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导

 

    凡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均称消导药,由消导药组成的方剂叫消导方。

运用消导方药以消除食积腹胀,消化不良或痞块积聚等证的方法叫消导法,也称消食化滞法,属消法范畴。

本法适用于伤食,食滞证,证见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或泄泻,或下痢等。同时,也适用于痰食气血积聚或痞块症瘕等证。

本法对虚证应慎用或禁用。如脾虚运化失职所致的食滞,应配以健脾和胃药同用,久病体虚无实证,不宜使用。

 

枳术丸

 

【组成】

  枳实(炒)250g,白术(炒)500g。 


【主治】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正文】

    用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荷叶75g ,加水煎煮,滤过,用煎出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效: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

 

枳实导滞丸

 

【组成】

  大黄十两,神曲(炒)、枳实(麦炒)各五钱,黄芩(酒炒)、黄连(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三钱,泽泻二钱。 


【主治】

  痢疾,脘腹痞闷,腹痛,大便窘迫,小便黄赤涩少,或大便不通,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正文】

    用法:共研细末,蒸饼,用神曲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开水送下。

    功效:消滞利湿,泄热通便。

 

鳖甲煎丸

 

【组成】

  鳖甲炙十二分,桃仁二分,柴胡、蜣螂熬各六分,乌扇炮、黄芩鼠妇熬、干姜、大黄、桂枝、石苇去毛、厚朴、瞿、紫葳、阿胶各三分,蜂窠炙四分,赤硝十二分,芍药、牡丹去心虫熬各五分,人参、半夏、葶苈各一分。 


【主治】

  疟疾日积不愈,胁下痞硬有块,成为疟母。


【正文】

    用法:以上23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取灶下灰三斤,黄酒10斤,浸灰内滤过取汁,煎鳖甲成胶状,其余二十二味共为细末,将鳖甲胶放入炼蜜中,和匀为小丸,每服3g,每日三次。] 

    功用:消痞化积。 

    运用:

    1.本方为消?化结之名方。以胁下癖块,触之鞭痛,推之不移,舌黯无华,脉弦细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肝癌等病,符合上述证治要点者。

    注意事项:由于本方长于消?散结,扶正之力不足,若?结而正气虚甚者慎用。 

 

保和丸

 

【组成】

  山楂180克、神曲60克、莱菔子60克、半夏80克、陈皮30克、茯苓90克、连翘30克。 


【主治】

  伤食积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脉滑等症。 


【正文】

    制法:上七味,共研细末,做成丸剂,每丸重10-20克。可作煎剂服用。 

    功能:消食化滞,清热利湿。

    本方所治之证,是由饮食过度,消化不良所伤食证。

    方解:山楂善消肉积;神曲善消谷积;莱服子善消面积;兼有豁痰下气,宽胸畅膈之力。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利湿、连翘散结清热。

    加减:

    1.如积之甚者,可加枳实,槟榔,行气消积。

    2.本方加麦芽,以增强健脾消积之力。

 
   

 

首 页

 
版权归属:胡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