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及答案
简述题(每题5分) 1.简述物流合理化的内在根据和基本含义。 物流活动中各种成本之间经常存在着彼此的关系,物流合理化的基本思想就是“均衡”思想,从物流总成本的角度权衡得失,不求极限,但求均衡,均衡造就合理。做到不仅注意局部的变化,更注意整体的平衡。这样的物流管理对于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取得才是最有效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最根本指导原则是保证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实现。所谓物流合理化,就是对物流设备的配置和物流活动的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它具体表现在兼顾成本与服务上。物流成本是物流系统为提供物流服务所投入的活动物化劳动的体现,物流服务是物流系统投人后的产出。合理化是指投人和产出的合理化以及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可以接受的物流服务,或以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企业物流通常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因此企业物流合理化是针对这三个方面。物流合理化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它是对物流设备配制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 2.简述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 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表现在:(1)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现代物流市基于企业经营战略基础上从顾客服务目标的设定开始,进而追求顾客服务差别化的战略,在现代物流管理中,顾客服务的设定优先于其他各项活动。(2)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现代物流管理不仅是单阶段的销售物流,而是一种整体的销售活动,是将销售渠道的各个参与者结合起来,来保证销售物流行为的合理化。(3)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企业物流是从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到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的物的运动等各种活动,而且包括将各企业各部门和部门有效的结合起来,以发挥综合效益。(4)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现代物流不仅重视效率方面的因素,更强调的视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效果,从成果的角度来看,有些活动虽然使成本上升,但如果它能有利于整个企业战略的实现,那么这种物流活动仍然使可取的。(5)以信息为中心。现代物流观念认为物流活动使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这种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没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的支撑,面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经销使无法实现的。 3.ABC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基本方法,简述库存ABC分类的管理准则。 (1)A类库存。A类物资在品种上数量上径占15%左右,应该降低A类库存的消耗量。除了应该降低A类库存的消耗量(或增加其销售额),而且还要在保障供给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它们的库存额,减少占用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措施是勤进货,勤发货,与用户勤联系,了解需求的动向,使安全库存量尽可能减少,与供货商密切联系。(2)C类库存。C类库存存品种数众多,而所占有的消耗金额却甚少。对C类课程不应投入过多的管理力量,多储备一些不会增加多少占用金额。至于长期不发生消耗的物品,已不属于C类,而应视作积压库存。这部扩大。(3)B类库存。B类课程管理方法也介乎A,C库存管理方法之间,采用通常的方法管理,或称常规方法管理。(4)企业在实施ABC分类管理法时,还必须注意单价的影响和库存品种的重要性问题。一般单价很高的库存品种,在管理上要比单价低的品种更严格。 4.从物流系统的总体要求角度,简述选择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1)服务可靠性,可靠性通常与正常服务水平的偏差来衡量。(2)运送速度,时客户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3)服务频率。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两地之间往返的次数,承运人提供的服务频率依赖于运托人在两地间的服务要求量。(4)服务可得。服务可得性是指特定服务得地理区域,反应了各种运输方式得可接近性和可达性。(5)服务能力。是指处理异型、重制、易碎、液态、易燃、易暴、易腐或易受污染得货物得能力,它反应了各运输方式提供特种运输服务得能力。 5.简述物流规划的基本约束因素。 (1)需求。不仅需求的水平极大地影响着物流网络的规模,而且需求的地理分布也决定着物流网络的结构、层次。(2)客户服务。客户服务包括库存可得率、送货速度、订单履行的速度和准确性等等。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环境的变化,原来确定的客户服务目标的前提和依据就会发生变化,物流服务水平就要符合新的计划前提,这时企业通常就需要重新制定物流战略。(3)产品特征。物流成本受产品的特征影响很大,产品的重量、数量、体积、价值和市场风险等特征发生较大的变化时,重新规划物流系统就可能是必须的。(4)物流成本。企业实物供给、分销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往往决定着物流系统重新规划的频率。(5)定价策略。定价政策决定了买方/卖方是否承担某些物流活动的责任,也影响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和分销渠道内运输责任的划分。 6.简述物流作业成本管理含义及过程。 物流作业成本管理是通过作业管理对所有作业进行动态反映,自始至终追踪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全过程。一方面通过物流成本核算系统把资源的消耗和作业联系起来,进而把作业和产品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把物流内部一系列作业提供给客户的价值和企业的收入联系起来。物流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个明细的信息系统,通过对作业追踪,进行动态反映,可以为旨在改进物流作业活动而进行的作业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 物流作业成本控制以物流作业成本分析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其主要过程是:(1)确认作业的增值性,是指辨别作业是增值作业还是增值作业,增值作业是那些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作业,它们是企业成功的关键。(2)作业重构,是从作业层次上重新设计组织的各项工作,由于作业是组织的各个基本活动,所以重构作业,也即重构了组织,重构了物流系统。(3)作业重构后,企业建立起了一个强化增值作业的“该是如何”的模型,但是一个增值作业本身并不意味着它就能高效率地工作并产生高效益,所以,还须对增值作业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最先进的物流系统为基准,争取达到或超过它。(4)绩效评估,主要目的就是使物流作业不断地改进,要想使物流作业持续不断地改进,就必须不断地衡量增值作业和那些使物流成本增加的关键因素,监测作业的完成,衡量作业的效果。 7.简述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 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领域,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领域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物流总 体构成、物流与杜会之间的关系及在社会中的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微观物流是制消赞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在整个物流活动之中的—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子微观物流:针对某—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均屈微观物流。微观物流的特点是具休性和局部性。微观物流是更贴近具体企业的物流,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也指物流全体,从总体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一个环节来看物流。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的联系表现在;宏观物流为微观物流的计划管理提供基础和环境,微观物流管理的对宏观物流的发展形成需求。 8.1954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26次波士顿流通会议上,鲍尔·D·康柏斯发表了题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对于他的结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试分析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1)营销所注重的是将产品或服务置于便利的分销渠道以加速交换过程,以创造产品的“占有”价值。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主张要识别顾客的具体需求,然后把可利用资源集中起来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以期对那些需求作出反应,当所有与作业有关的活动都致力于满足顾 客期望时,将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成功机会。企业物流能力只有适合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才有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可能。市场营销管理的要求决定了物流系统中必要的功能和物流服务的目标,同时,市场营销的策略义成为物流成本变动的直接诱因。因此,市场营销管理应承担物流系统设计和运行成本的直接责任。 (2)物流关注的是那些赋予产品或服务以时间和空间价值的活动,是要广泛地满足顾客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的过程。物流可以影响顾客适时、适地的消费需求,并使其他有关活动得到今人满意的履行。因此,物流的产出就是顾客服务。物流对顾客的影响不足消极的,物流服务是吸引顾客的一种有效方法,它重视与时间、地点有关的绩效。物流的绩效足各种营销战略的综合组成部分为不实现时间和地点上的需耍,就不可能发生所有权转移。物流管理的改善能增加交易过程的价值,特别是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不仅使顾客服务的信赖性得以提高,而且也使交易能够迅速开展,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及时实现,缩短了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使生产经营行为能够真正建立在顾客实际需求之上。物流管理方法为市场营销管理提供了服务的基准和发展的空间,进而对协调整体营销活动。提高经营绩效提供更多的机会。物流成本、库存管理等各项工作对市场营销活动的也有约束作用。 9.试述物流结点的功能及作用。 综观物流结点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物流结点是以以下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其主要功能如下:(1)衔接功能。物流结点将各个物流线路联结成一个系统,使各个线路通过结点变得更为贯通而不是互不相干,这种作用称之为衔接作用。 在物流未成系统化之前,不同线路的衔接有很大困难,例如轮船的大量输送线和短途汽车的小量输送线,两者输送形态、输送装备都不相同,再加上运量的巨大差异,所以往往只能在两者之间有长时间的中断后再逐渐实现转换,这就使两者不能贯通。物流结点利用各种技术的、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起到衔接作用,将中断转化为通畅。(2)信息功能。物流结点是整个物流系统或与结点相接物流的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这种信息作用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复杂物流储单元能联结成有机整 体的重要保证。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是物流信息的一个点,若干个这种类型的信息点和物流系统的信息中心结合起来,便成了指挥、管理、调度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网络,这是一个物流系统建立的前提条件。(3)管理功能。物流系统的管理设施和指挥机构往往集中设置于物流结点之中,实际上,物流结点大都是集管理、指挥、调度、信息、衔接及货物处理为一体的物流综合设施。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转的有序化和正常化,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水平取决于物流结点的管理职能实现的情况。 10.试述物流活动创造空间效用的过程和形式。 空间效用指的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物” 的不同步场所存在位置,创造的价值称做空间效用。物流创造空间效用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空间效用。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人分散需求场所创造空间效用。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往往是通过集中的、大规模的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一个小范围集中生产的产品可以复盖大面积的需求地区,有时甚至可复盖一个国家乃至若干国家。通过物流将产品从集中生产的低价位区转移到分散于各处的高价位区有时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空间效用。如果物品是分散生产出来的,而一个大城市的需求却相对大规模集中,这也形成了分散生产和集中需求,物流便依此取得了空间效用。(3)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空间效用。现代社会中供应与需求的空间差彼彼皆是,十分普遍,除了大生产所决定之外,有不少是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因素决定的,复杂交错的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差都是靠物流来弥合的,物流也从中取得了利益。(4)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分工和全球供应链的构筑,一个基本选择是在成本最低的地区进行生产,通过有效的物流系统和全球供应链,在价值最高的地区销售,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为此创造了条件,使物流得以创造空间效用。 11.试述物流增值服务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1)增加便利性服务。如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提供完备的作业提示,自动订货,传递信息,省力化设计等等。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如应用电子商务系统,重新设计流通渠道,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 (3)降低成本的服务。通过利用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实现大范围、多品种、综合性运输作业,降低单位物流成本。 (4)延伸服务。如将供应链各环节,包括调查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物流方案规划、库存控制等有效集成在一起。 12.简要说明集装化的条件。 (1)通用化。集装化要与物流全过程的设备与工艺相适应,不同形式的集装化方法之间、同一种集装化方法的不同规格的集装工具之间相协调,以便在物流全过程中畅通。 (2)标准化。从集装化术语的使用,集装工具的外形和重量,集装工具材料、性能、试验方法,装卸搬运加固规范,以及编号标志,都必须标准化,体现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以便进行全社会和国际间流通和交换。 (3)系统化。集装化不单纯是指集装工具,还包括成套物流设施、设备、工艺和管理的总和,是一个联系生产、流通、消费的动态系统。通过集装化手段,使物流实现标准化和批量化,从而使物流活动实现社会化、机械化、自动化,并降低物流成本。 |
安徽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组主办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C) 2012 A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