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常用中草药(6学时) 目的要求:按类别掌握每味中药的科属,性味、归经用量及禁忌。 教学方法:按分类讲解,引发学生兴趣,适当启发。 教学时数:6学时 重点: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见配伍, 教学难点:各味中药及清热药的临床应用与禁忌 第一节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故有发汗、解肌的作用,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证,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根据解表药物的性能,一般将其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 1.辛温解表药 性味多为辛温,具有发散风寒的功能,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风寒表证,如恶寒颤栗,发热无汗,耳鼻发凉,口润不欲饮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2.辛凉解表药 性味多为辛凉,具有发散风热的功能,发汗作用较为缓和,适用于风热表证,如发热有汗,恶寒较轻,耳鼻发热,目赤多眵,口干贪饮,舌苔黄厚,脉浮数等。 使用解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量不宜过大或使用太久,以免耗损津液,造成大汗亡阳。 2.炎热季节,畜体腠理疏松,容易出汗,用量宜轻,而寒冷季节,量可稍大。 3.对于体虚或气血不足的病畜(如重剧的腹泻、大汗、大出血及重病以后所致的表证等),要慎用或配合补养药以扶正祛邪。 4.本类药物一般不宜久煎,以免气味挥发,损耗药力。 一、辛温解表药 麻 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 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防 风:祛风发表,胜湿解痉。 荆 芥:祛风解表,止血。 紫 苏:发表散寒,行气和胃。 细 辛:发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痰。 白 芷:祛风止痛,消肿排脓,通鼻窍。 辛 夷:散风寒,通鼻窍。 苍 耳 子:发汗通窍,散风祛湿。 生 姜:发表散寒,温中止呕,解毒。 二、辛凉解表药 薄 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 胡: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升 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蝉 蜕:散风热,退目翳,定惊痫。 葛 根:发表解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桑 叶:疏风散热,清肝明目。 菊 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 牛 蒡 子:疏散风热,解毒消肿。 解表药功能比较
第二节 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清热药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燥湿、解暑等功效,主要用于高热、热痢、湿热黄疸、热毒疮肿、热性出血及暑热等里热证。 根据清热药的主要性能,可分为以下五类。 1.清热泻火药 能清气分热,有泻火泄热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热病,症见高热、汗出、口渴贪饮、尿液短赤、舌苔黄燥、脉象洪数等。 2.清热凉血药 主要入血分,能清血分热,有凉血清热作用。主要用于血分实热证,温热病邪入营血,血热妄行,症见斑疹和各种出血,以及舌绛、狂燥、甚至神昏等。 3.清热燥湿药 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胜热,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主要用治湿热证,如肠胃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下焦湿热所致的尿淋漓等。 4.清热解毒药 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瘟疫、毒痢、疮黄肿毒等热毒病证。 5.清热解暑药 有清热解暑作用,用于暑热、暑湿病等。 使用清热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清热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影响运化,对脾胃虚弱的患畜,宜适当辅以健胃的药物。 2.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又性多燥,也易伤津液,对阴虚的患畜,要注意辅以养阴药。 3.清热药性寒凉,多服久服能伤阳气,故对阳气不足、脾胃虚寒、食少、泄泻的患畜要慎用。 一、清热泻火药 石 膏:清热泻火,外用收敛生肌。 知 母:清热,滋阴,润肺,生津。 栀 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 淡竹叶:清热,利尿。 芦 根:清热生津。 胆 汁:泻火明目,清热解毒。 二、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地骨皮:清热凉血,退虚热。 玄 参:清热养阴,润燥解毒。 水牛角:凉血止血,清心安神,泻火解毒。 紫 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三、清热燥湿药 黄 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 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黄 柏:清湿热,泻火毒,退虚热。 龙 胆: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 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胡黄连:清热燥湿,退虚热,杀虫。 秦 皮:清热燥湿,清肝明目。 四、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 连 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射 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喉。 黄药子: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白药子: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五、清热解暑药 香 薷:祛暑解表,利湿行水。 荷 叶:解暑清热,升发清阳。 青 蒿:清热解暑,退虚热。 清热药功能比较
第三节 泻下药 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泻下药用于里实证,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三方面: (1)清除胃肠道内的宿食、燥粪以及其它有害物质,使其从粪便排出; (2)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得到缓解或消除; (3)逐水退肿,使水邪从粪尿排出,以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 根据泻下药的作用强度和应用范围不同,一般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三类。 1.攻下药 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适用于宿食停积,粪便燥结所引起的里实证。又有清热泻火作用,故尤以实热壅滞,燥粪坚积者为宜。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的力量,并消除腹满证候。 2.润下药 多为植物种子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润燥滑肠的作用,故能缓下通便。适用于津枯,产后血亏,病后津液未复及亡血的肠燥津枯便秘等。 3.峻下逐水药 本类药物作用猛烈,能引起剧烈腹泻,而使大量水分从粪便排出,其中有的药物还兼有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胸腔积水及痰饮结聚、喘满壅实等。 使用泻下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泻下药的使用,以表邪已解,里实已成为原则,如表证未解,当先解表,然后攻里,若表邪未解而里实已成,则应表里双解,以防表邪陷里。 2.攻下药、逐水药攻逐力较猛,易伤正气,凡虚证及孕畜不宜使用,如必要时可适当配伍补益药,攻补兼施。此外,这类药物多具有毒性,应注意剂量,防止中毒。 3.泻下药的作用与剂量有关,量小则力缓,量大则力峻。与配伍也有关,如大黄配厚朴、枳实则力峻;大黄配甘草则力缓。又如大黄是寒下药,如与附子、干姜配合,又可用于寒实闭结之症。因此,应根据病情掌握用药的剂量与配伍。 一、攻下药 大 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 芒 硝:软坚泻下,清热泻火。 番泻叶:泻热导滞。 巴 豆:泻下寒积,逐水退肿,祛痰,蚀疮。 二、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益津。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蜂 蜜:润肺,滑肠,解毒,补中。 食用油:润燥滑肠。 三、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泻下去积,逐水消肿。 续随子:泻下逐水,破血散瘀。 大 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甘 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 花:泻水逐饮,杀虫。 商 陆:泻下利水,消肿毒。
泻下药功能比较
第四节 消导药 凡能健运脾胃,促进消化,具有消积导滞作用的药物,称为消导药,也称消食药。 消导药适用于消化不良、草料停滞、肚腹胀满、腹痛腹泻等。在临床应用时,常根据不同病情而配伍其它药物,不可单纯依靠消导药物取效。如食滞多与气滞有关,故常与理气药同用;便秘,则常与泻下药同用;脾胃虚弱,可配健胃补脾药;脾胃有寒,可配温中散寒药;湿浊内阻,可配芳香化湿药;积滞化热,可配合苦寒清热药。 神 曲:消食化积,健胃和中。 山 楂:消食健胃,活血化瘀。 麦 芽:消食和中,回乳。 鸡内金:消食健脾,化石通淋。 莱菔子:消食导滞,理气化痰。 消导药功能比较
第五节 止咳化痰平喘药 凡能消除痰涎,制止或减轻咳嗽和气喘的药物,称为止咳化痰平喘药。 此类药物味多辛、苦,入肺经。辛能散能通,故具有宣通肺气之功,肺气宣通,则咳止而痰化。许多医家认为痰是津液停聚而成,指出治痰之要在于调气。故有“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和“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见《丹溪心法》)的说法。苦能泄能降,故具有降泄肺气之效,肺气肃降,则喘息自平,所以调气又为治喘的一个重要方法。 临床上,咳嗽每多挟痰,而痰多亦可导致咳嗽。因此,在治疗上止咳和化痰往往配合应用。如化痰药常与止咳药同用,而止咳药也常与化痰药同用。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临证时,必须辨明引起发病的原因,根据不同的病情,适当地配合其它药物。如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就应配合辛温解表药;如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就应配合辛凉解表药;如因虚劳引起的咳嗽,就应配合补养药,才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咳、喘症状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如喘急宜平,气逆宜降,燥咳宜润,热咳宜清等。因此,根据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不同性味和功效,可将其分为如下三类。 1.温化寒痰药 凡药性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作用的药物,称为温化寒痰药。适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呛咳气喘,鼻液稀薄等。临床应用时,常与燥湿健脾药物配伍。因其性燥烈,故阴虚燥咳、热痰壅肺等情况慎用。 2.清化热痰药 凡药性偏于寒凉,以清化热痰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化热痰药。适用于热痰郁肺所引起的呛咳气喘,鼻液粘稠等。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情作适当的配伍。 3.止咳平喘药 凡以止咳、平喘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由于咳喘有寒热虚实等的不同,故临床应用时,须选用适宜药物配伍。 一、温化寒痰药 半 夏:降逆止呕,燥湿祛痰,宽中消痞,下气散结。 天 南 星:燥湿祛痰,祛风解痉,消肿毒。 旋 覆 花:降气平喘,消痰行水。 白 前:祛痰,降气止咳。 二、清化热痰药 贝 母:止咳化痰,清热散结。 瓜 蒌:清热化痰,宽中散结。 天 花 粉:清肺化痰,养胃生津。 桔 梗:宣肺祛痰,排脓消肿。 前 胡: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三、止咳平喘药 杏 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 菀:化痰止咳,下气。 款 冬 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百 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马 兜 铃:清肺降气,止咳平喘。 葶 苈 子:祛痰定喘,泻肺行水。 紫 苏 子:止咳平喘,降气祛痰,利膈宽肠。 枇 杷 叶: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白 果:敛肺定喘,收涩除湿。 洋 金 花:止咳平喘,镇痛。 化痰止咳平喘药功能比较
第六节 温里药 凡是药性温热,能够祛除寒邪的一类药物,称为温里药或祛寒药。 温里药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即《内经》所说“寒者温之”的治疗原则。适用于因寒邪而引起的肠鸣泄泻、肚腹冷痛、耳鼻俱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证。 本类药物多属于辛热之品,还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凡寒凝气滞、肚腹胀满疼痛等均可选用。此外,温里药中一部分还有健运脾胃功效,应用温里药时当按实际情况而定其配伍,如里寒而兼表证者,则与发表药配伍;若脾胃虚寒,呕吐下利者,当选用具健运脾胃作用的温里药物。因此类药物温热燥烈,易伤阴液,故以热证及阴虚的患畜应忌用或少用。 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丁香、小茴香的性味、功效、主治、禁忌。 温里药功能比较
第七节 祛湿药 凡能祛除湿邪,治疗水湿证的药物,称为祛湿药。 湿是一种阴寒、重浊、粘腻的邪气,有内湿外湿之分,湿邪又可与风、寒、暑、热等外邪共同致病,并有寒化、热化的转机,所以湿邪致病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因而可将祛湿药分为祛风湿药,利湿药和化湿药。 1.祛风湿药 能够祛风胜湿,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这类药物大多数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气血、补肝肾、壮筋骨之效。适用于风湿在表而出现的皮紧腰硬、肢节疼痛、颈项强直、拘行束步、卧地难起、筋络拘急、风寒湿痹等。其性多燥,凡阳虚血虚的患畜应慎用。羌活、独活、威灵先、秦就、木瓜、白花蛇、乌梢蛇的性味、功效、主治、禁忌。 2.利湿药 凡能利尿、渗除水湿的药物,称为利湿药。这类药多味淡性平,以利湿为主,作用比较缓和,有利尿通淋、消水肿、除水饮、止水泻的功效,还能引导湿热下行。所以常用于尿赤涩、淋浊、水肿、水泻、黄疸和风湿性关节疼痛等。但忌用于阴虚津少,尿不利之症。茯苓、薏苡仁、白扁豆、木通、通草、车前子、泽泻的性味、功效、主治、禁忌。 3.化湿药 气味芳香,能运化水湿,辟秽除浊的药物,称为化湿药。这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芳香可助脾运,燥可祛湿,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调等所致的肚腹胀满或呕吐草少、粪稀泄泻、精神短少、四肢无力、舌苔白腻等。但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应慎用。霍香、苍术的性味、功效、主治、禁忌。 祛湿药功能比较
第八节 理气药 凡能疏通气机,调理气分疾病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其中理气力量特别强的,习称“破气”药。 本类药物大部分辛温芳香,具有行气消胀、解郁、止痛、降气等作用,主要用于脾胃气滞所表现的肚腹胀满、疼痛不安、嗳气酸臭、食欲不振、粪便失常,以及肺气壅滞所致咳喘等。此外,有些理气药还分别兼有健胃、祛痰、散结等功效。 应用本类药物时,应针对病情,并根据药物的特长作适宜的选择和配伍。如湿邪困脾而兼见脾胃气滞证,应根据病情的偏寒或偏热,将理气药同燥湿、温中或清热药配伍使用。草料停积,为脾胃气滞中最常见者,每将理气药同消食药或泻下药同用;而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气滞,则应与健脾、助消化的药物配伍,方能标本兼顾。至于痰饮,瘀血而兼有气滞者,则应分别与祛痰药或活血祛瘀药配伍。 理气药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对气虚、阴虚的病畜应慎用,必要时可配伍补气、养阴药。 陈皮、木香、乌药、砂仁、香附、白豆蔻、枳实、枳壳、厚补、青皮、郁金、姜黄、延胡索的性味、功效、主治、禁忌理气药功能比较
|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首页 |