药膜的纸板或塑料板,能大大缩短曝光时间,其尺寸规格亦与暗盒相同。 3、暗室 暗盒是装载x线胶片进行摄影的扁盒,盒面是铝板或塑料,而盒底用其他金属制成,外面设有弹簧扣或弹性固定板,以便固定盒底并使增感屏与胶片紧贴,防止影像模糊。暗盒的大小规格与胶片相同。 4、聚光筒 为圆锥形或圆筒形的金属筒,是由铅或其他重金属或含铅的塑料制成,装在机头或管头的放射窗上,用以限制照射野范围的大小,提高照片的影像清晰度和分辨率,减少散射线的数量。 5、测厚尺 测定被检部位厚度,确定摄影曝光条件的依据。 6、铅号码 用于标记照片的日期和编号。 (二)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因素 1、影响照片清晰度的因素 有效焦点面积、焦片距、投照方向与角度、投照部位的固定等。 2、影响对比度的因素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 (三) X线摄影条件的先把 1、管电压 厚度*2+25 2、管电流 3、曝光时间 中小动物胸部6~15mA*s。 4、焦片距 第三节 X线检查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一、骨骼及关节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一) 骨折的X线表现 1、骨折线 中心X线束通过骨折的主要平面时骨折线最明显,常规应拍摄正、侧位两张照片。 2、骨折断端移位 正侧位拍片。断端重叠时看不到移位,也不存在骨折线,但重叠部分密度增高。 3、嵌入性骨折 没有骨折线,但嵌入部分密度增高;骨皮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消失;骨的长度缩短。 4、压迫性骨折 5、撕脱性骨折 6、青柳样骨折(幼畜) 利用X线不仅能够诊断骨折的种类、性质,而且能够在X线监护下进行整复,固定,并在骨折愈合的整个过程中经常用到X线。 (二) 关节脱位 四肢浅在性完全骨折,出于症状重,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不完全脱位或深在关节脱位,临床诊断就很困难,必须借助x光,不仅能确定诊断,而且能了解关节的其他病理变化(如关节腔渗出液的多少、有无骨折等)。同时在x光下尚可辅助复位和判断预后、一般正侧位拍片,可看到关节明显肿大,关节头相关节窝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改变。 二、食道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一) 食管异物 金属等不透性异物,因其密度高,能直接显示其影像,较易发现,按其特有外形,常可确定诊断。可透性异物停留在胸段食管而异物体积较大者,由于肺的天然对比,也可能显现出阴影。异物在胸段食管下部发生阻塞时,阻塞上部食管因滞留多量不能通过的唾液和饲料,致使食管发生扩张者,在肺野的食管径路上,也可呈现以带状密度增加阴影。以上情形若发生在颈段食管,因密度不存在差异、故无异常显现。但如因暖气不能通过而气体停留于阻塞处下方,有气体停滞的透明阴影。 食管造影可以对可透性异物及其阻塞情况进一步确诊。当食管完全阻塞时,钡剂到达异物阻塞处则停留不能通过。若为不全阻塞,钡流稍转慢、变小而后分流绕过,显示出异物的充盈缺损。钡剂通过后,残钡可附着于异物上,根据充盈缺损和残钡分布,可以判断异物的位置、大小和范围。 (二) 食管狭窄 食管本身的大肿块和食管外的压迫性肿块,发生在胸段食管者,可在肺野的食管径路上显现致密的块状阴影。发生在颈段食管时,则普通的x检查不能显现,但临床上有时可以触知。食管造影检查,可显示狭窄的部位与范围,钡流在狭窄处变细和通过减慢,狭窄处前方食管出现轻度或中度扩张,狭窄区以下的食管正常。瘢痕性或炎性狭窄,狭窄部前端光滑呈圆锥形,锥尖向后,狭窄部的管胶纤细不整齐或呈锯齿状。食管肿瘤所致的狭窄,可使钡剂产生充盈缺损。压迫性狭窄,局部可见半圆形凹陷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滑整齐,若在胸段食管,同时可见肿物的块影。与异物性狭窄的区别是食管内的异物与钡剂直接接触,其表面附着的残钡较明显,充盈缺损随其外形而异,不似压迫性所呈现的半圆形凹陷和光滑整齐。临床上异物性多为突然发生,而压迫性则常为慢性进行性发展,这些都有助于两者的区别。 三、胸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1、小叶性肺炎 2、大叶性肺炎 3、肺结核 4、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四、腹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1、胃内异物 2、胃扩张 3、肠阻塞 4、尿结石 5、妊娠诊断 |
![]() |
Copyright (C) 2013 A 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2013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