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达物流实践基地申报书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

           (盖章)                   

         2016-2018年              

              郝世绵                   

          13866909249                

         787358274@qq.com           

         2015915日             

 

 

省教育厅

20157


 

 

 

1.“项目类别”填写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色专业、名师(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六类项目中的一类。

2.“项目名称”填写各类项目的具体名称。例如,申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别时,此项填写专业具体名称。申报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时,请填写具体类别,如卓越工程师或卓越医生。

3.“申报单位”如超过1个,可另加行填写,并分别加盖各申报单位公章。如以联盟名义申报,需写明牵头单位。

4.“建设周期”填写示例:2016年-2018年。

5.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6.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7.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项目负责人情况

姓    名

郝世绵

性别

出生年月

1976.06

最后学历

本科

高校

教龄

17

所在单位

管理学院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

职务

系主任

所从事

专业

物流管理

教学工作简历:

1998.7——至今    安徽科技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1999.9——2004.1  安徽财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进修班学习;

2014.9——2015.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内访问学者;

2007.9——至今    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工作。

 

主要教授课程:

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主要教授《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营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等多门理论课程,《物流运营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多门实训课程,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

 

教研室主任工作业绩:

担任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以来,与教研室教师一起矜矜业业,尽职尽责,锐意创新,强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一条主线、两个融合、三层对接、四个强化、五种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一定凸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如下:

2010年4月被确定为校级重点改革专业;

2010年获得校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先进专业称号;

2011年被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

2014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

1.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观的选择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2012jyxm414),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11月,皖教高[2012]14号;

2.我校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地方特色和CIS设计(GJ2012ZD08),安徽科技学院发展研究所,2012年9月,高教[2012]2号;

3.物流管理专业标准研制(x2012118),安徽科技学院,2013年4月,教字[2013]17号;

4.物流管理特色专业(Xj201104),安徽科技学院,2011年10月,教字[2011]17号;

5.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发展能力培训师(Xj201443),安徽科技学院,2015年1月,(教字〔2014〕27号)。

 

主要教学研究成果:

1.郝世绵.基于活动教学的课程微观结构设计,科学教育研究,2006.8;

2.郝世绵.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学与管理,2010.4;

3.郝世绵,朱礼龙,奚雷.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研究——以安徽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价值工程,2014.02;

4.郝世绵,朱礼龙,钟德仁,国海,余海兵. 四维权力结构和高等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机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教育教学获奖情况:

1.2013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排名第3;

2.2013年蚌埠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市级;

3.2012年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校级;

4.2013年安徽科技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先进个人,校级;

5.2012年安徽科技学院师德标兵,校级;

6.2011-2012年安徽科技学院优秀教师,校级;

7.2011年安徽科技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校级。

 

二、项目主要成员情况

姓 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

职务

工作

单位

主要教育研究领域

主要承担

工作

郭  亮

53

教授

教务处

处长

安徽科技学院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戚邦华

52

副教授

基地管理处处长

安徽科技学院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体系

基地管理

 

李再旺

 

50

 

 

董事长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

顾有方

51

教授

管理学院院长

安徽科技学院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机制

赵伟峰

44

副教授

管理学院副院长

安徽科技学院

校企合作机制

实践教学管理

张德化

42

教授

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安徽科技学院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体系

校外实践教学管理

钟德仁

41

副教授

教研科

科长

安徽科技学院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张国宝

36

副教授

经管实验实训中心主任

安徽科技学院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体系

校内实践教学管理

韩飞

38

 

副总经理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经营部门

运作流程

物流运营管理

彭秀辉

36

 

人力资源总监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物流行业的人事招聘、培训及晋升机制

基地管理

朱礼龙

45

教授

 

安徽科技学院

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供应链管理

实践教学

奚雷

35

讲师

 

安徽科技学院

物流管理应用型课程建设

物流管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赵瑾

33

讲师

 

安徽科技学院

物流管理应用型课程建设

运输与配送

实践教学

叶向阳

44

讲师

 

安徽科技学院

物流管理应用型课程建设

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

邓慧娴

31

助教

 

安徽科技学院

物流管理应用型课程建设

采购与仓储实践教学

王成付

27

助教

 

安徽科技学院

物流管理应用型课程建设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汪伟忠

27

助教

 

安徽科技学院

物流管理应用型课程建设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金许野

26

 

大区总经理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

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

吴海亮

27

 

大区总经理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

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

程国信

34

 

运营管理中心主任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枢纽、转运、加盟管理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朱龙文

36

 

经营管理中心主任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门店管理

物流企业认知

实训

高登锋

32

 

品质管理中心主任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运营质量管理

物流运营管理实践教学

李鸿

35

 

采购中心主任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采购与仓储管理

采购与仓储实践教学

魏辉辉

32

 

车辆管理中心主任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运输与配送管理

运输与配送实践教学


三、项目建设基础

(一)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5月,注册资金12800万人民币,采用直营+加盟+专线合作+落地配送的全新模式,全力打造覆盖长三角区域的零担物流快速配送服务网络,以实现提供“次日达”、“门到门”电商定制一站式优质服务为目标,在业务流程建设、标准化运作、个性化服务各方面,紧紧围绕时效、安全、可靠性等物流服务核心要素,力求做精做细做优;同时创新模式,变革管理,打造城际零担物流品牌化经营新标杆。

截至2015年,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业务长三角区域全覆盖,营业网点300余家,其中转运、分拨中心123家;自有营运车辆1000余辆;员工数3000余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超过60%。大达物流现已构建覆盖长三角全区域的零担物流快速配送网络,为客户提供次日达门到门电商定制一站式服务目前,大达物流正雄姿勃勃走出长三角,正式进军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着手构建全国网络并且,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产业前沿的上海张江高科园区正式挂牌“大达物流上海研发中心”大达物流第一款互联网移动应用产品——“大达旺旺”APP正式上线发布。

表1  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序号

主要业务项目

主要特色

1

袋鼠快线

全程高速、GPS全球定位系统、定点发车、准时到达

2

电商定制服务

通过阿里巴巴等国内各大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下单、订单管理、价格查询、网点查询等操作

3

区域次日达

提供相应区域内“次日达”、“门到门”的一站式零担物流服务

4

城际直通车

两个城市之间,不经过其他外场进行分拨中转的运输线路

5

大达旺旺

云物流智能平台,实现物流公司、物流专线、货代公司、司机、普通货主等资源共享

(二)管理学院基本情况

管理学院是1978年在安徽农学院淮北分院农经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8年8月成立农牧业经济管理系,1995年6月更名为贸易经济系,2004年12月更名为管理学院,2009年5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7月校内机构调整,将原经济管理学院作了划分,设立新的管理学院。

学院现设有物流系、营销系、管理系、经管综合实验实训中心等四个基层教学组织;有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校生1426人。

学院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兼职教师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31人,占97%;高级职称教师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占54.5%;双能型教师27人,占77%。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教坛新秀2人,校青年教师培训师1人,校师德标兵2人,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6人,校教坛新秀2人,中国市场营销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等学术研究会高级会员或理事10余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

学院依托农业经济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两大学科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学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大规模在线示范课程(NOOC)1门,校级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课程4门。2011年以来,获批省级教研重大项目3项,省级教研重点项目5项,省级教研一般项目4项。2008年以来,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8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发表二类及以上学术论文55篇,出版专著3部。

经管实验实训中心现有使用面积600㎡,建有352台件设备,软硬件设备总值200万元。中心现有实验工作人员27位,其中实验技术人员2位,实验教师25位。实验队伍中高级职称8位,占全部实验人员的比率为29.6%;中级职称16位,占全部实验人员的比率为59.3%;初级职称3位,占全部实验人员的比率为11.1%。设商务模拟实验室、企管模拟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经管综合实训室、金融证券实验室等五个分室,主要以计算机和相关教学软硬件设备为基本配置,服务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实验、实习、实训等课程,搭建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训)教学平台。配备的主要教学软件有 “物流仿真软件”、“模拟企业实训ERP软件”、“物流管理模拟教学软件”、“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企业经营物理及电子沙盘系统”、“市场营销模拟系统软件”、、“国际贸易软件”、“国际结算软件”、“仓储管理模拟教学系统”、“网络营销实训”、“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单证版)”等18套软件,基本满足学生校内实验实训需要。

学院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各专业均构建了“1.5+1.5+1”的能力递进式“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第一阶段为一年半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阶段,第二阶段为一年半的岗位模拟和运营深化教育阶段,第三阶段为一年的专业综合提升阶段。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完善培养制度,突出技能考核;通过改革学业评价方法,建立应用型人才综合评价系统;通过明确教学管理决策体系、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体系等各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建立与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基层,适应一线管理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强调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近年来,学院认真做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学院涌现出王中华、桂金根、秦成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在“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竞赛”总决赛、2007年以来各次的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节目《我爱发明》、建行“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安徽省“科大迅飞”杯大学生职业规划总决赛、安徽省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大型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三)合作基础

管理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与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于2012年,合作时间已达4年,并开办了三期大达物流班,合作效果很好

 

 

 

 

 

 

 

 

 

 

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实训课程包括课程实训、轮岗实训、顶岗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训等。基地实施“三阶段”校企合作全程参与式管理,即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实训教学大纲,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共同进行实践考核等。

表2  大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任务及人员安排

校企合作过程

校企合作内容

校内主要负责人

大达主要负责人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体系、

赵伟峰

韩飞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采购与仓储、运输与配送、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训

郝世绵

彭秀辉

课程实训现场指导

采购与仓储、运输与配送、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训

朱礼龙、奚雷、叶向阳、赵瑾、邓慧娴、王成付

程国信、朱龙文、高登锋、李鸿、魏辉辉

实践课程教学考核

采购与仓储、运输与配送、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训

朱礼龙、奚雷、叶向阳、赵瑾、邓慧娴、王成付

程国信、朱龙文、高登锋、李鸿、魏辉辉

大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采用“1+1”培训模式,即由经理或主管一对一辅导,一对一培训,并每日上报经营学习内容及成效,公司人事培训部不定时对学员进行抽查,将培训工作落在实处。袋鼠计划、经理培训、高级经理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加快了员工的晋升速度,且经营、运营、职能部门,可根据学员的表现及考核进行跨部门选拔。不仅是快速的晋升机会,更多的则是学习机会,直营+加盟+专线合作+落地配送的全新模式,有助于学生在体验物流一线工作的同时,深入了解到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3种主要经营模式, “大达旺旺APP”,将线下密布的网点与线上海量的货物信息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对互联网+物流模式的认知、体验和实践。

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不仅承担了综合实训的任务,学生在实训中提高了对物流企业的认知,提高了物流运营以及管理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为毕业论文(设计)奠定了基础。2013界到2015界的毕业生中有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来自于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表3   大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毕业论文真题真做一览表

学生姓名

毕业界别

毕业论文选题

指导教师

张金龙

2014

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研究---以大达物流公司为例

盛先友

朱国旭

2014

网络化零担物流公司竞争力及前景分析——以大达物流为例

杨萍

胡茂青

2014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配送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叶向阳

王秋寒

2014

江苏大达物流运营体系问题研究

张红军

郑亮

2014

江苏大达物流差错问题研究

张红军

刘明瀚

2014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配送优化问题研究

朱礼龙

覃永军

2014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仓储管理问题研究

朱礼龙

陈飞飞

2015

多目标约束下的物流网络节点优化——以大达物流公司为例

郝世绵

郭干

2015

物流成本控制研究——以大达物流成本控制为例

邓慧娴

徐敏

2015

零担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基于大达物流公司的研究

邓慧娴

盛宗庆

2015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公司物流系统分析及改进措施

盛先友

魏文

2015

大达物流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谢卫华

王娜

2015

大达物流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

赵瑾

葛成成

2015

大达物流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

赵瑾

魏少兵

2015

物流企业库存管理优化策略研究——以大达物流企业为例

郑谦

姜伟

2015

大达物流有限公司市场竞争力研究

朱礼龙

汤远露

2015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配送管理问题研究

朱礼龙

王玉霞

2015

心理契约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问题研究——以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为例

朱礼龙

学生在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经过“三阶段”培训过后,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有长足进步,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学生的就业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表4  物流管理专业近三年初次就业率与当年国家、省、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对照表

    就业率

年度

全国总就业率(%)

全省总就业率(%)

物流管理专业初次就业率

毕业生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2012

77.8%

89.63%

87

87

95.8%

2013

71.9%

88.71%

61

61

96.5%

2014

70.0%

89.58%

55

55

97.3%

部分学生表现突出,实习期间就被大达物流公司录用,并升值提薪。目前已有多名学生被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提拔为中高层管理干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表5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大达物流公司任职情况

姓名

性别

部门

职务

毕业界别

金许野

深圳大区

大区总经理

2013

吴海亮

徐州大区

大区总经理

2013

檀青青

滁州派送中心

见习经理

2014届

王万里

常州集中接送货中心

派送专员

2014届

胡茂青

常州新北区龙虎塘镇营业部

分公司经理

2014届

肖勇

南京江宁区宝湾物流园营业部

分公司经理

2014届

卢馏

宁波慈溪新浦镇营业部

分公司经理

2014届

褚丹

上海闵行区七宝镇营业部

见习经理

2014届

潘兴刚

上海莘庄集中接送货中心

开单专员

2014届

谢刚

富阳派送中心

物流专员

2014届

苏根芝

金华义乌城西街道营业部

分公司经理

2014届

张琴

温州集中接送货中心

派送主管

2015届

郭妍

无锡锡山区东亭镇营业部

物流专员

2015届

王娜

高邮派送中心

业务主管

2015届

李娜

镇江集中接送货中心

开单专员

2015届

李丁

采购中心

采购专员

2015届

姜伟

海宁派送中心

见习经理

2015届

岳真真

南京江宁区湖熟街道营业部

物流专员

2015届

张月

泰州派送中心

物流专员

2015届

葛苗苗

宁波慈溪桥头镇营业部

物流专员

2015届

江昊

上海浦西集中接送货中心

开单专员

2015届

宋祖德

上海奉贤区奉城镇营业部

业务主管

2015届

董瑞

上海周浦派送中心

物流专员

2015届

魏文

苏州望亭枢纽中心

统计员

2015届

张凡

金华派送中心

物流专员

2015届

钟景文

苏州吴江区汾湖镇营业部

物流专员

2016届

陈珍芳

金华东阳白云街道营业部

物流专员

2016届

 

 

四、项目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总体建设目标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深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模式,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基地校企双方师资建设,共同开发实践教学教材,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通过2-3年的建设期,将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师能力培养基地、人才培训基地、教育教学改革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完善和发挥基地的作用,创新校企合作新机制。

(二)阶段目标

1.基地软硬件建设计划目标:建设涵盖完整的现代物流企业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实践实训教育基地,能够适应与现代物流企业运营活动有关的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实践实训教学。

2.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计划目标:理论教学实训化、课程实训综合化、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逐步形成课程实训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创新创业实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

3.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计划目标:提高学生在实践实训教育中的主动性和自驱性。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综合性、开放性的教育教学项目比例,更多发挥企业主导作用。

4.基地管理成果推广计划目标:通过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的建设运营以及对外开放,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培养水平。通过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管理和运营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校企双方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深化改革理顺思路,构建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

2.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基地校企双方师资建设,共同开发实践教学教材,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

(四)预期成果(需包括学生受益情况)

1.完善基地运行机制:通过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运营的不断总结,构建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以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和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加强合作的规章制度、运行管理、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健全合作新机制。

2.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规范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多样化,改进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以及开放,显著促进本校和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推广基地合作育人的成果。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校企的人才、科技、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基地建设。

 

五、建设内容

(一)组织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共建管理委员会组成如下:

主任委员:  韦文联  

副主任委员:顾有方  韩飞

委      员:郭  亮  戚邦华  赵伟峰  张德化  郝世绵  

张国宝  王秋寒 程国信  朱龙文  高登锋  

李  鸿  魏辉辉 朱礼龙  奚  雷  

基地日常运行负责人:韩飞  郝世绵

(二)管理办法

第一、校企双方经协商成立了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作为基地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最高机构。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下分设企业和学校两个工作组,配备和安排政治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具体负责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的运行与管理各自承担企业和学校的相应工作任务。

第二、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需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考核,专业技术指导人员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任务接受后要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准备,协助指导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实践教学结束后,应对参加实习的学生签写考核意见。

第三、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专业技术指导人员的培养、推荐、选拔、考核和管理,把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及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归入个人业务档案,并作为晋级、晋职的重要考核内容。

第四、学生实习期间应遵守教学实习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管理,爱护劳动工具、仪器设备,注意安全,尊重基层干部和工人,加强与基地职工的团结和联系。

(三)师资队伍

在实践基地建设期间,将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队伍,建立一支学历、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合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过硬的实践教学队伍。

1.师资队伍情况

6  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校内指导教师

序号

姓名

学位

技术

职称

指导课程

备注

1

赵伟峰

硕士

副教授

物流管理企业认知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管理学院副院长,安徽科技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2

张德化

硕士

教授

物流管理企业认知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安徽科技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3

朱礼龙

博士

教授

物流运营模拟实训、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科技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4

郝世绵

硕士

教授

物流运营模拟实训、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物流管理系主任,安徽科技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5

张国宝

硕士

副教授

物流专业创新创业实训、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经管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安徽科技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6

奚雷

博士

讲师

物流专业创新创业实训、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安徽科技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7

叶向阳

硕士

讲师

运输与配送、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学校精品课程参与人

8

赵瑾

硕士

讲师

运输与配送、、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学校精品课程参与人

9

邓慧娴

学士

副教授

采购与仓储、、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学校精品课程参与人

10

王成付

硕士

副教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学校精品课程参与人

11

汪伟忠

硕士

教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学校精品课程参与人

大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采用“1+1”培训模式,即由经理或主管一对一辅导,一对一培训。参与培训指导的人员达到100多人。

7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部分指导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和部门 

职务 

培训内容 

1

韩飞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企业文化与个人成长

2

彭秀辉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

总监

企业规章制度与个人规范管理

3

程国信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

主管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

4

朱龙文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中心

主管

物流企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

5

高登锋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品质管理中心

主管

物流运营管理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

6

李鸿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采购中心

主管

采购与仓储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

7

魏辉辉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车辆管理中心

主管

运输与配送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

8

王秋寒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

副总监

物流企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

9

姜伟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海宁派送中心

经理

物流运营管理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

 

2.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采取柔性引进或智力引进的方式,从社会上和产业部门中聘任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畜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或兼职讲师。兼职教授/讲师以兼课或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把动物生产实例、生产技术、企业文化带到校园、带进课堂、传授给教师,并与专业教师深层次合作,结合理论模块进行相关实训。

其次,建立教师深入企业的有效机制,加强教师畜牧生产实践能力的锻炼。选派青年教师深入本地优秀骨干畜牧生产企业进行学习和工作,获取畜牧生产技术经验,构建“双能型”保障系统。实施“两进、一培”(教师进企业、进基地,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制度,强化教师技能训练。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具有企业挂职经历的教师在专职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达到100%。

再次,在企业中培养一支“能说、会做”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企业的技术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特别在技能操作方面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往往有着过硬的操作技能,但在怎样教好学生方面,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方法,不单要会“做”,而且还要会“说”。因此,学校重点针对企业培养一批企业中能负责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实训的实践指导教师,教给他们培养学生、考核学生的方法。

(四)实践条件

1.企业现有实践教学条件

硬件环境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达物流),成立于2012年5月,注册资金12800万人民币,以专业化、标准化、网络化为特点,采用直营+加盟+专线合作+落地配送的全新模式,专注服务于中小物流商,为其在零担、整车运输及末端配送,提供安全、快捷、经济的优质服务,是一家开放、共享、创新的平台型物流企业。 2015年5月18日,随着珠三角、京津冀服务网络的建成使用,大达物流业已完成了中国南北经济带物流配送的全线贯通。截至2015年5月,已实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网络全覆盖,直营网点300家,并在苏州、上海、南京、合肥、宁波、杭州、淮安、南通、北京、广州等重要城市设有大型现代化分拨转运中心。认证加盟网点近100家,签署合作专线30余家,现有一级枢纽11个,二级枢纽40个,自有末端服务车辆1000余辆,员工20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占60%。

2013年6月20日,在长春召开的2013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暨物流企业CIO峰会上,荣获2013年物流信息化优秀应用企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大达物流颁奖。2014年“长三角零担货物快速分流配送网项目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审批,被列为江苏省商贸物流建设项目。 2014年04月08日大达物流枢纽中心入驻全国第二家智能物流平台常州恒耐物流园”2014年5月大达物流与安徽科技学院联合举办第一届校企合作班,联合培养企业人才,助力企业发展。

软件环境

大达物流业务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为大达特快、大达快车,其中大达特快为主要业务,且是优势业务。大达物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坚持自有自建,所有系统均根据公司的实际业务与市场相结合,业务系统为盘古系统,办公系统为OA系统,另有人事管理系统、物料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2015年随着物流市场中“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公司在上海张江高科自主研发“大达旺旺—APP”,并于5月份正式上线发布。

2.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校企双方将在安徽科技学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双方共同制定的大学生企业学习培养方案,依据评估标准,在现有条件基础上保持优势,强化特色,完善不足,补齐缺项。将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第一、继续加强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的教学硬件建设,以及教学所需的相关技术体系的更新,提高基地的年均人才培养能力。

第二、加强基地的环境、安全和管理软件建设,提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真正将基地建设成教学、生产和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育基地,以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

(五)实践形式

根据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按照能力递进的原则,我们设计了课程实训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创新创业实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实训学习平台,合理安排物流企业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践、专业综合轮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物流专业创新创业实训等实践环节。

第一,理实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实训

专业核心课《采购与仓储》和《运输与配送》采用理实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根据物流行业岗位要求,将岗位技术标准引进课程,让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物流企业运营各环节里“做中学、学中做”,培养与行业要求相适应的技能人才。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共同进行现场指导,共同制定教学考核办法,共同强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二,注重流程,全程参与的企业轮岗实训

学生在校内学完有关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后,第7学期则进行为期18周的企业轮岗实习。轮岗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各项技能操作,以提高动手能力。实习的具体操作是学生到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后,按照企业的技术岗位分成若干个小组,如门店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车辆管理、派送管理、运营管理、品质管理、信息管理等,学生每个岗位实习1-2周,由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1+1”的指导学生,一般情况下每个技术人员培养1-2名学生。每个岗位实习后对学生相关的基本技能考核并打分,各个岗位的考核由学生任选三个以上项目作为必考项目。实习、实训结束后再综合各岗位的分数平均,即得到每位学生的综合考核得分。学生实习结束回校后要进行实习总结,并上交实习报告。

三,强化专项,提升一技之长的顶岗实训

8学期根据企业运营的需要与学生自己的爱好需求双向选择学生进入企业担某一个岗位的工作。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由学院和企业共同指导,为学生解决物流运营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学生在已进行过18轮岗实习的基础上,再经过为期8的顶岗实习磨练后,能很好地掌握物流企业岗位要求主要技能并且能够独立胜任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

四,个性发展,紧跟前沿的创新创业实训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学生除了在校内进行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实践培训以外,还将创新创业课程直接开在企业,利用行业的创新发展和企业的创新创业需求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前物流行业在最后一公里的终端物流、贯通全程的信息化物流、影响环境的绿色物流、面向农村的冷链物流、走向世界的国际物流等领域都有诸多的创新热点;而正遇发展期的我国物流企业也面临着市场开拓,门店增多,网点布局的创业难题,物流企业创新创业的需求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将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六)实践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是根据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职业认知规律上来看,学生的实践内容由岗位认知到岗位核心技能、职业能力、创业能力。这些能力的掌握具体通过专业课程的单项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来完成。

通过实践和系统化训练,基本掌握物流营销、物流采购与仓储、物流运输与配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并具备合理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表8  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实践课程

序号

项目

周数

执行时间

主要培养内容

1

物流企业认知实习

1

1学年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全面认知

2

物流运营模拟实训

1

2学年

物流企业运营流程实践模拟

3

采购与仓储

1

3学年

采购与仓储主要技能实训

4

运输与配送

1

3学年

运输与配送主要技能实训

5

专业综合实习

18

4学年

物流企业运营主要环节技能实训

6

毕业实习

8

4学年

物流企业岗位专项技能实训

7

专业创新创业实训

2

4学年

物流业创新创业实训

8

毕业论文(设计)

6

4学年

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真题真做

合计

 

36

 

 

7)接纳学生的数量

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可以接纳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每年,可接纳实习实训学生300人次以上

表9  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接待大学生学习条件表

序号

学习岗位名称

接待专业

年接待

人数

导师人数

校内

企业

1

门店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100

5

50

2

仓储中心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30

2

15

3

采购中心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30

2

15

4

车辆中心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30

2

15

5

派送中心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30

2

15

6

运营中心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30

2

15

7

品质中心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30

2

15

8

信息中心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30

2

15

 

合计

 

310

19

155

 

 

 

六、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20159-12

1.与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签定联合人才培养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2.成立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共建管理委员会调研国内同类型高校相关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3.制定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建设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61-20186

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和合作育人体系。

2.加强实践教学和合作育人的规章制度、运行管理、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合作育人新机制。

3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规范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多样化,改进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总结阶段:20187-201812

1.进一步推进实践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

2通过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以及向其他高校的开放,全面总结并推广校企合作成果与经验。

3.整理和汇总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教育基地建设相关材料。

4.完成项目的结题和验收工作,积极组织申报教学成果奖。

 

七、经费概算

(一)资金来源:

安徽省教育厅:5万元

(二)资金运用:

 

 

支出科目

金额(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使用年度

教研业务费

16000

用于调研、材料的检索、申报、打印等。

2016.01-2016.12

项目实施费

60000

主要包括青年教师教育、培训、质量监控等相关费用。

2017.01-2018.06

会务费

10000

用于参加交流培训费用、车旅费等

2018.01-2018.12

成果形成与应用

14000

用于材料收集、整理、分析与应用等。

2018.07-2018.12

合计

100000

 

 

 

 

八、政策保障

近年来,学校根据“建设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结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以重点学科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全面启动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实施。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有力保证专业综合改革目标实现。

(一)制度保障

学校陆续出台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文件。在不断完善常规教学管理文件基础上,制定了《安徽科技学院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安徽科技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安徽科技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科技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专项经费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重点学科以及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教学副院长担任组长,教务处长、各二级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任成员组成;同时组织制定专门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从学科发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具体验收办法,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强过程监控,严把质量观。学校对学科专业建设建立严格的项目管理和评估体系。定期聘请同行专家对专业建设评估,听取主持人汇报,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对工作突出、建设成果显著的项目予以奖励;对建设无明显效果的项目,采取限期整改、停止经费投入、中止项目等措施,有力保证质量过程有条不紊开展。

(三)经费保障

学校积极开展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为5年,学校对其提供经费支持,建成后视具体情况另行按年度拨付维护升级费。对建设突出特色专业学校帮助其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成功后学校将按省级1:1配套予以财力支持。

九、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有很好的基地建设基础,建设目标明确,建设计划详实,基地运行方案切实可行,该项目组成员由学校和教学基地多位专家、教授组成,结构合理,能够很好的保证项目的完成,同意推荐申报省级立项项目。

 

 

 

 

 

 

 

(盖 章)     主任签字:

 

          年      

 

十、申报单位意见

该项目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基础良好,有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办法,建设目标明确,建设内容切实可行,根据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同意推荐申报省级立项。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十一、联合申报单位意见

我公司自2011年与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合作办学,开办了“大达管理班”,在实习基地建设、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授课、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咨询与诊断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合作。在合作中安徽科技学院老师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和学生们“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精神为我公司所欣赏。目前,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资源条件整合等方面都已取得较好效果,“一条主线、两个融合、三层对接、四个强化、五种能力” 人才培养特色凸显。我公司同意与该专业联合申报安徽科技学院大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校企合作打造典型案例而努力。

 

签章

                      年   月   

十二、省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

 

一、2015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校企合作情况

三、教学成果奖励情况

四、教学科研合作项目一览表

五、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一览表

六、毕业生在大达物流公司任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