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密蒙花
拼音:MI MENG HUA
拉丁:Flos Buddlejae
别名:小锦花、蒙花、黄饭花、鸡骨头花
药用部位:花蕾
药材性状:本品多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圆锥状,长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长0.3~1cm,直径0.1~0.2cm;花萼钟状,先端4齿裂;花冠筒状,与萼等长或稍长,先端4裂,裂片卵形;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中部。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辛。
产地:湖北、四川、陕西
采收加工: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味归经:微寒;甘;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禁忌: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来源:密蒙花树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科属:马钱科醉鱼草属

形态描述:灌木,高1~3米;小枝略呈四棱形,密被灰白色绒毛。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约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小锯齿,上面被细星状毛,下面密被灰白色至黄色星状茸毛,聚伞圆锥花序顶生,长5~10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花芳香;花萼4裂,外面被毛;花冠淡紫色至白色,筒状,长约1~1.2厘米,径约2~3毫米,筒内面黄色,疏生茸毛,外面密被茸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顶端被茸毛。蒴果卵形,2瓣裂;种子多数,具翅。

生态环境:山坡、杂木林地、河边和丘陵常见。分布于陕西、甘肃、西南、中南等省区。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圆锥状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长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花萼钟状,与萼等长或稍长,先端4裂,裂片卵形;质柔软而易碎。气微香,味微苦辛。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去柄,过筛去土即得。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

 
   

 

首 页

 
版权归属:胡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