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决明子
类别:清热药
拼音:JUE MING ZI
拉丁:Semen Cassiae
别名:草决明、羊明、马蹄决明、还瞳子、狗屎豆、假绿豆
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药材性状:决明: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子叶2,黄色,呈“S”形折曲并重叠。气微,味微苦。小决明呈短圆柱形,较小,长3~5mm,宽2~3mm。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片宽广的浅黄棕色带。
栽培要点:
产地:安徽、广西、四川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味归经:微寒;甘、苦、咸;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30g);或入丸、散;或泡茶饮。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脾虚便溏者慎服。 

来源: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科属:豆科决明属

形态描述: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1~2米。羽状复叶具小叶6枚;叶柄无腺体,在叶轴上两小叶之间有一个腺体;小叶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1.5~6.5厘米,宽0.8~3厘米,幼时两面疏生长柔毛。花通常2朵生于叶腋;总花梗极短;萼片5,分离;花冠黄色,花瓣倒卵形,长约12毫米,最下面的两个花瓣稍长;发育雄蕊7。荚果条形,长达15厘米,直径3~4毫米;种子多数,近菱形,淡褐色,有光泽。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河边或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河北等地有栽培;热带其他地区冶游。

名称:炒决明子

饮片性状:微鼓起,色泽加深。质稍松脆。微有香气。 

炮制方法:取净决明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炮制作用:炒后寒泻之性缓和,可用于头疼头晕,青盲内障,并易煎出有效成分。

名称:决明子

饮片性状:略呈菱方形,两端平行倾斜,形似马蹄。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被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有线形凹纹。质坚硬。种皮薄,子叶黄色。气微,味微苦。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炮制作用:生用清肝热,润肠燥。

 
   

 

首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