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课程建设规划
《种子生物学》课程建设规划(2010-2012年) 一、总体目标 在当前工作基础上,经过三年努力,打造出一支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制作一份内容完整新颖、直观、实用、高效的多媒体课件和网页;编写一本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能体现课程性质的实验指导书;摸索出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编制一套既能充分体现课程基本知识点,又能反映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库;力争2012年将《种子生物学》建设成我校的精品课程;发表相关教研论文2-3篇。 二、分期目标 2010.1~2010.6 1、优化多媒体课件,使其更直观、实用、高效,并在2008级试用后征求学生意见,课题组讨论、调整,使课件达到更高水平; 2、制作《种子生物学学》网页,并在2008级统招生中试用; 3、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制度,并严格执行。 2010.7~2011.7 1、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计划的修订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工作; 2、完善试题库的建设,进行教学与考试形式改革; 3、配套实验室的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手段,完善相应的实验条件。 2011.8-2012.6 1、加强教学交流与研讨,参加每2年一次的全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力争与其他院校同行编写相关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进行课程建设工作总结、完善,完成校级精品课申报工作。 三、具体实施计划 1、建立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通过引进或选派教师进修攻读博士学位,使任课教师老、中、青搭配,学历层次博士占50%以上;主讲教师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教学中态度严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补充新内容、新资料,教书育人。 2、保证教材与教学大纲的与时俱进。根据我校该课程的教学学时和教学条件,将胡晋主编(2006年)与高荣歧主编(2008年)的二部《种子生物学》的内容进行整合,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案;并根据种子生物学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及时补充新内容新资料,在更新教材的同时,及时修改教学大纲,以适应种子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 3、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优化多媒体课件,建立课程网页,满足学生上网自主学习的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进一步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参与式、角色转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4、改革实验课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本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完善编写实验(实践)指导书;进一步完善教学实验室配置,如制作种子标本、添置种子检验仪器设备等。 5、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课程组严格制定、执行新开课试讲制、实验课预试预讲制;加强教学研究,每学期进行至少三次教学研讨会,集思广义,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每学年发表教学论文至少1篇。 6、严格执行听课制度。每学期每人至少听课1次,以便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改革考试方式,进一步完善套题题库建设,认真阅卷,严格执行试卷审核制度,保证学生考试成绩的公平和公正。 《种子生物学》课程组 2009年12月 |
![]() |
Copyright (C) 2013 A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