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利用学学科建设规划

1、支撑学科对授权学科的作用

安徽科技学院农业资源利用学科是由印天寿、刘长荣、吴华珠等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设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等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当代农业资源利用学科的发展趋势,结合我校学科特色整合而成。2002,农业资源利用学的二级学科植物营养学被确定为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植物营养学被遴选为省级重点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学学科现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6名;硕士生导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9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近几年来,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共承担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家“973”ITER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12项,经费总额达300余万元。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0项,专利3项;在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以及Journal of Raditional and Nuclear Chemistry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中外期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60篇,其中SCI收录10篇。

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学科建设理念,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多学科合作、理工农结合、服务三农、协调发展为宗旨,以农业资源利用学科中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壤资源与环境为研究对象,从微生物有机肥料、土壤养分资源管理、饲草与玉米氮磷钾营养特性、土壤污染防治等方向,研究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与发展机制,促进了本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整体提高,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和区域特色的研究方向。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自身实力增强的同时,对相关学科尤其是对作物学学科也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1)为作物学的基础研究提供基本理论支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本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显然,作物学的这一研究范畴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农业资源利用学中的二级学科植物营养学的研究作为支撑。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体内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规律与调控技术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植物营养学在农作物持续优质高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作物栽培学和植物营养学就是鱼和水的关系。

总之,作物要想获得高产优质,必然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调控;同样,每一次作物栽培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必然需要创新的植物营养学理论作为支撑。

2)为作物学的边缘交叉研究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作物学是我校一个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近年来,作物学在作物营养遗传、作物环境生态等边缘交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农业资源利用学学科组成员的参与。农业资源利用学的周毅博士围绕作物学学科组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开展了营养遗传等专项研究,其中包括正反交玉米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杂种优势的氮营养生理机制玉米根系抗涝生理特性的供氮形态调控及其机制等;汪建飞教授与作物学学科组合作,开展了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施用NPK肥对杂交苏丹草吸收CuZnMn的影响杂交苏丹草修复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污染土壤效果研究等项目研究;王松华副教授开展了小麦叶片老化后期启动Rubisco迅速降解的机理超积累植物体内镉铜无毒化作用的分子生理学机理等项目研究。

农用资源利用学学科组大多数成员,都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到作物学学科的项目研究之中,从而为作物学中的营养遗传、营养生理、环境生态等边缘交叉领域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3)为作物学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条件支撑

作物学的研究,尤其是营养、生态机理研究,离不开实验室的分析检测。在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获得作物营养、生理生化指标有关的大量的测试数据。分析测试显然需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而这些仪器在农业资源利用学学科实验室较为齐备。

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实验室包括资源环境信息室、土壤分析室、植物营养研究室、环境分析实验室、资源环境仪器室、植物营养调控实验室、土壤生物分析室、资源环境预备室、资源环境天平室等,现有实验用房700 m2。校内实验基地包括网室、玻璃温室、日光大棚等6000 m2。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574台件,总值524.68万元,主要的大型仪器设备包括便携式光合仪、元素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分析仪、流动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垂直电泳仪、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以及露点水势仪等,可充分满足作物学学科研究生教学和项目研究的需要。

2、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具体为:发挥综合优势,优化学科结构,创建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充分发挥本学科对作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撑作用;建设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学术团队,汇聚一支以双师型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队伍;构建解决科学前沿问题、农业生产与环境问题、面向社会经济需求的研究与实践平台;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增强学科在国内参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3、建设内容及措施

1)凝炼学科建设方向

围绕学科总体建设目标,依据社会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坚持既注重学科个体的发展与突破,更要注重在学校大学科集群建设框架之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相互带动,共同发展。通过深入研讨,考虑到相关学科发展的态势,学科组将坚持在下面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调控。依托省级重点学科——植物营养学,以植物生理与遗传过程的物质、能量迁移、转化与分配为研究核心,全面开展农产品高产、优质、抗逆、食用安全与环境友好的农作物品种筛选、选育与栽培的营养生理机制及其调控研究。专业方向前身为植物营养学,为适应本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逐步从传统农业化学方向整合栽培生理与遗传等学科亟待阐明其植物营养生理机制以及本学科亟待阐明植物养分高效利用的遗传特性的需求发展而来。

二是环境生态。围绕土壤植物农产品安全研究主线,运用现代化学、物理、生物学以及信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土壤内部环境的外源物质解析,特别是各种污染物的来源赋存形态、时空变异、迁移转化特征,研究土壤与生物界面反应过程健康效应及其表征,研究适应土壤环境胁迫的植物生理、生化及其分子基础,研究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

三是养分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不同区域土壤养分资源特征、利用规律等关键性问题;解决粮食、蔬菜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中的养分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等重大技术难题;开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名牌优质肥料系列产品;优化土壤养分资源管理,大幅度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在土壤养分行为研究方面,建立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综合平衡程度评价土壤养分资源生产力的理论和方法。明确安徽省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土壤氮、磷、钾、钙、硫、锌、硼、锰、铜等养分供应能力及其产量、品质和环境效应,揭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性、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维持土壤植物环境系统内养分平衡、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的养分合理利用原理与技术。

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选拔与使用结合的原则,通过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学术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大调整师资结构的力度,建设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专业更为合理,治学严谨,创新务实的学术队伍。具体措施是:首先是立足本单位的人才培养,学校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投资,采用科研合作、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等各种方法培养学术骨干力量;人事处和农业资源利用学科所在的教学单位都制定了重点学科人才队伍的培训计划。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营造一个特别有利于本学科中、青年博士和硕士创业和成才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引进人才。为完成学术队伍的预期建设目标,还打算采用多种形式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第三是继续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本学科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每年至少邀请2-4名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和指导学科建设。

2010年底,教师队伍规模达到25人左右,其中特聘教授5人左右,教授10名,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占80%,博士数量达到810名,30%的青年教师可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力争培养和引进2名以上在国内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

3)加大学科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力度

学校现已建设完成新的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可保证本学科新增实验室场所的需要。学校已经下发文件,按已申请的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配套经费,加强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基地建设。另外,学科组将与企业联合开展校外研究基地建设;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将致力于和相关企业的合作,竭诚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体现学科建设的应用型、地方性特色。

2010年,本学科专业实验室面积达1200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00万元。每年投入图书资料费10万元,用于购买本学科相关的国内外原文数据库以及最新印刷版专业书籍、期刊。使本学科专业实验室硬件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方向。

4)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

从现在起到2010年,承担或完成7项科研项目,完成有重要价值及显著经济效益的技术开发项目2-3 项,鉴定科研成果23项,2-3 项获省级科研奖励。纵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达到500万元,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年均科研经费达到 5 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2部。

5)加强学术交流

5年内承办1-2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参与会议;通过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本学科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或者委派研究人员出国进修或作访问学者,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提升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的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学院  主办:城建与环境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