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推荐表

 

 

 

 

所 属 学 校             安徽科技学院

项目建设类型  R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

              一流课程                        

推 荐 形 式   选题     R课程

选题/课程名称        兽医临床诊断学

所 属 学 科               兽医学

      课程负责人                贺绍君

      申 报 日 期          2017821

      推 荐 单 位             动物科学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制

20178

 

填 写 要 求

 

1.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2.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3.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贺绍君

 

出生年月

1982.7

 

研究生

 

博士

 

15855035823

专业技

术职务

副教授

行 政

职 务

教研室主任

 

0550-6732040

 

动物科学学院

E-mail

shaojunhe2011@126.com

 

安徽省凤阳县东华路9

 

233100

是否本校

专任教师

1-2

 

授课

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授课对象

周学时

听众数/

兽医临床诊断学

专业基础课

动医、动科、

动检本科生

6

170

小动物疾病学

专业核心课

动医、动检、

本科生

4

110

兽医临床诊疗学

专业实习课

动医本科生

4

110

宠物美容与保健

专业方向课

动医、动科

本科生

4

200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专业方向课

研究生(养殖)

2

10

1-3

 

教学

研究

情况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内涵式发展时期高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优化与评价—以动物医学专业为例(2015zdjy122),省级振兴计划重大教研项目,2016.01-2018.12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疗类课程中的应用及评价标准的建立(X2014047),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5.1-2016.12

4《兽医临床诊断学》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X2012098)。校级一般教学研究项目,2013.1-2014.12

二、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贺绍君、李静、胡倩倩、刘德义.3D仿真可拆卸立体模型在兽医外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当代畜牧,2017,3:61-62..

2贺绍君,李静,胡倩倩,刘德义.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用于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兽医临床诊疗能力的实践研究[J]. 河南农业,2017,4:18-19.

3、宋学成,贺绍君(通讯作者),陈会良. 病例讨论教学法在动物医学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 当代畜牧,2017,1:61-62

4贺绍君,,李静,丁祖怀,李升和. “任务驱动”教学法用于兽医临床诊疗教学的利弊分析[J]. 河南农业,2015,12:19-20.

5贺绍君,赵书景,袁文菊,袁逢新.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J]. 河南农业,2014,22:19+21.

6贺绍君,刘德义,李静. “角色扮演”在《兽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05:50-52.

7贺绍君,赵书景,袁文菊,袁逢新. 高校畜牧兽医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 河南农业,2013,18:33-34.

三、获得的教学表彰和奖励

12015年,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cgj205-2)。

22012年“加强兽医院实习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10-304)。

3201320152017年在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获“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42015年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校级教学一等奖(2015cgj4-3)。

520122013201420152016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201220142016年年度考核优秀。2012年度教学优秀奖,2014年度优秀教师,20154月获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级教坛新秀。201610月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1611月,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1-4

 

学术

研究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AMP依赖的蛋白激酶调控慢性热应激肉鸡小肠营养物质吸收功能的研究(31702306),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青年项目,2018/01-2020/12,主持。

2、规模化蛋鸡厂热应激综合防控技术与示范推广(2015GA710025),农业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2015/1-2016/12,主持。

3、慢性热应激对肉鸡肠道屏障和吸收功能的影响及AMPK的调节作用(1508085QC61),安徽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2015/1-2016/12,主持。

4AMPK信号对慢性热应激肉鸡肠道营养物质吸收的调控作用(No. KJ2015A237),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项目,2015/1-2016/12,主持。

5N-乙酰半胱氨酸抗肉鸡热应激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KJ2013B081),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般项目,2013/1-2014/12,主持。

二、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HE SJ, Zhao SJ, Dai SF, Liu DY, Bokhari SG. Effects of dietary beta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fat deposition and serum lipids of broilers subjected to chronic heat stress [J]. Animal Science Journal.2015,86 (10),897-903

2He SJ, Hou JF, Dai YY, Zhou ZL, Deng YF. N-acetyl-cysteine protects chicken growth plate chondrocytes from t-2 toxin-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J].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2012, 32(12): 980-985.

3贺绍君,赵书景,李静,陈会良,刘德义. 完全饥饿对犬肝肾及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 营养学报,2015,3703:255-258.

4贺绍君,赵书景,李静,车传燕,戴四发,刘德义. 甜菜碱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4,12:3731-3739.

5 贺绍君,刘德义,李静,赵书景,靳二辉,李新浩. 高剂量铜摄入对小鼠肝肾组织形态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 营养学报,2014,03:253-257.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奶牛酒精阳性乳发病机制及双乙酸钠合剂防治技术研究:淮海科学技术委员会,三等奖,第32016

2、热休克蛋白与动物机能关系的研究:周口市政府,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第22012年。

3、动物性仪器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周口市政府,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第32012年。

4、安徽科技学院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第12017年。

5、农作物秸秆绿汁发酵液裹包青贮关键技术研究:蚌埠市科学技术局,二等奖,第82014年。

2.其他主讲教师情况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从事学科

承担课时

备注

刘德义

1963.12

教授

二级学院院长

小动物疾病诊断

36

 

李静

1979.12

副教授

 

中兽医诊断

36

 

胡倩倩

1982.6

副教授

 

内科疾病诊断

36

 

陈会良

1964.10

高级实验师

兽医院院长

实验室诊断

18

 

丁祖怀

1963.4

讲师

 

兽医临床诊疗

36

 

熊永洁

1984.10

助教

 

普通病诊断

36

 

宋学成

1963.6

兽医师

 

兽医临床诊疗学

36

 

注:若其他主讲教师非本校教师,请在备注栏填写受聘教师类别及实际工作单位。

3.课程情况

3-1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兽医临床诊断学

讲授节数

36

预计总 学 时

理论36学时

实验18学时

预计总时长

45*54=2430分钟=40.5小时

序号

专题标题

时长

主讲教师

关键词

1

绪论及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4.5小时

贺绍君

诊断学含义及基本方法

2

整体及一般检查

3小时

丁祖怀

临检内容

3

心血管系统的临床检查

3小时

丁祖怀

心血管杂音

4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3小时

刘德义

病理性呼吸

5

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3小时

贺绍君

胃肠道病征

6

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

3小时

李静

泌尿道病征

7

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

1.5小时

熊永洁

神经检查

8

家禽临床检查特点

3小时

陈会良

家禽病理

9

实验室检验概述

1.5小时

陈会良

血液学

10

X线概述

1.5小时

胡倩倩

骨骼检查

11

建立诊断

1.5小时

贺绍君

论证诊断

12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习

1.7小时/名教师

全体教师临床诊断学老师

整体及各系统实践

 

 

 

 

 

 

 

 

 

 

 

 

 

 

 

 

 

 

 

 

 

 

 

 

 

3-2 课程描述

3-1 课程建设基础(目前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授课对象、授课人数,以及相关视频情况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情况)

1)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我校的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动植物检疫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适用范围广,也是畜牧、兽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由基础课学习迈入专业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桥梁课程。该门课程从我校1965年开始举办畜牧兽医本科专业起,就已经作为动物医学(原兽医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原畜牧专业)的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2000年成为学校立项建设的重点建设课程。2011年以来随着动植物检疫新专业的招生,兽医临床诊断学又被遴选为动植物检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近几年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趋势及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迫切性,人们对动物诊疗要求的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培养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2015年新修订的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植物检疫专业核心课程加以重视。此外,兽医临床诊断学还作为我校养殖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成人教育专科和本科层次学生的必修专业方向课程。

2)授课对象、授课人数

根据动物科学学院历来培养的学生数进行初步估计,累计授课人数超过1万人。以最近3年统计数据为例,本课程主要面向以下对象授课:

①物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每年约120人;

②动物科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每年约100人;

③动植物检疫专业全日制本科生,每年约60人;

④动物生产及相关成人教育学生,每年约40-50人;

⑤动物生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每年约10人。

3)相关视频情况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情况

随着国家政府对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配套鼓励政策不断出台,社会对养殖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养殖生产实践中,在做好动物饲养的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家畜、家禽,对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兽医临床诊断学也日益受到重视。本课程组在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课的同时,还积极对社会开放服务,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录制了兽医诊断学全套理论授课录像内容,实验课程初步制定了录制的内容安排,实施录制工作目前也正在积极筹划过程中,

考虑到临床兽医学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性,课程组老师利用在学校附属医学(安徽省兽医临床诊疗实习实训中心)值班时间,录制了大量的临床病例视频资料和拍摄了大量的典型病例的图片资料,为后期编排准备了原始素材。

临床兽医学课程知识为方便社会共享资源,现已经制作为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网站http://www2.ahstu.edu.cn/web/sylczdx/,录制的视频已经上传到安徽继续教育在线:http://www.ahcjzx.cn,免费供本科生和相关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查询学习,实现了资源共享。

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开放实验项目,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为契机,利用现有条件,对专业有兴趣的学生在寒假和暑假分别安排相关的实验,现已经实施20132014级高年级学生的培训,收效良好。

为养殖场一线技术人员开展实验技术培训,以安徽省临床诊疗实习实训中心为依托,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同时学生也能很好的完成临床见习。

为全省畜牧业系统各个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青年农场主培训等。配合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为畜牧工作者和函授本、专科生进行授课,并为对该课程内容感兴趣的人士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3-2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完整教学内容简介、章节课时安排、每课时教学内容概述等)

(1) 课程完整教学内容简介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从兽医基础理论知识过渡到综合运用的桥梁学科。其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整体及一般检查、各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家禽临床检查特点、实验室检验概述、建立诊断的方法等几个主要部分的内容。本课程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结合,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兽医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的技能与方法,重点掌握整体检查、尿液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及其病理改变的临床诊断意义。通过学习和运用各种临床检查方法,初步掌握辨别异常和认识疾病的基本技能,为将来兽医临床实践奠定较好的基础。

2)理论章节课时安排、每课时教学内容概述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理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安排的基本思路,掌握本学科发展动态与课程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课程研究内容的概况

教学难点:诊断基本过程的讲述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念、内容和任务

1.兽医临床诊断学;2.方法学;3.症状学;4.方法论

第二节 兽医临床诊断的分类

1.症状诊断;2.病因诊断;3.机能诊断;4.病理诊断

5.治疗性诊断

第三节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与现状

1.发展概况及;2.新技术应用

本章习题要点:

1、兽医临床诊断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有哪些?

2、我国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

第二章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理解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掌握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问诊和触诊的方法和描述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1.问诊;2.视诊;3.触诊;4.叩诊;5.听诊;6.嗅诊

第二节 临床检查的程序和方案

1.病畜登记;2.病史调查;3.现症检查

本章习题要点:

1、问诊的内容和范围有哪些?问诊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简述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3、病历日志填写的方法和原则。

第三章 整体及一般检查(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整体及一般检查的内容,理解检查的基本方法,掌握各检查内容变化的诊断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状态观察和眼结合膜的检查

教学难点:脉搏数测定和眼结合膜的检查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整体状态的观察

1.体格、发育;2.营养程度;3.精神状态;4.姿势与体态

5.运动、行为

第二节 表被状态的检查

1.被毛及羽毛;2.皮肤的检查

第三节 眼结合膜的检查

1.检查方法与正常颜色;2.眼结膜的病理变化

第四节 浅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

1.检查方法;2.病理变化与意义

第五节 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

1.体温测定;2.脉搏测定;3.呼吸数测定

本章习题要点:

1、如何判断动物的整体状态?

2、皮肤的可视粘膜的颜色变化有哪些,临床上有什么诊断意义?

3、常见动物的正常体温()、呼吸(/)、脉搏(/)正常范围分别是多少?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的临床检查(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心血管系统的检查方法,理解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理变化成因,掌握心血管系统变化的诊断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心音的听诊

教学难点:心音最佳听取点的确定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脏的临床检查

1.心搏动检查;2.心区的叩诊;3.心音的听诊

第二节 脉管的检查

1.动脉搏的检查;2.浅在静脉的检查

本章习题要点:

1、心脏的正常体表听诊和叩诊区定位。

2、各种动物静脉检查的位置和方法。

第五章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呼吸系统的检查内容,理解呼吸系统检查方法,掌握呼吸系统病理变化的诊断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呼吸困难与上呼吸道的检查

教学难点:胸肺的叩诊与听诊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呼吸运动的检查

1.呼吸类型;2.呼吸节律;3.呼吸的对称性;4.呼吸困难

5.呃逆

第二节 上呼吸道的检查

1.呼出气的检查;2.鼻液的检查;3.鼻的检查;4.副鼻窦的检查

5.咳嗽的检查;6.喉及气管的检查;7.上呼吸道杂音

第三节 胸廓的视诊和触诊

1.胸廓视诊;2.胸廓触诊

第四节 胸肺的叩诊

1.叩诊方法;2.叩诊区;胸肺叩诊音

第五节 胸肺的听诊

1.胸肺听诊法;2.生理呼吸音;3.病理呼吸音

本章习题要点:

1、呼吸节律的改变有哪些形式,如何判断动物呼吸困难?

2、上呼吸道杂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正常肺部叩诊区的定位。

4、病理性呼吸音有哪些?

第六章 消化系统检查(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消化机能检查的基本方法,理解常见病理变化现象,掌握消化系统病理变化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口、咽、食管与胃肠检查

教学难点:食管探诊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饮食状态的观察

1.饮食欲;2.采食和咀嚼;3.吞咽;4.反刍;5.嗳气;6.呕吐

第二节  口、咽与食管的检查

1.口腔检查;2.咽的检查;3.食管检查;

第三节  腹部及胃肠的检查

1.腹部视诊;2.腹部触诊;3.腹部听诊;4.反刍兽胃的检查

第四节  排粪动作及粪便的感观检查

1.排粪动作检查;2.粪便感官检查

本章习题要点:

1、口腔的内部检查内容有哪些?

2、反刍动物胃肠检查的方法和部位。

3、粪便感官检查的内容和病理改变?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泌尿生殖器官、排尿与尿液的感观检查方法,理解病理变化,掌握其临床诊断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尿液感观检查

教学难点:外生殖器官的检查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排尿动作及尿液的感观检查

1.排尿与排尿异常;2.尿样的采集和导尿管的应用

3.尿液的感官检查。

第二节  泌尿器官的检查

1.肾脏的检查;2.肾盂及输尿管的检查;3.膀胱检查;4.尿道检查

第三节  外生殖器官的检查

1.公畜;2.母畜;3.乳房的检查

本章习题要点:

1、动物排尿异常有哪些形式?

2、尿液感官检查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3、乳房检查的方法和操作要点有哪些?

第八章 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神经系统临床检查的主要内容,理解常见神经系统症状的含义,掌握病理变化的诊断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动障碍的检查

教学难点:瘫痪的检查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头颅和脊柱的检查

1.头颅检查;2.脊柱检查

第二节  运动障碍

1.挛痉;2.瘫痪

第三节  感觉障碍

1.一般感觉检查;2.特种感觉检查

第四节  反射活动检查

1.检查方法;2.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本章习题要点:

1、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2、反射活动如何检查,有什么病理变化和临床意义?

第九章 家禽临床检查特点(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家禽临床检查的特点,理解常见症状的变化,掌握家禽病理变化的诊断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系统检查及剖检诊断技术

教学难点:常见剖检变化特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家禽解剖生理概述

1.三大生理常数;2.器官解剖特征

第二节 病史调查

1.来源与病史;2.现病及其经过;3.环境卫生与防疫;4.饲养管理与生产性能

第三节  一般检查

1.运动和姿势;2.表被状态;3.营养状态;4.体温测定

第四节  系统检查

1.消化系统检查;2.呼吸系统检查;3.神经系统检查

第五节  家禽剖检诊断技术

1.剖检方法;2.常见禽病剖检变化特征

本章习题要点:

1、家禽剖检的方法和程序。

2、家禽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家禽临床检查的要点有哪些?

第十章 实验室检验概述(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实验室检查的注意事项,理解实验室检查的项目和应用范围,掌握实验室检查项目变化的诊断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标本的采取

教学难点:微生物病料的采取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取和抗凝剂

1.血液标本的采取;2.抗凝剂

第二节  血液标本变异因素的控制方法

1.空腹采血;2.防止气体逸散;3.防止分解;4.防止污染

5.防止溶血

第三节  尿液的采集和保存

1.采集方法;2.保存方法

第四节  粪便的收集与保存

1.收集方法;2.保存方法

第五节  毒物分析采样注意事项

1.动物样品;2.疑似毒物样品

第六节  微生物病料的采取、保存与送检

1.采样方法;2.保存方法;3.送检要求

本章习题要点:

1、各种动物采血的方法和操作要点有哪些?

2、尿液和粪便的保存方法。

3、微生物病料的采取、保存与送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X线概述(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基本了解X线诊断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防护措施。

(二)教学重点

X线检查方法与防护措施

(三)教学难点

动物不同部位X线投照条件的确定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X线的特性与防护

1. X线的特性;2. X线的防护

第二节  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1. 天然对比的应用;2. 人工对比的应用;3. 病理对比的应用

第三节  X线的检查方法

1. 透视检查;2. 摄影检查;3. 造影检查

第四节  X线诊断的原则与程序

1. X线诊断的原则;2. X线诊断的程序

本章习题要点

1. X线有哪些特性?

2. X线诊断的原则与程序是什么?

 

第十二章 建立诊断(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诊断的基本原则,理解建立诊断的基本方法,掌握建立诊断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诊断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症状、诊断及预后的概念和分类

1.疾病的症状及对症状的评价;2.疾病诊断的分类方法

3.疾病的预后

第二节  建立诊断的方法与步骤

1.建立诊断的方法;2.建立诊断的步骤

第三节  病历记录

1.病历的意义;2.填写病历的原则;3.病历的内容

本章习题要点:

1、如何建立正确的诊断方法?

2、示病症状、特殊症状、主要症状、前驱症状、一般症状预后的概念。

3、病历记录填写病历的原则和内容有哪些?

2)实验课时安排、每课时教学内容概述

实验项目一:  动物的接近与保定(2课时)

【要求】要求理解和掌握动物接近与保定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临床诊断过程中人畜安全。

【实验内容】()接近动物法  

()通用动物保定法:1.简易保定法2.柱栏内保定法

()一般临床诊断程序

【主要仪器设备】

1.实习动物 :牛1头,羊1只,猪1头,犬1只,猫1只。

2.实习器材 :耳夹子,鼻捻子,牛鼻钳子,长柄绳套各2件,细绳,扁绳各两条,捕犬钳一把。

3.病志用纸: 40张。

实验项目二:整体及一般检查(2课时)

【要求】掌握整体状态、被毛、皮肤、浅表淋巴结、眼结膜的检查方法及体温、脉搏、呼吸数的测定方法,了解其方法、正常与异常状态的判定标准。

【实验内容】

1.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2.全身状态的观察;3.被毛和皮肤的检查;4.眼结合膜的检查;5.浅表淋巴结的检查;6.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

【主要仪器设备】

1.实习动物 :牛1头、羊1只,猪1头及临床病例若干例。

2.实习器材 :体温计2支,水缸2个,秒表2只,穿刺针2支,注射器2支,马耳夹子,牛鼻钳子各1个。

3.药品:来苏尔消毒液

实验项目三 交易市场畜禽及其产品的观察与检验(2课时)

【要求】

掌握各种动物的健康状态及其产品的性质检验

【实验内容】

(一)交易市场畜禽的观察与检验

1.了解畜禽市场交易行情

2.观察与检验各种动物的健康状态,学习从群畜中发现异常现象。

(二)交易市场畜禽产品的观察与检验

1.肉品的观察与检验2.禽蛋的观察与检验3.皮毛的观察与检验

【主要仪器设备】

1.实习动物 :牛、羊、猪及家禽

实验项目四    系统检查(一)(3课时)

【要求】要求理解和掌握心脏的临床检查法,呼吸运动、呼出气体、鼻液、咳嗽的检查方法,了解其诊断意义。

【实验内容】

()心血管系统检查

1. 心脏的检查2. 脉管的检查   3. 动脉压测定

()呼吸系统检查

1. 呼吸运动的检查  2. 上呼吸道检查  3. 胸廓的视诊  4. 胸廓的触诊

5. 胸、肺叩诊  6. 胸、肺听诊

【主要仪器设备】

1.实习动物 :牛、羊、猪、犬和患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典型病例。

2.仪器和用具: 听诊器、叩诊器、额带反射镜、手电筒、小动物开口器和保定用具。

3.特殊仪器 :内窥镜、显微镜

实验项目五  系统检查(二)(3课时)

【要求】掌握检查方法,了解有关症状及异常变化。

【实验内容】

()消化系统检查

1.口腔的检查方法  2. 咽部的视诊和触诊  3. 食管的视诊、触诊

4. 腹部的视诊和触诊  5. 马胃、肠的听诊和叩诊 6. 反刍家畜胃的触诊、叩诊和听诊  7. 反刍、嗳气活动的观察。 8.直肠检查

()泌尿·神经系统检查

1.肾脏的检查  2. 膀胱及尿道检查  3. 外生殖器的检查  4. 乳腺的检查

5. 感觉机能检查 6. 反射机能检查 

【主要仪器设备】

1.实习动物 :牛、羊、猪、犬。

2.实习器材 :单手开口器、重型开口器、猪的开口器、胃管、听诊器、叩诊器、保定用具(耳夹子、鼻捻子及绳)、润滑剂(液体石蜡或其它油类)100ml量筒、腹腔穿刺套管针,毛剪、消毒液、蒸馏水、冰醋酸、试管、导尿管等。

 

实验项目六   给药方法(2课时)

【要求】了解和掌握注射器械的种类,注射器的安装和调试,临床常规注射方法,经口给药的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

(一)注射给药

1. 皮内注射法;2. 皮下注射法;3. 肌肉注射法;4. 静脉注射法;5. 腹腔注射法

(二)经口给药

1.口服;2.胃管投药

【主要仪器设备】

1、实习动物:牛1头,猪、犬、羊各1头(只)。

2、实习器材:各种规格和质地的注射器、注射针头。医用药棉,给药瓶,胃管等。

3、实习药品:润滑剂(石蜡油或凡士林)、0.1%新洁尔灭、75%乙醇、典酊、生理盐水。

实验项目七  家禽剖检诊断技术(2课时)

【要求】理解和掌握家禽剖检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家禽各种常见病的剖检

变化。

【实验内容】1. 剖检前准备  2. 剖检的程序和方法  3.注意事项

【主要仪器设备】

1. 实习动物:鸡、鸭、鹅各若干只

2. 实习器材:手术器械、剪刀、放大镜、瓷盘等。

3. 实习药品:0.1%新洁尔灭、75%乙醇、典酊等。

实验项目八  实验室血常规检验(2课时)

【要求】掌握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和临床诊断意义

【实验内容】

1. 红细胞计数  2. 白细胞计数  3.白细胞分类计数

【主要仪器设备】

1. 实习动物:牛、羊、猪、犬

2. 实习器材: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刻度吸管、注射器、试管、采血针头、剪毛剪等。

3. 实习药品:0.85%的氯化钠、2%的冰醋酸、瑞氏染色液、载玻片、盖玻片、0.1%新洁尔灭、75%乙醇、典酊等。

3-3课程预期受众的定位与目标

1)定位

本课程以服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企业生产为总体目标,主要面向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全日制本科生,以及函授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本科生开放,同时也面向养殖领域农业硕士,以及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管理、生产、推广等社会人士开放,服务于上述专业的其他高校、职校、技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

2)课程预期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任务是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动物医学和畜牧业生产的感性认知,使学生初步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检查方法、临床症状的识别以及如何辩证地综合各种症状建立诊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巩固本课程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从事兽医临床相关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具体来讲,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课堂讨论、答疑以及实践等教学环节,同时紧密结合国家执业技能鉴定考试的相关要求,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动物生产过程中的临床疾病诊断的一般方法,识别疾病,把握动物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并依据和利用这些规律科学地进行辩证诊断,有效生产。通过临床实践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职业素质。

本课程的服务目标是养殖业生产部门、畜牧行业管理部门、政府决策部门、畜禽产品消费者以及所有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社会人士等,为社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3-4相关教学资源储备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录像储备)

1)教学场地及条件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属于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其实习地点安徽科技学院附属兽医院是安徽省省级实习实训中心。优质的实习基地决定了兽医临床诊疗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此外,前期课程组通过积极努力与筹备,完成了部分硬件资源配置,如照相机(2012年购买)、多媒体功能实验室(2015年购置)、录像机(2016年购买)等,为制作共享网络资源奠定了较好的条件。

目前,本课程共有实验教学实验室二个(120平米),实验准备室一个(30平米),仪器室两个(120平米),拥有血常规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X光机、B超机等设备。这些条件满足了学生开展各个演示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项目的需要,还能满足毕业实习、动物生产实习、校外实习等多种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同时,在学校周边区域内还有多家实习基地,可为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校外实践条件,如蚌埠宠爱动物医院、蚌埠雪晗养猪场、蚌埠现代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固镇利民羊业有限公司、蚌埠争华羊业有限公司、蚌埠和平乳业集团蚂蚁山养殖场、凤阳大明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凤阳瑞祥猪场、凤阳润达种禽养殖有限公司等这些均能应用于实验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网络资源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下,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辅助和网络远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课程组老师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精心准备,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广泛联系畜牧生产企业,同时利用动物科学学院的动物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平台、省级卓越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等平台,本课程已经具备了较为齐全的课程教学网络资源,包括:1)课程简介、2)教师队伍(含兼职教师)、3)教学大纲、4)授课教案、5)专业习题、6)典型教学案例、7)实践/实验项目指导、8)教材与参考资料、9)电子教案、10)多媒体教学课件、11)部分授课录像、12)考核方法与成绩、13)学生评价等模块。这些共享资源是在充分融合国内外知名高校资源的特色,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而设立的。本课程的在建网站提供了国内几个主要重点农业院校的兽医临床诊断学精品课程链接,引导学生查阅最新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技动向。

3)教材和参考资料

本课程理论课教学使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主编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兽医临床诊断学》,该教材符合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能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优秀教材,同时也适合在动物科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中使用。通过近几年在我校本科学生中的使用,普遍反映该教材理论水平高,重点突出,实用性好,具有良好的先进性。教材中配套的实验教学部分详实可用,能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一定支撑。该教材内容翔实,通俗易懂。目前,我们正在努力与教材编委会加强联系,参与并主编了《兽医临床诊断学》一书,预计2018年春季投入使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包括新近出版的关于兽医临床诊断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4)课题研究资源

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校级重点学科的一个特色研究方向,本课程组成员均参与到了该团队中,与本课程密切相关,通过开展家畜、家禽特别是小动物疾病学临床诊断的研究和创新,可为教师课程教学、学生课外训练、学生创客实训等提供很好的实例素材,保障教学内容的前瞻性。目前该课程组主持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项目2项,安徽省重大教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项,安徽省科技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项,校级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项目5项。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定为进一步加强团队的科研与教学能力起到助推作用。

5)丰富的图书资源

学校图书馆有比较丰富的兽医临床诊断学方面的书籍和期刊,网络资料和纸质资料相互补充,仅《兽医临床诊断学》参考教材10余本。此外,课程组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购买了30多本原版铜版印刷的《兽医临床诊断学》相关的国外教学经典教材,大大地扩大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

6)丰富的人力资源

课程组教师在日常的学术交流会议上,认识到国内知名高校的兽医临床诊断学领域的专家、教授,在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同时,先后邀请兽医临床诊断学影像学、骨科学、实验室检查学等方面的专家给同学们上课,让学生也感受到学术交流的魅力。

 

 

4.评价反馈

4-1 自我评价(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影响力分析,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

1)主要特色

①课程组师资队伍职称、年龄、知识结构合理:本课程的主要授课教师由1位教授,3位副教授,1位高级实验师,讲师、兽医师、助教各1位。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人。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兽医临床诊断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效果突出。

②课程组研究方向特色明显:课程组负责人现为兽医临床教研室主任,2015年以来一直主持省级重大教研项目研究,具有6年的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经历,其带领的团队一直从事着兽医临床诊断学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工作,特别在畜禽应激方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很好的省内影响力,发表了多篇兽医临床诊断学方面的科研和教研论文。

③教学内容系统性好,先进性明显:本课程理论课教学使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国农业大学等农业高校单位主编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兽医临床诊断学》,该教材符合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能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优秀教材。在此基础上,辅助课程组的研究成果和国际进展,以及国内生产一线的大量应用技术,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校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④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根据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畜牧生产实践的联系,修订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加学生对兽医临床诊断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购置先进实用的教学仪器设备,满足了学生开展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毕业实习等多种实践性教学的需要。一方面强化实验教学,更新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畜牧业生产实际,另一方面,改革实验、实习、实践课程,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巩固了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⑤修订课程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内容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应用型高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以模块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模块和任务,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模块和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⑥建立齐全的课程教学资源:经过持续的课程建设,使本课程具备较为齐全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1)课程简介、2)教师队伍(含兼职教师)、3)教学大纲、4)授课教案、5)专业习题、6)典型教学案例、7)实践/实验项目指导、8)教材与参考资料、9)电子教案、10)多媒体教学课件、11)部分授课录像、12)考核方法与成绩、13)学生评价等,并不断更新。

2)影响力分析

①本课程受众范围广泛,既有在校学生,也有畜牧兽医从业者;既有全日制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和函授生;既有动物医学专业的,也有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的学生。

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和素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③通过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建设,特别是网站的建设,扩大的我校兽医临床诊断教学的知名度,校内校外的网站点击率不断攀升。

3)与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

①《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动物医学专业目标培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经过近今年的建设课程,本课程在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在安徽省处于领先水平,与国内一流农业高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可进一步提升其在国内的影响力,缩小、赶上最终超过国内同行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

②从课程组教师授课内容和水平分析,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养殖一线实践经验,科研方向特色明显,研究水平能紧跟国际研究现状,培养学生做到即“顶天”,又“立地”。课程组老师在授课时,以实践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深入认识临床诊断学的精髓。借鉴国外临床诊断学教学模式,以病例引发学生的诊断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国内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做的比较出色。

 

4-2 学生评价(如果本课程已经面向学生开设,填写学生的评价意见)

本课程根据学校的教学评价要求,每次授课结束后均进行了学生评价,根据历年评价情况,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4分以上,教学效果优秀。以下是部分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评价意见:

1)吴明明同学(2014动医1班)

我于20169月至20172月在动物科学学院听过贺绍君、丁祖怀老师给我们讲授《兽医临床诊断学》课。丁祖怀老师的课使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贺绍君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他讲课,语言生动,对内容的讲解熟练、透彻、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能及时反映新的发展成果,特别善于联系生产实际,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够恰当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他的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孙雪珊(2014级动检2班)

我是14级动检2班的学生,给我们上课《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是贺绍君老师,他上课风趣幽默,精神饱满,富有激情,讲课有感染力,对讲课内容非常熟悉,讲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重难点突出,并能结合大量的畜牧场案例进行讲解,实践性很强,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学习积极性高。另外, 贺老师上课期间与学生的互动性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都普遍反映不错。

3)徐光沛(2014动医2班)

我于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学习了陈会良老师上的《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程,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陈老师对每堂课都特别重视,课前准备充分,授课特别认真负责,严格管理课题纪律,教学内容特别丰富多彩,上课的案例也特别多,还能把他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研究前沿的知识说给我们听,讲课内容有很好的适当的深度和广度,重点突出,难点讲解清楚,多媒体手段配合板书,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好。

 

4-3 社会评价(如果本课程已经全部或部分向社会开放,请填写有关人员的评价)

1)校内专家(督导组)评价意见

经过课程组多年来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建设,得到了校内同行专家较高的评价。学校教务处和督导组通过多年来的随堂听课和信心反馈交流后,督导组专家普遍认为,该课程师资结构合理,教学团队稳定,教学和科研成果丰富,教学条件良好,教学特色明显,教辅资料齐全,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注重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挖掘实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效果好。在教学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学效果优良,深受学生欢迎,并已在校内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2)校外专家评价意见(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蒋书东副教授)

安徽科技学院开设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指导思想明确,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梯队合理,其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并能保持不断更新,体现了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上采取启发诱导式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注重实施因材施教,师生互动效果好;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重视实践环节;教学管理规范,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成果显著,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该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等丰富,是很好的网络资源,特色比较鲜明。

3)用人单位评价意见(蚌埠蚂蚁山奶牛场:唐义国场长)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贺绍君等老师开设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是按照应用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的,特别注重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积极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养殖一线生产技术紧密联系,能将生产中运用到的临床诊疗技术,并进行理论分析和生产效果分析,这种紧密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实际的教学内容非常好,注重与企业间的实际联系,体现了专业基础课程与应用型目标的有机结合,教学特色明显,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具有显著的作用。

根据在我奶牛场实习和工作的该校毕业生的内部上岗培训情况及实际工作表现,我认为安徽科技学院毕业生表现出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比较好,分配到岗位上能较快的适应环境,积极参与企业相关活动,表现了良好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深受我单位的欢迎。

 

 

 

 

 

 

 

 

 

 

 

 

 

 

 

 

 

 

 

 

 

 

 

 

 

 

5.技术支持

5-1

技术

负责

人情

 

李原

 

出生年月

1980.10

 

研究生

 

硕士

 

0550-6732361

专业技

术职务

中级

行 政

职 务

网络技术

部主任

 

 

单 位

安徽科技学院

E-mail

liy@ahstu.edu.cn

 

安徽凤阳东华路9

 

233100

主要工作经历

20057月,安徽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工作至今

5-2 技术支持队伍(包括脚本设计、摄像、编辑制作、英文字幕等)

姓名

年龄

单位(部门)

学科

分工

赵诗礼

46

教务处

教育技术

脚本设计

李原

35

网络与信息中心

计算机学科

网站建设与管理

李刚

32

宣传部

管理学科

素材制作与编辑

 

 

 

 

 

 

 

 

 

 

5-3技术条件

(学校拍摄视频场地及设备、后期制作设备等,以及以往视频课程制作经历。如果委托其他公司拍摄制作请填写其有关情况)

 

在前期制作网站、录制授课录像的技术和实践基础上,该课程的技术支持统一由学校网络与信息中心、宣传部共同负责提供。

 

 

 

 

 

 

6.建设措施(学校的支持政策与措施)

1)政策措施

安徽科技学院历来十分重视本科教学质量,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教学工作规范》(院教字[1999]32)2007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校教发[2007]104)。根据教育部等文件精神,学校及时发布了《安徽科技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以及精品课程的申报、建设、管理等做出了全面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持。具体包括:

①实行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制和主讲教师聘任制。负责人一般应具有教授、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职称,担任课程主讲,且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师德高尚。

②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精品课程”的课程必须在安徽科技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网站上运行,由教务处统一管理。

③年度检查。课程负责人每年应向教务处提交精品课程年度建设进展报告,其内容包括进展情况汇报、阶段成果、存在问题和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

④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精品课程评估体系,将课程立项、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

⑤对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课程,学校按每个项目1 万元的标准进行资助。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经费采用一次批准总金额、分2年核定拨付的办法。

2)学校的支持措施

2010 年以来,学校已先后评出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等,都严格按照政策文件的具体规定来实施管理。目前已形成人人关心课程建设,个个参与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的质量体现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学和学科团队建设良好氛围。

学校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学校按一定比例配套资助,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本课程提供后续建设,同时,学校将在教学团队建设、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等全面配套了多项政策措施,从而完善本课程的后续建设。

本课程所依托安徽科技学院动物医学国家级省级特色,可以在打造优秀团队、提升教学内涵、促进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为本课程的后续建设提供多种资源方面的强力支持。

 

 

7.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经校教学委员会评议审核,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讲解动物生产过程中临床疾病诊断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科学地进行临床辩证诊治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学校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为养殖类专业研究生开设,具有授课对象广,涉及面大的特点,特别在社会服务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影响力大,符合建设要求和条件,同意推荐。

 

 

 

 

 

 

 

 

(盖 章)       主任签字:

              

      

 

 

 

 

8.推荐单位意见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是面向该学院三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厚基础,强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组成员团队结构合理,研究水平高,有国际视野。课程教学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学生评价好,社会影响力广泛。项目符合学校建设发展需要,学校将按照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给予支持,特此推荐。

 

推 荐 单 位(公章)

推荐单位主管领导(签字)               

           

 

9. 评审意见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符合现代兽医临床诊疗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动物科学学院多个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同时具有很好的专业教学和服务功能。该课程建设条件良好,资源丰富,系统性好,符合申报条件,通过立项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发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同意推荐立项建设。

 

 

 

 

 

签章

 

 

      

 

 

 

Copyright (C) 2013 A 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2013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