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光慈菇
类别:其他
拼音:GUANG CI GU
拉丁:Bulbus Tulipae
别名:山慈姑、老鸦头、棉花包、毛地梨
药用部位:鳞茎
药材性状:干燥的鳞茎,呈卵圆形或圆锥形,高约0.7~1.5cm,直径约0.5~1cm。底部圆而凹陷,有根痕,上端急尖,一侧有纵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表面黄白色,光滑。质硬而脆,横断面黄白色,粉质。无香气,味淡。
栽培要点:
产地:安徽、河南、江苏、云南、山西
采收加工: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寒;甘;归肺、肝经;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淤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来源:老鸦瓣Tulipa edulis Bak.
科属:百合科郁金香属
形态描述:具鳞茎草本,鳞茎卵形,横径1.5~2.5厘米,外层鳞茎皮灰棕色,纸质,里面生绒毛。叶1对,条形,长15~25厘米,宽3~13毫米;花葶单一或分叉成2,从一对叶中生出,高10~20厘米,有2枚对生或3枚轮生的苞片,苞片条形,长2~3厘米。花一朵,花被片6,矩圆状披针形,长1.8~2.5厘米,白色,有紫脉纹,雄蕊6,花丝长6~8毫米,向下渐扩大,无毛,花药长3.5~4毫米;子房长椭圆形,长6~7毫米,顶端渐狭成长约4毫米的花柱。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2厘米。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路边。分布于辽宁、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朝鲜,日本也有。
名称:光慈菇
饮片性状:呈卵圆形或类圆锥形。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或浅棕色,光滑,顶端尖,基部圆平而凹陷,一侧有纵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