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药药理学习题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 《中药药理学》课程组 二〇一三年六月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 A.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作用强度 2.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 ) A.黄连 B.黄芩 C.金银花 D.麻黄 E.人参 二、多项选择题 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 ) A.植物药研究 B.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 C.有效成分研究 D.作用机理研究 E.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 ) A.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 B.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 C.促进中西医结合 D.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 E.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 三、填空题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中药药理学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 ) A.Ach B.5-HT C.NA D.GABA E.以上均非 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 ) A.附子、干姜 B.黄连、黄柏 C.茯苓、白术 D.石膏、知母 E.以上均非 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 A.痛阈值降低 B.惊厥阈值升高 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心率加快 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 A.痛阈值降低 B.惊厥阈值升高 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心率加慢 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 A.痛阈值降低 B.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心率减慢 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E.体温降低 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 A.痛阈值降低 B.体温降低 C.心率加快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E.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 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E.具有抗感染作用 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E.具有抗感染作用 9.辛味药主要含的成分是( ) A.氨基酸 B.有机酸 C.挥发油 D.生物碱 E.皂苷 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 ) A.促进消化功能 B.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抗心绞痛 D.扩张冠状动脉 E.抗感染 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皂苷 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 E.糖类 12. 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镇静 B.镇咳、祛痰 C.利尿消肿D.止泻、止血 E.降低血压 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皂苷 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 E.氨基酸和糖类 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 ) A.辛 B.酸 C.甘 D.苦 E.咸 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蛋白质 C.有机酸 D.生物碱E.鞣质 16.有毒中药在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是( ) A.辛 B.酸 C.甘 D.苦 E.咸 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无机盐 C.有机酸 D.生物碱E.鞣质 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 ) A.清热药 B.温里药 C.祛风湿药D.理气药 E.温肾壮阳药 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 A.强心 B.平喘 C.升高血压 D.抗肿瘤E.抗休克 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 ) A.消化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泌尿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 E.呼吸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 可引起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的药物有( ) A.附子 B.雪上一枝蒿 C.马钱子 D.苦杏仁 E.鸦胆子 2.对心血管有毒性反应的药物有( ) A.草乌 B.生天南星 C.蟾酥 D.黄花夹竹桃 E.罗布麻叶 3.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 A.苍耳子 B.生附子 C.黄药子 D.川楝子 E.雷公藤 4.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 A.斑蝥 B.马钱子 C.关木通 D.马兜铃 E. 雪上一枝蒿 三、填空题 1.中药的归经理论主要______与_______有密切关系。 2.抗惊厥作用的药物(如钩藤、天麻等)主要归______经。 3.长期服用中药所致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生率最高。 4. 寒凉药具有中枢_____作用,温热药具有中枢_____作用。 5. _____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低下,_______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亢进。 6. 寒凉药抑制交感神经_______、________系统功能的亢进,温热药抑制副交感神经______、__________系统功能的亢进。 四、问答题 1.论述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2.举例说明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剂工艺不同可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强或突出某一药理作用 B.降低药物毒性C.改变药物生物利用度 D.避免配伍禁忌不良反应 E.以上均非 2.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药药效影响主要是指( ) A.肠道内温度 B.肠道内酸碱度 C.肠道内食物品种D.肠道内菌群 E.肠道内渗透压 3.下列药物久煎有利于增强药效的药物是( ) A.薄荷 B.紫苏 C.大黄 D.牡蛎 E.以上均非 4.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5.非妊娠禁忌的药物是( ) A.吴茱萸 B.冰片 C.半夏 D.水蛭 E.芫花 6.与连翘同用能增强抗菌作用的药物是( ) A.石膏 B.黄连 C.常山 D.人参 E.附子 7.能拮抗知母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 A.石膏 B.黄连 C.常山 D.人参 E.附子 8.炮制后能使贮存期间有效成分损失减少的药物是( ) A.乌头 B.延胡索 C.苦杏仁 D.马钱子 E.炉甘石 9.炮制后能使有效成分生成增加的药物是( ) A.乌头 B.延胡索 C.苦杏仁 D.马钱子 E.炉甘石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 ) A.体质 B.年龄 C.性别 D.情绪 E.遗传 2.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包括( ) A.消除药物毒性B.降低药物毒性 C.加强某一药理作用 D.增强药物疗效 E.延长作用半衰期 3.下列属妊娠禁忌的药物有( ) A.麝香 B.莪术 C.当归 D.丹参 E.芍药 三、填空题 1.何首乌经炮制,__作用最强。 2.口服剂型中吸收最快的剂型是__。 3.甘草和芫花合用,芫花的__减小。 4.经醋炮制后,延胡索的__作用增强。 5.非正品大黄较正品大黄致泻作用的__明显增加。 6.肝肾功能低下者,应注意__用药剂量。 7.乌头经炮制后__分解,毒性减少。 8.刺五加所含__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损失极快。 四、判断题 1.药典收载的同一中药,即使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相同。( ) 2.同一品种的中药,药理作用可能不同。( ) 3.所有根类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其药理作用也越强。( ) 4.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 5.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疗效会有变化。( ) 6.中药配伍使用疗效均会增强。( ) 五、问答题 1.详述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2.简述对十八反、十九畏的看法 第四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 B.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C.治标与治本 D.有毒与无毒 E.培本与祛邪 2.下列哪项不属于引起中药药理作用差异性的原因( ) A.不同种属的动物 B.不同个体 C.整体(在体)与离体试验 D.不同年龄 E.不同用药日期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常呈现( ) A.量效关系明显 B.量效关系很难表现 C.决大多数呈量效关系变化 D.无量效关系存在 E.以上均非 4.中药作用双向性产生的原因是( ) A.不同化学成分 B.不同给药途径 C.不同病人 D.不同季节采收 E.以上均非 5.在对中药作用时效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中药有效成分时效关系,可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B.中药的时效关系就是时量关系 C.中药的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生物半衰期测定D.中药的时效关系的研究不包括峰效时间测定 E.中药的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给药后发生作用的潜伏期测定 6.在对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 B.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 C.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补充中药的功效理论 D.绝大多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不符合E.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 1.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产生的原因有( ) A.不同剂量 B.不同病理状态 C.不同动物种属 D.不同化学成分 E.以上均非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有( ) A.生物种属不同 B.正常与病态动物 C.不同给药途径 D.不同个体 E.不同体质 3.中药复方的特点有( ) A.多种有效成分 B.多种理论 C.作用多靶点 D.作用多环节(机理)E.以上均非 4.在中药药理作用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 A.中药作用的差异性表现在(生物)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B.中药作用存在量效关系 C.同一中药可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D.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以完成中药的功效理论 E.中药无不良反应 5.下列哪些属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 ) A.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须与证的研究结合B.应加强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研究 C.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研究D.进行中药毒性研究 E.进行中药作用机理研究 三、问答题 1.简述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2.简述中药药理的研究思路 第五章 解表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 ) A.解热 B.抗炎 C.促进免疫功能 D.利胆 E.抗心律失常 2.下列哪项不是麻黄平喘作用的机理( ) A.促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B.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а受体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D.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 E.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в受体 3.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 ) A.兴奋中枢 B.升高血压 C.抗炎 D.抗过敏 E.镇痛 4.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 ) A.麻黄 B.桂枝 C.细辛 D.柴胡 E.葛根 5.桂枝解热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 A.桂皮醛 B.桂皮酸 C.乙酸桂皮酯 D.反式桂皮酸 E.香豆素 6.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平喘 B.解热 C.发汗 D.抗炎 E.镇静 7.下列哪项不是桂枝的作用( ) A.扩张体表血管 B.解热 C.降血脂 D.抗炎 E.抗过敏 8.能改善高血压病症状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9.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0.下列何药不具有抗炎作用( ) A.麻黄 B.桂枝 C.葛根 D.细辛 E.柴胡 11.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 ) A.麻黄碱 B.D-伪麻黄碱 C.甲基麻黄碱 D.麻黄次碱 E.去甲基麻黄碱 12.下列哪项不是葛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抗心肌缺血 C.抗心律失常 D.扩张血管 E.降低血压 13.以下有促进记忆功能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4.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抗心律的作用机理( ) A.降低心肌兴奋性 B.减慢心肌传导性 C.抑制心肌自律性 D.阻断心肌в受体 E.阻断心肌а受体 15.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 ) A.解热 B.抗病原微生物 C.发汗 D.抗炎 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 ) A.保肝 B.利胆 C.镇静 D.降血压 E.镇痛 17.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 A.柴胡 B.葛根 C.桂枝 D.麻黄 E.细辛 18.下列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9.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20.柴胡注射液可治疗( ) A.高血压 B.高脂血症 C.神经衰弱 D.缺血性脑病 E.突发性耳聋 21.在柴胡解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对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有确切疗效 B.柴胡注射液、柴胡挥发油和柴胡皂苷均具有解热作用 C.对实验性动物发热具有解热作用 D.可使正常动物体温降低 E.以上均非 22.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理作用( ) A.葛根素是一种心肌в受体阻断剂 B.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C.改善心电图缺血反应 D.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E.以上均非 23.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作用的成分是( ) A.桂皮醛 B.桂皮酸 C.柴胡皂苷 D.柴胡挥发油 E.葛根素 24.不具有解热作用的成分是( ) A. 葛根素 B. 桂皮酸 C.柴胡挥发油 D. 麻黄挥发油 E.柴胡多糖 25.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成分是( ) A. 葛根素 B. 桂皮酸 C.柴胡挥发油 D. 麻黄挥发油 E.柴胡多糖 二、多项选择题 1.柴胡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 A.解热 B.祛痰 C.镇咳 D.镇静 E.保肝 2.桂枝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 A.镇静 B.解热 C.升血压 D.发汗 E.抗炎 3.柴胡的临床用途有( ) A.发热 B.病毒性肝炎 C.高血压 D.流行性腮腺炎 E.流行性脑炎 4.葛根的药理作用有( ) A.镇静 B.抗炎 C.解热 D.降血脂、降血糖 E.抗心肌缺血 5.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 A.抗炎 B.镇痛 C.抗病原微生物 D.保肝 E.镇咳 三、填空题 1.柴胡解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柴胡促进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3.麻黄解热、抗炎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 4.桂枝扩张血管促发汗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5.葛根具有阻断в受体效应,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_。 6.麻黄利尿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1.柴胡能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 2.麻黄能促进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 3.柴胡的利胆成分是挥发油。( ) 4.麻黄碱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 5.葛根可含有降压和升压的不同物质,故降压作用不强。( ) 6.麻黄水溶性提取物无发汗作用。( ) 五、问答题 1.详述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详述麻黄平喘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 3.简述葛根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4.简述麻黄解热的特点及有效成分 第六章 清热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发汗 B.抗菌 C.抗炎 D.抗毒素E.解热 2.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 ) A.清热泻火药与清热燥湿药 B.清热燥湿药与清热凉血药 C.清热凉血药与清热解毒药 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 E.清热燥湿药与清热解毒药 3.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解热 B.抗病原微生物 C.抗毒素D.抗炎 E.抗惊厥 4.抗皮肤癣菌作用较为显著的清热药是( ) A.石膏 B.苦参 C.知母 D.板蓝根 E.青蒿 5.下列哪种清热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 A.金银花 B.穿心莲 C.板蓝根 D.鱼腥草 E.黄连 6.可抑制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药物是( ) A.黄芩 B.黄连 C.金银花 D.板蓝根 E.以上均非 7.黄连抗病原体的范围不包括( ) A.痢疾杆菌B.白色念珠菌 C.肿瘤细胞 D.流感病毒 E.阿米巴原虫 8.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 A.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B.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 C.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D.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 E.以上均非 9.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生物碱 B.黄酮 C.有机酸 D.挥发油 E.氨基酸 10.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 ) A.小檗碱 B.黄连碱 C.药根碱 D.木兰花碱E.甲基黄连碱 11.下列各项不属于黄连抗菌机理的是( ) A.破坏细菌结构B.抑制细菌DNA合成 C.抑制细菌糖代谢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12.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抗炎B.解热 C.中枢兴奋 D.抗细菌毒素E.抗溃疡 13.小檗碱对心脏的作用是( ) A.正性肌力作用 B.加快心率 C.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 D.促进心肌细胞Na+内流 E.以上均非 14.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特点是( ) A.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B.对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无明显影响C.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降低血糖作用 D.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E.增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 15.黄连常用于治疗( ) A.细菌性痢疾 B.病毒性肝炎 C.滴虫性阴道炎 D.心力衰竭 E.高热惊厥 16.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 ) A.黄芩 B.黄连 C.苦参 D.金银花 E.牡丹皮 17.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是( ) A.小檗碱 B.黄连碱 C.四氢黄连碱 D.药根碱E.甲基黄连碱 18.小檗碱降压作用机理可能是( ) A.阻断血管运动中枢 B.竞争性阻断血管壁a1受体 C.直接扩张外周血管 D.竞争性阻断心肌в受体 E.抑制心肌收缩力 二、多项选择题 1.黄连抗溃疡作用环节包括( ) A.抑制胃酸分泌 B.对抗盐酸-乙醇损伤胃黏膜 C.增加胃黏膜血流量 D.抑制幽门螺杆菌 E.增加胃黏液分泌 2.黄连抗菌作用特点是( ) A.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黄连不易产生耐药性 C.对阿米巴原虫无明显抑制作用 D.小檗碱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 E.小檗碱对耐药菌株的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 3.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抗病原体 B.解热 C.抗炎 D.抑制免疫 E.抗溃疡 4.研究药物解热作用应做的实验有( ) A.干酵母引起大鼠发热的实验 B.2,4-二硝基酚引起大鼠发热的实验 C.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的实验 D.对正常家兔体温影响的实验 E.以上均非 5.哪些属于清热药具有抗菌作用和抗病毒作用的表现( ) A.体外多种细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B.抑制病毒对鸡胚胎的感染 C.降低感染细菌小鼠的死亡率 D.降低感染病毒小鼠的死亡率 E.减轻细菌内毒素对细胞膜结构的损伤 三、填空题 1.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 四、判断题 1.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清热药与抗生素抗菌作用强度相似。( ) 2.黄连抗菌作用弱,只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 ) 3.小檗碱对细菌及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有对抗作用,但对非感染性腹泻无效。( ) 五、思考题 1.那两类清热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较强? 2.清热药抗毒素的方式有哪几种? 3.内毒素、外毒素的概念。 4.清热药降低细菌毒力的方式主要有那两种? 5.清热压解热的机制是什么?与解表药有何区别? 6.黄连对哪几种细菌作用较强?其抗菌作用与何有关? 7.黄连抗菌的机制是什么? 8.小檗碱降血糖的机理是什么? 第七章 泻下药 一、单项选择题 1.芒硝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 A.氯化钠 B.硫酸钠 C.硫酸钙 D.硫酸镁 E.氯化钙 2.泻下药中具有改善肾功能作用的药物是( ) A.芒硝 B.番泻叶 C.火麻仁 D.大黄 E.郁李仁 3.哪种药物的致泻作用不是因含有强烈刺激肠黏膜的成分所致( ) A.芫花 B.巴豆油 C.牵牛子 D.商陆 E.火麻仁 4.因含脂肪油润滑肠道而致泻的药物是( ) A.番泻叶 B.巴豆 C.火麻仁 D.芫花 E.芒硝 5.芒硝泻下作用的部位在( ) A.大肠 B.空肠 C.回肠 D.全肠管 E.直肠 6.除哪项作用外,均为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 ) A.泻下作用 B.抗感染作用 C.镇痛作用 D.利胆作用 E.止血作用 7.下列哪项不是大黄止血作用的机理( ) A.促进血小板聚集 B.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C.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 D.补充维生素K E.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 8.大黄提高血浆渗透压,降低血黏度的机理是( ) A.抑制细胞膜Na+,K+-ATP酶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增加血中蛋白质合成 D.扩张血管 E.保肝、利胆 9.大黄抗炎作用机理是( ) A.收缩血管 B.降低PGE、白三烯B4等活性物质的合成 C.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 D.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E.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 10.大黄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是( ) A.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 B.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C.本身具有ACTH样作用 D.本身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E.以上均非 11.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临床应用( ) A.便秘 B.急性胰腺炎 C.肠梗阻 D.关节炎 E.急性胆囊炎 12.大黄保护胃黏膜作用机理是( ) A.直接中和胃酸 B.抑制细胞坏死因子的产生 C.促进胃黏膜PGE生成 D.抑制抗体生成 E.抑制胃黏膜PGE生成 13.大黄利尿作用机理是( )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抑制肾髓质Na+,K+-ATP酶,使Na+重吸收减少,排出增加 C.对抗醛固酮作用 D.加强心肌收缩力 E.抑制集合管对H2O的重吸收 14.芒硝泻下作用速度与哪一因素有关( ) A.进食量 B.饮水量 C.性别 D.体重 E.机体机能状态 15.番泻叶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 A.番泻苷A、B B.大黄酸 C.大黄酚 D.芦荟大黄素 E.芦荟苦素 16.大黄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作用可用于( ) A.利尿消肿 B.抗肿瘤 C.降血脂 D.治疗氮质血症 E.抗炎 17.大黄抑制肾髓质Na+,K+-ATP酶,可( ) A.利尿消肿 B.抗肿瘤 C.降血脂 D.治疗氮质血症 E.抗炎 18.大黄产生泻下作用的机理是( ) A.含结合型蒽苷,使肠道蠕动增加 B.口服不吸收,因高渗透压使肠容积增大 C.含脂肪油,使肠道润滑 D.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泻下作用 E.以上均无关 19.芒硝产生泻下作用的机理( ) A.含结合型蒽苷,使肠道蠕动增加 B.口服不吸收,因高渗透压使肠容积增大 C.含脂肪油,使肠道润滑 D.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泻下作用 E.以上均无关 20.大黄泻下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A.大肠 B.小肠 C.全肠管 D.回肠 E.直肠 二、多项选择题 1.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 ) A.结合型蒽苷还原物刺激肠黏膜 B.抑制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腔内渗透压升高,使肠蠕动亢进 C.含脂肪油可润滑肠道 D.在肠内不吸收而产生容积性腹泻 E.刺激肠壁而使肠液分泌增多 2.大黄止血作用的机理( ) A.收缩局部损伤血管 B.降低血管通透性 C.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 D.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 E.抑制凝血酶活性 3.因含大量脂肪油而产生较弱的泻下作用的药物有( ) A.大黄 B.芒硝 C.火麻仁 D.牵牛子 E.郁李仁 4.大黄抗菌作用较强的主要成分是( ) A.皂苷 B.芦荟大黄素 C.大黄素 D.大黄酸 E.糅质 5.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理学依据( ) A.抑制胰酶活性 B.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C.促进急性胰腺炎病理损伤恢复 D.抑制胰腺分泌 E.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6.大黄治疗氮质血症的作用机理( ) A.使肠内氨基酸吸收减少 B.抑制体蛋白分解 C.抑制尿素和肌酐排泄D.血中必须氨基酸利用增加 E.促进肾代偿性肥大 7.大黄的现代应用有( ) A.急性胰腺炎 B.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C.冠心病心绞痛 D.菌痢、肠炎E.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8.下列哪些药理作用与大黄“活血逐瘀”功效有关( ) A.改善血液流变性 B.降低血液粘稠度 C.缩短出血时间D.促进血小板聚集 E.改善微循环障碍 三、填空题 1.大黄抗菌作用成分是__、__和__。 2.大黄止血成分是__和__。 四、判断题 1.番泻叶泻下作用机理与大黄相同( ) 2.生大黄泻下作用比制大黄强( ) 五、问答题 1.大黄泻下作用的特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是什么? 2.试述大黄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和作用机理。 3.试述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八章 祛风湿药 一、单项选择题 1.秦艽抗炎作用的成分主要是( ) A.多糖类 B.挥发油 C.秦艽碱甲 D.秦艽碱乙 E.秦艽碱丙 2.秦艽升高血糖的作用机理是( ) A.促进糖吸收 B.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 C.抑制糖酵解 D.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E.促进糖的异生 3.秦艽临床用于治疗( ) A.胃溃疡 B.冠心病 C.失眠 D.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E.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 1.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发汗作用 B.免疫抑制或促进 C.镇痛作用 D.抗炎作用 E.解热作用 三、判断题 1.祛风湿药与有效成分均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 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 一、单项选择题 1.芳香化湿药的健胃祛风功效与下列哪项药理作用有关( ) A.抑制胃液分泌 B.刺激或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C.抗菌 D.降血压 E.镇痛 2.厚朴促进消化液分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异厚朴酚 C.和厚朴酚 D.厚朴酚 E.四氢厚朴酚 3.厚朴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表现在( ) A.小剂量、大剂量均兴奋 B.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C.小剂量、大剂量均抑制 D.小剂量抑制、大剂量兴奋 E.以上均非 4.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多与所含挥发油有关,因此入药需( ) A.久煎 B.先煎 C.不宜久煎 D.后下 E.不宜混煎 5.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的成分是( ) A.厚朴酚 B.ß-桉叶醇 C.木兰箭毒碱(厚朴碱) D.苍术酮 E.丁香油酚 二、多项选择题 1.芳香化湿药抗溃疡作用机理( ) A.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 B.直接中和胃酸 C.抑制胃酸分泌过多 D.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 E.局部收敛作用 2.厚朴中具有肌松作用的成分是( ) 三、填空题 1.与芳香化湿药疏畅气机、健脾醒胃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__、__、__和__。 2.厚朴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是__和__。 四、问答题 1.简述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药物成分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 ) A.半边莲 B.泽泻 C.木通 D.茯苓 E.猪苓 2.茵陈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茵陈烯酮 B.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炔酮 E.胆碱 3.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是( ) A.增加心钠素(ANF)的含量 B.具有去氧皮质酮作用 C.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D.增加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 E.以上均非 4.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 ) A.钾盐 B.茯苓多糖 C.卵磷脂 D.茯苓酸 E.组氨酸 5.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 D.茵陈色原酮 E.蓟黄素 6.茵陈保肝作用的机理主要是( ) A.生物膜保护作用 B.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C.水解生成葡萄糖醛酸 D.降血脂和防止脂肪肝形成 E.抑制葡萄糖醛酸酶,减少葡萄糖醛酸分解,加强肝脏解毒能力 7.茯苓所含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理主要是( ) A.促进肾小球的滤过 B.醛固酮受体拮抗作用 C.抑制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D.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E.以上均非 8.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药理作用( ) A.抗休克 B.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C.抗肝硬化 D.抗肿瘤E.抗衰老 9.下列哪项不是茵陈保肝作用的环节中( ) A.诱导肝药酶 B.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C.保护肝细胞的完整 D.促进肝细胞再生 E.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0.下列哪个成分不是茵陈利胆的有效成分( ) A.6,7-二甲氧基香豆 B.茵陈色原酮 C.茵陈黄酮D.茵陈二炔酮 E.β-蒎烯 11.茵陈可用于治疗( ) A.美尼尔氏病B.高胆固醇血症 C.精神分裂症 D.冠心病心绞痛 E.支气管哮喘 12.茯苓现代用于治疗( ) A.支气管哮喘 B.感染性休克 C.高脂血症 D.冠心病心绞痛 E.精神分裂症 13.茯苓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茯苓素 B.6,7-二甲氧基香豆素 C.天门冬酰胺 D.茵陈炔酮 E.В-茯苓聚糖 14.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茯苓素 B.6,7-二甲氧基香豆素 C.天门冬酰胺 D.茵陈炔酮 E.В-茯苓聚糖 15.茯苓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是( ) A.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B.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 C.直接杀灭癌细胞 D.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E.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茯苓利尿作用的特点是( ) A.起效慢,持续时间短 B.急性实验利尿作用迅速 C.对健康人利尿作用不明显 D.利尿作用受动物种属的影响 E.利尿作用维持时间长 2.茯苓多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表现在( ) A.使胸腺、淋巴结重量明显增加 B.拮抗强的松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 C.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D.使玫瑰花环形成率增加 E.使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减少 3.茵陈保肝作用表现在( ) A.肝蛋白含量减少 B.血清ALT水平下降 C.减轻肝细胞肿胀 D.肝细胞中DNA、RNA合成减少 E.减轻肝脂肪病变 4.茵陈的现代应用有( ) A.胆道蛔虫症 B.高胆固醇血症 C.胆石症 D.痤疮 E.佝偻病 三、问答题 1.简述茵陈保肝作用和作用机理。 第十一章 温里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与温里药“助阳气”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 ) A.镇痛 B.抗心律失常 C.平喘 D.抗炎 E.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2.与温里药主治里寒症“水谷不化,脘腹胀痛”无关的药理作用是( ) A.对胃肠功能无影响 B.增强胃肠功能 C.增加胃酸分泌 D.抗溃疡 E.增高消化酶活性 3.附子的药理作用是( ) A.抗菌 B.解热 C.利尿 D.通便 E.抗炎 4.附子的药理作用是( ) A.利胆 B.平喘 C.镇吐 D.增强免疫功能 E.祛痰 5.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 ) A.氢氰酸 B.乌头碱 C.乌药碱 D.去甲乌药碱 E.N-甲基酪胺 6.附子毒性作用的成分( ) A.去甲乌药碱 B.乌头碱 C.消旋去甲乌药碱 D.氯化甲基多巴胺 E.挥发油 7.与肉桂“补火助阳”功效无关的药理作用( ) A.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 B.改善性功能 C.抗寒冷 D.增加血流量 E.以上均非 8.附子中毒的主要症状( ) A.溶血 B.高热 C.口舌发麻 D.血尿 E.便血 9.下列哪项实验与附子“回阳救逆”的功效有关( ) A.抗休克实验 B.抗炎实验 C.耐缺氧实验 D.对胃肠道影响的实验 E.对血液流变血影响的实验 10.下列哪项不是附子的毒副反应( ) A.恶心呕吐 B.手足抽搐 C.高热 D.全身发麻 E.心电图异常 11.与附子“回阳救逆”的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 ) A.镇痛 B.抗寒冷 C.增强免疫 D.抗休克 E.以上均非 12.与附子“逐风寒湿邪”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 ) A.强心 B.抗休克 C.抗心律失常 D.镇痛 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3.下列哪项不是附子的不良反应( ) A.口舌发麻 B.呕吐腹痛 C.血压下降 D.心脏毒性 E.肝脏毒性 14.下列哪项不是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抗休克 B.增强胃肠运动 C.兴奋交感神经 D.兴奋子宫 E.镇痛 15.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挥发油 B.乌头碱 C.去甲乌药碱 D.中乌头碱 E.次乌头碱 16.附子的临床应用是( ) A.心肌炎 B.快速心律失常 C.腰痛 D.急性胃肠炎 E.月经不调 17.与附子“回阳救逆”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 ) A.平喘 B.降血压 C.抗休克 D.抗腹泻 E.降血压 二、多项选择题 1.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强心 B.扩张血管,改善循环 C.健胃祛风 D.止咳平喘 E.抑制胃肠运动 2.能反应温里药“回阳救逆”功效的药理作用是( ) A.强心 B.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C.抗休克 D.兴奋交感神经,使产热增加 E.兴奋胃肠运动 3.附子中毒的症状有( ) A.高热 B.口舌及全身麻木 C.恶心呕吐 D.呼吸困难 E.心电图异常 4.研究温里药“回阳救逆”功效,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 A.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 B.强心作用实验 C.抗休克实验 D.影响血流动力学实验 E.影响消化系统的实验 5.附子改善阳虚症(动物模型)作用的表现是( ) A.减少M受体数量 B.降低cGMP系统的反应性 C.升高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含量 D.升高脑组织多巴胺(DA)的含量 E.升高脑组织5-羟色胺(5-HT)的含量 6.下列哪些是附子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抗休克 C.抗心律失常D.抗心肌缺血 E.抑制寒冷引起的体温下降 三、填空题 1.温里药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附子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对心脏有毒性。 3.从附子中提取的__________是附子强心成分之一。 4.附子不良反应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___。 5.附子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是兴奋_____________所致。 6.附子用于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1.附子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故可使心率减慢。( ) 2.附子的抗炎作用是通过多途径实现的。( ) 五、简答题 1.简述附子回阳救逆的药理依据。 2.简述附子的不良反应。 5.详述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6.详述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二章 理气药 一、单项选择题 1.枳壳通过哪种途径给药具有升压作用( ) A.肌注 B.皮下 C.口服 D.静脉 E.黏膜 2.枳实用于治疗胃肠无力性消化不良的药理基础( ) A.对胃肠有抑制作用 B.对胃肠有兴奋作用C.对胃肠有双向调节作用 D.对胃肠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 E.对胃肠大剂量兴奋小剂量抑制作用 3.枳实的临床应用( ) A.子宫脱垂 B.早孕反应 C.流产 D.功能性子宫出血 E.以上均非 4.枳实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消旋去甲乌药碱 B.甲硫氨酸 C.葫芦巴碱 D.N-甲基酪胺 E.柠檬烯 5.理气药抑制胃肠作用的表现( ) A.使胃肠平滑肌痉挛 B.使胃肠平滑肌松弛 C.对抗阿托品的作用 D.与氯化钡有协同作用 E.使胃肠蠕动加速 6.哪项不是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对胃肠平滑肌的双向调节 B.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双向调节 C.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 D.对消化液分泌呈双向调节 E.利胆作用 7.哪项不是平滑肌的激动剂( ) A.乙酰胆碱 B.氯化钡 C.新斯的明 D.磷酸组胺 E.肾上腺素 8.哪项不是枳壳的临床应用( ) A.休克 B.胃下垂 C.子宫脱垂 D.脱肛 E.痢疾 9.哪种理气药无升血压作用( ) A.枳实 B.枳壳 C.陈皮 D.青皮 E.香附 10.枳壳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对羟福林 B.消旋去甲乌药碱 C.黄酮苷 D.氢氰酸 E.氯化甲基多巴胺 11.枳壳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 A.兴奋胃肠平滑肌 B.抑制胃肠平滑肌 C.既兴奋又抑制胃肠平滑肌 D.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E.先兴奋后抑制 12.枳实临床应用适应症是( ) A.脱肛 B.急性咽炎 C.痛经 D.支气管哮喘 E.急性乳腺炎 13.引起动物肠道平滑肌痉挛的实验用( ) A.酚红 B.氨水 C.肾上腺素 D.氯化钡 E.枸橼酸 14.引起动物肠道平滑肌松弛的实验用( ) A.酚红 B.氨水 C.肾上腺素 D.氯化钡 E.枸橼酸 二、多项选择题 1.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 ) A.调节胃肠运动 B.调节胃肠消化液的分泌 C.利胆 D.利尿 E.泻下 2.静脉给药具有升压作用的理气药是( ) A.枳壳 B.枳实 C.陈皮 D.香附 E.青皮 3.研究理气药对消化道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方法是( ) A.离体胃肠道平滑肌实验法 B.在体胃肠道平滑肌实验法 C.小肠推进运动法实验 D.肠管囊内压测定法实验 E.肠管悬吊法实验 4.枳实抗休克作用机理是( ) A.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B.降低心肌耗氧量 C.强心,增加心输出量 D.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E.扩张血管,增加血流 三、填空题 1.理气药对胃肠运动具有_______作用. 2.理气药对支气管平滑肌有________作用. 3.枳实_______给药(途径)才具升压作用. 4.枳壳用于子宫下垂,主要是对子宫平滑肌有_______作用. 5.枳壳升压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 6.枳壳治疗胃下垂的药理学基础是_______胃肠平滑肌作用. 7.药理实验时,常用两种引起离体肠肌兴奋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 8.枳壳能治脱肛,主要是其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四、判断题 1.理气药对心血管系统作用不明显.( ) 2.枳实治疗胃下垂的药理学依据是抑制胃肠运动.( ) 3.枳实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 ) 五、问答题 1、简述理气药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2、简述理气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详述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三章 消食药 一、单项选择题 1.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的药物是( ) A.神曲 B.山楂 C.麦芽 D.谷芽 E.莱菔子 2.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和胃酸分泌作用的药物是( ) A.麦芽 B.谷芽 C.神曲 D.莱菔子 E.鸡内金 3.含有脂肪酶的药物是( ) A.山楂 B.麦芽 C.谷芽 D.鸡内金 E.莱菔子 4.含有淀粉酶的药物是( ) A.莱菔子 B.山楂 C.神曲 D.谷芽、麦芽 E.鸡内金 5.具有增强胃运动、促进胃排空作用的药物是( ) A.麦芽 B.山楂 C.鸡内金 D.谷芽 E.神曲 6.关于山楂调节脂质代谢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显著抑制血清TC的升高 B.降低LDL-C及ApoB浓度 C.显著升高 HDL-C及ApoA1浓度 D.显著降低TG E.抑制HNG-CoA还原酶 7.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的药物是( ) A.鸡内金 B.麦芽 C.山楂 D.神曲 E.莱菔子 8.具有一定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是( ) A.鸡内金 B.麦芽 C.山楂 D.神曲 E.莱菔子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山楂的药理作用有( ) A.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B.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 C.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D.抑制心肌Na+,K+-ATP酶 E.抗动脉粥样硬化 三、填空题 1.山楂对肝细胞微粒体及小肠黏膜的_________________有抑制作用。 四、判断题 1.山楂具有强心作用.山楂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肌Na+,K+-ATP酶无抑制作用,但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 ) 2.焦山楂长于消食止泻,山楂炭偏于止泻、止血.( ) 五、问答题 1、简述山楂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2、简述山楂调节血脂的作用。 3、简述消食药助消化作用环节。 第十四章 止血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的药物是( ) A.槐花 B.大蓟 C.小蓟 D.三七 E.白茅根 2.促进凝血酶原生成的药物是( ) A.艾叶 B.茜草 C.白茅根 D.大蓟 E.小蓟 3.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止血药是( ) A.大蓟 B.三七 C.蒲黄 D.白及 E.仙鹤草 4.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性的药物是( ) A.茜草 B.艾叶 C.大蓟 D.槐花 E.蒲黄 5.具有增强血小板因子Ⅲ活性的药物是( ) A.白及 B.蒲黄 C.紫珠 D.仙鹤草 E.槐花 6.三七止血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三七黄酮B B.三七黄酮A C.三七氨酸 D.绞股蓝苷X E.人参炔三醇 7.能使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显著降低的药物( ) A.蒲黄 B.白及 C.附子 D.枳实 E.三七 8.同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压作用的药物是( ) A.苦参 B.钩藤 C.三七 D.地龙 E.天麻 9.不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止血药是( ) A.白及 B.紫珠 C.三七 D.小蓟 E.艾叶 二、多项选择题 1.通过抗纤维蛋白溶解而止血的药物有( ) A.白及 B.三七 C.艾叶 D.紫珠 E.小蓟 2.三七的现代应用主要包括( ) A.上消化道出血 B.眼前房出血C.脑血栓 D.冠心病 E.糖尿病 三、填空题 1.三七能提高血小板内_____的含量,减少_____的合成,抑制______、______的释放,发挥血小板聚集作用。 2.三七能激活________,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3.三七止血作用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 四、判断题 1.三七具有抗凝血酶诱发的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作用.( ) 2.三七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 3.三七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 五、问答题 1.三七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有何影响? 2.三七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止血药的止血作用环节(机理)。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现代认识( ) A.血流动力学异常 B.微循环障碍 C.血小板聚集障碍 D.血液流变学异常 2.下列哪项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 ) A.丹参素 B.丹参酮 C.异丹参酮D.异阿魏酸 3.下列哪项不是川芎抗脑缺血作用的机理( ) A.增加脑组织TXA2的生成B.提高脑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C.降低细胞内Ca2+的超载 D.对脑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有保护作用 4.丹参所没有的药理作用是( ) A.抗心肌缺血 B.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C.改善微循环 D.抗急性肝损伤 E.抗血栓形成 5.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 ) A.藁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D.阿魏酸 E.川芎嗪 6.下列哪项不是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表现( ) A.改善微血流 B.改善微血管形态 C.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D.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E.以上均非 7.川芎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 A.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B.抗心肌缺血C.镇静、镇痛 D.抗射线损伤 E.抗肿瘤 8.下列哪项不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药理基础( ) A.抗肿瘤 B.兴奋子宫 C.抗凝血、抗血栓形成D.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E.抗心肌缺血 9.丹参抗心肌缺血作用环节不包括( ) A.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 B.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C.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D.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E.以上均非 10.丹参抗性急缺血作用是由于( ) A.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 B.促进钙内流C.开放钙通道 D.开放钠通道 E.以上均非 11.丹参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是由于( ) A.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 B.抑制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C.激活纤溶酶的作用 D.改善血液流变学 E.以上均非 12.延胡索中哪种有效成分的镇痛作用最强( ) A.延胡索甲素 B.延胡索乙素 C.延胡索丑素D.去氢延胡索甲素 E.延胡索丙素 13.活血化瘀药中,能延缓慢性肾损害的药物是( ) A.丹参 B.赤芍 C.川芎 D.乳香 E.莪术 14.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 A.穿山甲 B.水蛭 C.三棱 D.莪术 E.延胡索 15.具有使聚集血小板重新解聚作用的药物是( ) A.丹参 B.益母草 C.川芎 D.延胡索 E.莪术 16.延胡索镇痛作用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A.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B.镇痛作用强于复方阿司匹林 C.镇痛作用高峰均在半小时内出现,维持约2小时D.对钝痛作用优于锐痛 E.镇痛机理是阻断脑内胆碱受体,使纹状体谷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 17.丹参酮的体内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内分布广泛,可以透过血脑屏障 B.主要分布在肝,心脏分布较少 C.体内停留时间短,主要从尿中排泄D.口服吸收较快,t1/2较长 E.心脏分布较多 18.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 ) A.干扰脂类吸收 B.降低氧化脂蛋白对细胞的毒性C.增加粪便胆固醇的排除 D.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无影响 E.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19.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叙述正确的是( ) A.抑制TXA2合成酶,降低TXA2/PGI2的比值 B.抑制PGI2的合成,降低TXA2/PGI2 C.升高血小板内cGMP的含量 D.升高TXA2/PGI2的比值 E.提高血小板cGMP/cAMP水平 20.丹参可用于治疗( ) A.早期肝硬化 B.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C.宫颈癌 D.帕金森氏病 E.高血压 21.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 ) A.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B.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C.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D.TXA2合成酶抑制剂 E.环氧化酶抑制剂 22.水蛭抗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 ) A.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B.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C.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D.TXA2合成酶抑制剂 E.环氧化酶抑制剂 23.丹参抗血栓形成的机理是( ) A.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B.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C.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D.TXA2合成酶抑制剂 E.环氧化酶抑制剂 二、多项选择题 1.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说法是正确的有( ) A.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B.抑制TXA2合成酶,使TXA2合成减少 C.降低血小板内cAMP含量 D.促进TXA2合成酶 E.抑制红细胞聚集 2.活血化瘀药按其功效特点可分为( ) A.活血止痛药 B.活血调经药 C.活血行气药 D.活血疗伤药 E.破血消癥药 3.中医血瘀症的现代医学表现是( ) A.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B.微循环障碍 C.血小板聚集增强 D.血液流变学异常E.红细胞聚集性降低 4.活血化瘀药的现代药理作用有( ) A.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 B.改善微循环 C.改善血流动力学D.镇痛 E.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5.活血化瘀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是( )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提高TXA2/PGI2的比值 C.增加纤溶酶活性 D.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E.降低TXA2/PGI2的比值 6.丹参注射液抗心肌缺血作用有( ) A.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 B.抗自由基损伤,保护心肌 C.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减轻心脏负荷 7.活血化瘀药具有的作用是( ) A.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减少血小板的黏着和聚集 B.促进血液凝固因子的生成,促进凝血过程 C.增加纤维酶,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 D.改善血液流动学 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周围渗血,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三、填空题 1.血瘀症是一个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__、__、__等. 2.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表现为__、__、__. 3.丹参提高血小板内cAMP浓度是由于抑制了__所致. 4.许多活血化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__和__来实现的. 5.丹参虽然使脑血流量减少,但能使脑组织__改善,因此对缺血性脑病有治疗作用. 四、判断题 1.丹参、丹参ⅡA磺酸钠及丹参素可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而不增加心室作功及心肌耗氧量.( ) 2.有些活血化瘀药可以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酶溶解而发挥止血作用。( ) 3.丹参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抑制了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活性,从而使cAMP含量增加,并抑制TXA2的合成和释放所致。( ) 4.延胡索甲素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乙素较弱。( ) 5.丹参可抗脑缺血性损伤,对缺血性脑病有治疗作用。( ) 五、问答题 1.“血瘀症”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活血化瘀药是如何改善其“血瘀症”的? 2.详述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的药理作用。 3.详述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单项选择题 1.化痰药(如桔梗、前胡等)祛痰作用的方式( ) A.减少呼吸道分泌液 B.刺激胃黏膜或咽喉黏膜,增加支气管黏膜的分泌 C.能使呼吸道分泌物中酸性黏多糖纤维断裂,痰黏度下降易于咳出 D.抑制气管黏膜-纤毛运动 E.以上均非 2.杜鹃素的祛痰作用方式是( ) A.含有皂苷成分,增加呼吸道的分泌量,稀释痰液 B.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促进气管黏液-纤毛运动 C.作用于咳嗽反射弧的中枢部位,促进痰液咳出 D.抑制气管黏膜-纤毛运动 E.以上均非 3.下列哪项不是杜鹃素的祛痰作用的机理( ) A.促进气管黏膜-纤毛运动 B.能使呼吸道分泌物中酸性多糖纤维断裂,并降低唾液酸含量 C.含有皂苷成分,增加呼吸道的分泌量,稀释痰液 D.增加呼吸道清除异物的功能 E.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 1.桔梗的药理作用有( ) A.祛痰、镇咳 B.平喘 C.抗炎 D.抗菌 E.降血糖和降血脂 三、填空题 1.桔梗祛痰作用的机理是__. 2.杜鹃素祛痰作用的机理是__. 第十七章 安神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何药为养心安神药( ) A.酸枣仁 B.磁石 C.龙骨 D.朱砂 E.琥珀 2.灵芝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是( ) A.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B.抑制瘤细胞核酸合成 C.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D.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3.酸枣仁无下列何种药理作用( ) A.镇静催眠 B.抗惊厥 C.降压 D.降血脂 E.镇吐 4.远志祛痰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 A.远志皂苷元A B.远志皂苷元B C.远志皂苷元3D D.远志素 E.远志皂苷元H 5.酸枣仁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 A.失眠 B.冠心病 C.肝癌 D.白细胞减少症 E.贫血 6.酸枣仁降血压作用的环节是( ) A.直接扩张血管 B.中枢降压作用 C.神经节阻断作用 D.阻断血管壁a受体 E.钙通道阻滞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有( ) A.酸枣仁总黄酮 B.酸枣仁皂苷 C.酸枣仁油 D.当药素 E.阿魏酸 三、填空题 1.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特点主要是影响__. 2.酸枣仁水提取物抗戊四氮所致惊厥作用表现在__. 3.灵芝醇水提取物对脑组织的药理作用是__. 四、判断题 1.酸枣仁降低血压作用机理与阻断血管壁a受体有关.( ) 2.灵芝抗肿瘤作用机理在于拮抗肿瘤免疫抑制作用.( ) 3.灵芝抗炎作用特点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似.( ) 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一、单项选择题 1.天麻改善记忆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天麻素 B.香草醇 C.琥珀酸 D.天麻多糖 E.香草醛 2.天麻含量最高的有效成分( ) A.天麻素 B.天麻苷元 C.香草醇 D.香草醛 E.琥珀酸 3.下列哪项不是天麻的临床应用( ) A.神经衰弱 B.高血压 C.神经性头痛 D.传染病高热 E.老年性痴呆 4.天麻的镇静作用的机理是( ) A.增加多巴胺含量 B.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 C.抗心肌缺血 D.兴奋苯二氮卓受体 E.阻滞心脏в受体 二、多项选择题 1.与天麻平肝息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 ) A.镇静 B.抗惊厥 C.降低血压 D.抗炎 E.抗眩晕 2.天麻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有( ) A.对抗谷氨酸作用 B.抑制LPO生成 C.兴奋苯二氮卓受体 D.降低单胺类递质含量 E.改善微循环 三、判断题 1.天麻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 2.天麻改善记忆、延缓衰老作用与其清楚自由基作用有关.( ) 第十九章 开窍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开窍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调节中枢神经功能 B.抗心肌缺血 C.抗炎 D.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E.以上均非 2.麝香降血压作用环节( ) A.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B.阻断神经节 C.阻断血管a受体 D.扩张外周血管 E.阻断心肌в受体 3.冰片抗炎作用机理是( ) A.降低血管通透性 B.改善微循环 C.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D.对抗组胺作用 E.阻滞H1受体 二、多项选择题 1.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 A.可对抗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B.可降低中枢兴奋药的毒性 C.提高中枢耐缺氧能力 D.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E.清除自由基 2.麝香抗炎作用机理是( ) A.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B.抑制环氧化酶 C.抑制脂氧化酶 D.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 E.抑制溶酶体释放 3.麝香临床可用于治疗( ) A.冠心病 B.高热神昏、惊厥 C.癫痫 D.咽喉肿痛 E.骨质增生 三、判断题 1.麝香抗炎作用机理与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 ) 2.麝香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连续应用可使药效作用减弱.( ) 第二十章 补虚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人参的现代应用( ) A.感染性休克 B.冠心病 C.感冒 D.高脂血症 E.白细胞减少症 2.下列哪项不是人参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 A.促进核酸合成 B.促进蛋白质合成 C.降低血脂 D.抗动脉粥样硬化 E.对血糖无影响 3.人参皂苷的苷元类型有( ) A.人参三醇类 B.人参四醇类 C.人参五醇类 D.人参六醇类 E.以上均非 4.对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最好的药物是( ) A.人参 B.党参 C.黄芪 D.白术 E.甘草 5.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的药物是( ) A.白术 B.人参 C.黄芪 D.甘草 E.当归 6.人参延缓衰老作用是( ) A.提高脑内单胺氧化酶B活性 B.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C.增高体内氧自由基含量 D.增高神经细胞膜流动性 E.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 1.人参强心作用表现在( )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增加心排出量 C.增加冠脉流量 D.轻度抑制心肌细胞膜钠泵活性 E.明显加快心率 2.人参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 ) A.强心 B.扩张血管,调节血压 C.抗休克 D.抗心肌缺血 E.改善血液流变学 3.人参益智作用机理是( ) A.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 B.阻断脑内多巴胺神经的作用 C.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 D.保护脑神经细胞 E.增加脑血液供给 4.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包括( ) A.改善应激动物肾上腺病理变化 B.提高耐缺氧能力 C.降低小鼠在低温条件下的死亡率 D.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E.对抗噪音刺激引起的体温升高 三、判断题 1.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仅有兴奋作用.( ) 2.人参含有齐墩果酸类人参皂苷而具有保肝作用.( ) 3.甘草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引起水肿.( ) 四、问答题 1.详述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详述人参益智作用的机理。 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驱虫药、外用药 一、多项选择题 1.收涩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抗惊厥 B.止泻 C.止汗 D.解痉 E.止血 1.驱虫药驱虫或杀灭寄生虫的作用环节有( ) A.麻痹虫体 B.兴奋虫体 C.杀死虫体 D.抑制虫体细胞代谢 E.泻下虫体 1.外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抗病原微生物 B.杀虫 C.局部刺激作用 D.保护及润滑皮肤 E.收敛、止血 |
![]() |
![]() |
Copyright (C) 2013 A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2013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