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与环境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7人,党员126名,其中教工党员20名,学生党员106名;设有1个教工支部,3个学生支部。学院瞄准学校创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结合学院学科专业应用型强的特点,提出了着眼“四业”的办学理念,即“立足专业,面向行业,服务企业,促进就业”。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充分发挥学院应用型学科专业结构优势,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科学发展。
明晰的产学研合作思路与措施
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2006年下半年,城建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科组申报科研项目,需要和一家肥料企业合作开展有机类肥料的研发工作。在学校科研处举荐下,学科组主动与安徽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初步考察和交流之后,学科组认为,与该公司开展合作研发的空间很大,公司总经理张从军也对研发项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诚恳地表示愿意和学科组合作。可喜的是,申报的项目当年获得省科技厅立项。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项目研发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在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据统计,近三年安徽利用该项成果生产的肥料累计7.7万吨,销售收入达1.23亿元,新增利润810万元,新增税收121万元,节约生产成本231万元。2009年该项成果的推广应用获得蚌埠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尝到了合作开展项目研发的甜头,企业开始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要求与学院更多的教师、在更广的领域合作,进行新项目的研发。
几年来,学院坚持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主动出击,寻求合作伙伴。目前,该院承担的近20个项目分别在安徽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凤阳县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和滁州市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研发和中试基地,不仅为项目的实施和将来的成果转化创造了条件,还为产学研合作蓄积了浓厚的“气场”。
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城建与环境学院肖新博士近日主持完成了一项科研成果“滁菊专用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研制及推广应用”的鉴定工作,有意思的是,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并不是安徽科技学院,而是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原来,早在2009年肖新博士就入选了我省第一批企业科技特派员,定点服务于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当年申报并获批了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滁菊高产精准施肥与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获资助经费45万元。从此,肖新博士就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常驻企业,带领3位老师和一批学生,围绕企业的技术难题开展研发工作。短短3年时间,就获得了3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在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含金量。在成果鉴定会上,公司总经理史亚东动情地说:“非常感谢肖新博士和他的团队,把为我们企业解决难题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辞劳苦,务实进取,这样的亲密合作正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
和肖新博士一道入选科技特派员的还有汪建飞和于群英两位教授,城建与环境学院因此成为全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中入选人数最多的基层单位。城建与环境学院以此为契机,自觉加大了不同层次的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专门出台了《关于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暂行办法》,鼓励广大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截止今年3月底,全院30位专任教师全部选派到相关企业,作为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共建创新平台等,充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共建研发平台为载体,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学院积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动态,主动融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2008年4月,经蚌埠市科技局批准,学院农业资源信息研究所与安徽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蚌埠市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初创时共有10名技术人员,其中6名由学院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兼任。这是皖北地区第一家由高校和企业共建的科技研发平台,机制的创新为平台的拓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经过一年的建设,有机肥研发中心通过了省科技厅专家组的可行性论证,组建成新的安徽省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学院和公司在有机肥研发中心这个平台上已融为一体,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型肥料研发、专利申报、土壤养分管理与精准施肥技术服务、企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
学院针对国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这一契机,联合肥料企业和科研院所适时创建了安徽省精准施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2005年以来,以邹长明教授为首的创新团队与蚌埠市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带领学生进行土壤调查和养分测试工作,范围覆盖5个县(区)90万亩耕地、50万亩林草地和8000亩大棚,共计检测分析了8000多个样品,获得了8万多个指标数据。同时,根据测土结果开展了配方施肥,农民不仅节省了肥料,还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经济收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难怪蚌埠市农技推广中心的潘虹主任说:“安徽科技学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办的好,为我们蚌埠市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解决了大问题,为农民的增收做出了大贡献!有他们的支持,今后我们在农技推广中,再也不用担心遇到土壤肥料方面的技术难题了!”
2009年11月,城建与环境学院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中国有机肥料研究学术交流与产业咨询暨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14所科研院所及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0所高校的有机肥生产利用技术方面的专家、教授和81家有机肥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研讨的内容对我国今后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与开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指导作用。作为盟员单位,城建与环境学院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更加广阔,与企业的合作也不断走向深入。
以校企共赢为目标,引领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城建与环境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不是万能的,但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离开了产学研合作却是万万不能的”。为此,学院十分关注企业的利益所在,始终把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作为合作的前提和目标。通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训员工、输送人力资源、申报政府项目、共建研发平台、组建产业联盟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显著的经济效益,调动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 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的发展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增添了新的活力。通过建立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共建研发平台、提供奖学金和奖教金等方式,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有力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产学研合作实现了公司成长与人才培养的“共赢”局面。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举措与成效
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结构。城建与环境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积极设置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增强了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吻合度。学院始终密切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积极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改造,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重点学科对接区位优势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思路,构建起以资源环境为中心、以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为两翼的学科专业群,先后开设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6个应用型较强的本科专业,可以很好地为种植业、养殖业、肥料制造、园林设计、城乡区域规划、固废处理、环境治理和评价等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满足地方农业发展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强化了土壤学、肥料学、土壤资源调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培养的学生既可以到农技推广部门从事施肥技术指导工作,也可以到肥料企业开展肥料的研发、生产管理和销售工作。
“立足专业,面向行业”的办学思路有效地拓宽了产学研合作的渠道。当初,与学院合作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肥料企业,如今,学院已与省内外20多家企业、单位携手合作,涉及到作物栽培、养殖、化工、固废处理、污水处理、规划设计、环境评价等10多个行业。
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城建与环境学院积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8年,学院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依托,与安徽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培养肥料行业人才协议,成功开办了“莱姆佳班”。协议规定,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参与编制教学计划,把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到企业开展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安排到企业学习,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授课;企业在班级设立奖学金、奖教金。苏效坡是首届“莱姆佳班”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2010年暑假,他和同学们一道被安排到莱姆佳公司顶岗实习,学习了肥料加工与生产技术,并且到田间现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为期1个月的实习结束返校后,他对班主任说:“以前我对自己的专业心里总是没底,这次到企业实习,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很快,同时还深刻地感受到了专业技术的重要性,今后我的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了。”
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经过多年学习探索,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统筹安排校内外和课程内外实验、课程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独立设置实验和实习实训课程,实现实践教学课程化,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改革,各专业都安排了为期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实训环节,实践教学时数均超过总学时的40%以上;部分专业采取了“3+1”的教学模式,学生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实践,完成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显著增强。
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需要,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在引导教师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双能”素质的同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精神,在合作企业中聘请专家,为学生讲授生产实践和操作类课程,着力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 两年来,学院先后安排45人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有12位中青年教师报考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环境影响评价师、园林景观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及行业职称考试。从行业企业聘请7位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立,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院把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有力举措。根据学校《关于大学生创新学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开设了《创造力理论与创新思维》、《发明学》和《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加强创新理论教育与指导,奠定学生创新理论基础,激发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 学院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引导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2009年,环境科学08级同学方加委参加“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荣获大赛优秀奖,并获该项目安徽省金奖。2010年,杨丹等同学参加的全国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创新大赛活动得到组委会的充分肯定;方加委、段晶晶等学生党员参加的蚌埠市第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中,获得该项目一等奖第一名;同年12月,由省科学技术协会等主办的安徽省首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学院获入围奖23项。
学院制定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实施管理办法》,自筹资金设立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扩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2010年学院148人申报校第三批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申报35项,校级立项15项,院级立项20项。学院还要求教师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分解,把其中部分适合于学生自主研发的内容转变为小课题,向学生发布,由学生申请,组队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以“教师课题为主体、学生项目为辅助”的科研互动互惠网络体系。鼓励大学生到合作的企业中寻找课题,既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又常常可以为企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鲍王波是08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安徽凤阳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实习时,了解到企业遭遇染料废水处理的困境,便以此作为研究课题,在邹海明老师的指导下,经过3个月的试验,一举攻克了传统技术处理染料废水能耗大、成本高、操作麻烦等缺点,企业因此每年可节约废水处理成本100多万元。该项研究成果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现已进入实审阶段。
针对城市规划、园林等专业特点,学院积极组织申报各类规划设计资质,打造校内实训基地。2009年学院成立规划设计与工程咨询中心,并成功获批安徽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两年来,先后有60名城市规划、园林、环境科学等7个专业的学生在中心从事规划设计与工程咨询工作。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凤阳县小岗村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凤阳县小岗村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2008-2012)等30多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了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教育。
学院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点燃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并与企业合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鼓励和支持学生依托学校技术优势、发挥个人专业特长,面向生产一线进行自主创业。07级环境科学专业同学李英峰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在指导教师带带领下,从事滁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在学院和滁州菊泰公司的支持下,他还没有大学毕业,就凭借个人所掌握的创业和专业知识,在滁州市承包40亩土地,种植滁菊,开始了个人创业生涯。在他的影响下,全班又有5位同学决定毕业后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学院通过不懈的努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一优三强”(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两届毕业生中有25%的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5%的同学被录用为公务员;其余的同学都成功就业或是选择了自主创业,其中70%是到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就业的。
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输送了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城建与环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广阔平台,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搭建了孵化器,也为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深度合作充分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