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专家介绍  |  服务项目  |  宠物鉴赏  |  网上答疑  |  网络教室  |  下载中心
陈会良  宁康健  宋学成  
刘德义  应如海  路振香
陈会良  宁康健  宋学成  
刘德义  贺绍君  李  静
常见疾病
您现在的位置: 安徽科技学院 >> 兽医院 >> 常见疾病 >> 正文
犬埃利希体病
犬埃利希体病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4

发病机理  人工感染犬埃利希体后,疾病的发展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急性期、亚临床期和慢性期。经过820天的潜伏期后,进入埃利希体病的急性阶段,此阶段持续24周。病菌在血液单核细胞和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中的单核吞噬组织内繁殖,引起淋巴结肿大、肝脏和脾脏淋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感染细胞通过血液转运到身体的其他器官,特别是肺脏、肾脏和脑膜等,感染细胞吸附于血管内皮引起脉管炎和内皮下组织感染。由于血小板被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由于红细胞生成收抑制以及红细胞破坏速度加快,逐渐出现贫血。

感染后69周进入亚临床感染阶段。此阶段不表现临床症状,主要特征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贫血。免疫能力较强的犬可以将寄生菌清除,而免疫功能较低的感染犬则逐渐进入慢性感染阶段。

症状和病变  根据犬的年龄、品种、免疫状况及病原不同有不同表现:

犬单核细胞性埃利希体病(犬埃利希体感染)急性阶段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发热、食欲下降、嗜睡,口鼻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体重减轻、淋巴结病、四肢或阴囊水肿。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为短时性的,一般不经治疗在12周恢复。通常在感染后1020天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由于脑膜炎症或出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如感觉过敏、肌肉抽搐

    大部分病例,在急性期症状12周后逐渐消失而进入亚临床阶段,在此阶段犬体重和体温恢复正常,但实验室检验仍然异常,如轻度血小板减少和高球蛋白血症。亚临床阶段可持续40120天,然后进入慢性期。慢性期病犬又可出现急性症状,如消瘦、精神沉郁。疾病发展及严重程度与感染菌株、犬的品种、年龄、免疫状态及是否并发感染有关。幼犬致死率一般较成年犬高。

血液学检验,疾病早期可见病犬单核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几乎消失。随着病程的发展,贫血症状明显,表现为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总数下降。

犬粒细胞性埃利希体病  主要由伊氏埃利希体或马埃利希体引起,临床上表现为一肢或多肢跛行、肌肉僵硬、呈高抬腿姿势、不愿站立、拱背、关节肿大和疼痛,体温升高。血液学变化包括贫血、中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以及嗜酸粒细胞增多。

犬循环血小板减少症  主要由血小板埃利希体感染引起,除个别病例出现前眼色素层炎之外,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在感染后1014天可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和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最低限可达200050 000/μL,血小板凝血能力低下。

犬埃利希体感染病例剖检可见贫血变化,骨髓增生,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肿大,肺脏有淤血点。少数病例还可见肠道出血,溃疡、胸腔和腹腔积水、肺脏水肿。

组织学观察,可见骨髓组织受损,表现为严重的泛细胞减少,包括巨核细胞发育不良和缺失,正常窦状隙结构消失。慢性感染病犬,骨髓组织一般正常。以嗜中性细胞炎症反应为主的多关节炎是粒细胞性埃利希体病的主要特征。

    在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作出初步诊断的基础上,结合血液学检验、生化试验、病原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试验等可作出确切诊断。

由于埃利希体数量少,而且包涵体的出现往往为一过性,所以血液涂片染色检出率较低。取离心抗凝血液白细胞层涂片,可以提高感染白细胞的检出率。胞浆包涵体Giemsa染色呈兰紫色。发热期进行活体检验,可在肺、肝、脾内发现犬埃利希体。以新鲜病料接种易感犬能够成功地复制本病。

犬埃利希体感染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血液中病菌检验比较困难,一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来进行诊断。大多数犬在感染后7天血清中可以查出特异性抗体。未经治疗犬在80天抗体达到高峰,抗体水平一般在110110240之间。IFA滴度在110即可以判为阳性。也可用IFA对血红扇头蜱的中肠组织进行染色,检验犬埃利希体的存在。

多聚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技术是目前埃利希体病原学诊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埃利希体16S rRNA基因的特异性碱基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其特异性片段,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有的学者应用犬腹腔内巨噬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犬埃利希体病病原分离和诊断,已获得成功。

   及时隔离病犬,及时治疗。常选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可按每千克体重22mg,口服, 3/d。应注意用药持续时间,如果治疗见效,至少应持续34周。对慢性病例,可能要持续8周。除了抗生素治疗以外,应配合一定的支持疗法,尤其是慢性病例。

   病愈犬往往能抵抗犬埃利希体再次感染。有人认为间接荧光抗体的滴度与保护性有着直接关系。由于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疫苗可供应用,消灭其传播和储存宿主--蜱就成为关键。但由于血红扇头蜱宿主范围太广,故将其完全消灭尚有一定困难。

IFA阳性犬应进行治疗,直到检验阴性才能混群饲养。每隔69个月做一次血清学检验,这样才能很好地控制本病。

有人应用药物预防已取得成效。方法是口服长效四环素,每千克体重6.6 mg, 1/d。在蜱的生活周期内连续用药,即可预防感染。另外,应该注意,临床治疗中作为供血用犬应是血清学反应阴性。

文章录入:ahsyy    责任编辑:ahsy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学院附属兽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1 安徽科技学院附属兽医院 管理登陆
    地址:安徽省凤阳县安徽科技学院附属兽医院 邮编:233100 电话:0550-673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