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精品课程建设为我国人才需要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也为我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实践基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理清兽医临床诊断学精品课程在为内涵式发展时期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机制等内容方面可以提供哪些重要的支撑点。确立兽医临床诊断学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及运行机制。力争通过建设的兽医临床诊断学精品课程在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和建设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项目组开展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⑴ 创新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管理机制,为开创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新局面提供支撑点
根据兽医临床诊断学的特点,建立健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师教学的监督与评价制度,制定详细的兽医理论、实践、实习、实训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理顺教学管理工作运行制度,开创教学管理顺心、教师教学舒心、学生学习欢心的良好局面。
⑵差异化课堂教学构建,着力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为了使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培养的层次提高,以兽医临床诊断学精品课程为契机,以市场导向、企业需要和岗位职业能力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职业兴趣安排课时,在课堂学习时数和实践训练中均需要有所体现。以畜禽疫病防治的技术人员、畜禽养殖、饲料加工与营销、兽药生产与营销、动物生物制品等为方向,均需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兽医临床诊断教学。
⑶建立多种实习方式与理论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现代教育实践性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强化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的有机统一。注重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如临床诊疗技术大赛,丰富学生生活,弥补课堂的不足,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才干,增添了情趣。
⑷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体现现代教育的先进性、创新性
① 以病例为载体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典型的真实解决兽医临床实际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达到最终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体解决养殖生产过程中实际重大关键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一是以学生完成的任务过程应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的解决问题;二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碰到的各学科体系要能及时进行梳理,并最终整合到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来。
②教学方法上 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临床疑难问题探究式、临床技能项目式、临床病例案例式、医学理论研讨式、学生自主学习),或者运用小组讨论式、实验研究式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同一个问题。注重现代化教学方法 虚拟与仿真相结合。
③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应用视频、多媒体技术介绍兽医临床诊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的趋势,利用学院为临床诊疗配备的多媒体教室,将兽医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及时介绍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⑸加强特色、专项教材建设,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要为动物医学专业选择或者自己编写的有权威性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的教材。其次,要注重医学教材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为使学生把握所学专业的最新发展情况,选择的教材要体现鲜明时代感,能满足当前和今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知识的需要。加强多种形式的教材建设,大力引进配套教材、精品教材。
积极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教辅资料,开发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用主题素材库以及名师名课音像制品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动态、共享的课程教材资源库。要建立教材质量抽查制度,及时发布抽查结果,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把教材选用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⑹建立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体系及反馈机制,注重综合素质,反映社会需求
针对目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到考试不仅要检测知识点,更要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参与程度等。不同课程应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对学生的不同要求而采用不同考核方式,或综合应用几种不同的方式。
在评价主体上,兽医临床诊断学多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实践技能测试,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本项目培养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以社会需求为标准,突出用人(实习)单位评价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引入多个评价主题因素,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在评价中的作用,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价上内容不但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人文知识,还要加强实验课程成绩(包括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实验的综合成绩),课外网络专业知识收集与整理、课外专业活动参与度、实习实训能力方面的考察。特别要突出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社会声誉的评价。评价形式可以采用现场操作、答辩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改变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
在评价机制上特别注重反馈渠道畅通,整改明确而具体。打破过去只评价不整改的局面。成立专门的学生评价反馈中心,各评价主体根据评价内容和学生表现及时反馈到学生评价中心,由学生评价中心向学生反馈评价情况,督促学生进行整改,整改结果再由评价主体反馈到评价中心,如此循环,直到考核达标为止。
预期成果推广措施
(1)加大理论学习,把项目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案形成系统的材料,加深对成果的理解,创造较好的推广先决条件。
(2)深入交流,加强协作。项目成果形成后,项目组负责人或成员加大与其他课程、专业和院校的经验交流。通过加强交流,把成果的推广思路与其他省内高校统一起来,扩大其成果的实施面。
(3)节奏明确,逐步推广的方针。项目成果大体上按照试点推广阶段、培训推广阶段、大面积推广阶段等。前两个阶段主要是校内不同专业的推广。第三个阶段主要体现是省内共享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